據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決定召回特斯拉自2012年至2023年間生產的部分車型共2193869輛,包括Model S、Model X、Model 3等,以上車型儀表盤中的剎車警示標識字體問題是主要因素。
上月,特斯拉剛在美國因全自動駕駛功能(FSD)問題召回了199575輛同型號車輛,其背后的原因也是軟件存隱患。
早在去年,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就曾公開表示,NHTSA將OTA升級定義為召回是“錯誤且陳舊”的觀念。取而代之的應該是更精準的用法。
此外,特斯拉中國方面也曾指出,相較于傳統零部件維修,遠程OTA軟件升級可大大提升召回效率和便捷性。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32瀏覽量
126819 -
OTA
+關注
關注
7文章
587瀏覽量
35392 -
零部件
+關注
關注
0文章
398瀏覽量
151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國新能源汽車首破年產1000萬輛,智能駕駛帶動汽車存儲升級
?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晶晶)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1000萬輛達成活動于11月14日在武漢舉行。中國新能源汽車迎來年產1000萬輛的新歷史時刻。 中汽協數據
2024年上汽終端交付463.9萬輛
2024年12月,上汽集團整車批發銷量達48.3萬輛,終端交付量達50.6萬輛,月銷量環比實現六連漲,全年累計批發銷量達到401.3萬輛,終端交付量達到463.9萬輛。
廣汽集團2024年汽車銷售達200.3萬輛
近日,廣汽集團發布產銷公告顯示,2024年12月全集團汽車銷量達28.3萬輛,同環比分別增長9.3%和42.3%。全年累計銷量達200.3萬輛,其中出口12.7
長安深藍汽車迎來40萬輛整車下線里程碑
近日,深藍汽車宣布其第四十萬輛整車正式下線,這一成就標志著深藍汽車在短短29個月內,實現了從0到40萬輛的驚人跨越。 深藍汽車的這一發展速度
11月廣汽集團汽車銷量19.9萬輛
廣汽集團12月5日發布產銷快報,2024年11月全集團汽車銷量達19.9萬輛,環比增長7.1%。自主品牌雙子星月銷均突破4.2萬輛。1~11月全集團累計出口汽車11.8
海微HIWAY見證中國新能源汽車首破年度1000萬輛
日前,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1000萬輛達成活動在湖北武漢舉行。本次活動由工信部指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隨著10余家車企的整車下線,中國新能源汽車迎來了年產1000
特斯拉加州弗里蒙特工廠已生產100萬輛Model Y
10月28日,外媒傳來消息,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本月已達成多項生產里程碑。首先,10月11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迎來了第300萬輛整車的下線。緊接著,22日,
馬斯克:特斯拉計劃每年至少生產200萬輛Cybercab
Cybercab,并將在多個工廠進行生產,年產量有望達到這一目標,未來甚至可能增至400萬輛。Cybercab是特斯拉為實現自動駕駛愿景而推出的產品,特斯拉始終堅信自動駕駛是汽車行業的
特斯拉第700萬輛電動車已成功下線
10月24日訊,特斯拉于今日公布了其2024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并宣布了一個重要里程碑:全球第700萬輛電動車已在弗里蒙特工廠成功下線。
特斯拉自豪地表示,從最初生產第1個100萬輛
中國新能源汽車2024年全年銷量有望達到1200萬輛
10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于今日舉行溝通會,會上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透露,預計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1200萬輛大關。
回顧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
特斯拉上海特斯拉工廠第30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
10月11日,有消息稱特斯拉上海工廠已成功下線其第300萬輛整車。
在今年前三個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達到了約130萬輛,其中上海超級工廠交付了67.5
存在短路風險,10萬輛比亞迪召回!全球汽車召回事件為何頻發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1.9萬輛,同比增長45.6%,今年1-9月累計銷量已經超過270萬輛,全年銷量有望沖擊400萬輛。 ? 不過不單是比亞迪,在9月底,還有多家車企在國內進行
斯巴魯因氣囊傳感器故障在美國召回11.8萬輛汽車
11.8 萬輛 SUV 和轎車,以解決安全氣囊傳感器故障問題,該故障可能導致安全氣囊在事故發生時無法展開。 受本次召回影響的車型包括 2020 至 2022 款傲虎(Outback)和力獅(Legacy)。斯巴魯此次召回是一家
哪吒汽車新增1000萬股權凍結信息,全球銷量目標30萬輛
哪吒汽車首席執行官CEO張勇在日前舉辦的價值鏈大會上表示,年度目標設定為在2024年實現全球銷量30萬輛,其中國內占比將達到20萬輛,而海外市場則預計實現10萬輛的銷售業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