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是一種半導體器件,具有柵極、集電極和發射極三個引腳。其工作原理與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相似,但同時具備雙極晶體管的特性。在N溝道IGBT中,通過在柵極相對于發射極施加正電壓(VGE),可以使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導通,從而流過集電極電流(IC)。
下面提供了表示IGBT結構的簡化示意圖(截面圖)和等效電路圖。藍色箭頭指示了集電極電流(IC)的流向。通過與旁邊的等效電路圖進行比較,可以更好地理解IGBT的工作原理。
IGBT的基本結構包括以下幾個主要部分:
N型漂移區:這是IGBT的主體部分,通常具有較低的摻雜濃度,以便在導通狀態下支持高電壓。N型漂移區是IGBT能夠處理高電壓的關鍵。
P型基區:位于N型漂移區的頂部,這個P型層作為發射極,與N型漂移區形成PN結。
N+發射區:通常位于P型基區的頂部,這個高摻雜的N型區域作為源極,用于注入電子到N型漂移區。
柵極:類似于MOSFET的結構,柵極是絕緣的,用于控制IGBT的開關。柵極通過一個絕緣層與N型漂移區分開,這個絕緣層通常是二氧化硅(SiO2)。
集電極:在N型漂移區的底部,集電極通常是一個金屬層,用于收集從N+發射區注入的載流子。
IGBT的結構設計允許它在導通狀態下像BJT一樣工作,具有低導通電壓和高電流能力,同時在開關狀態下像MOSFET一樣工作,具有高輸入阻抗和快速開關特性。這種結構的組合使得IGBT在電力電子中非常受歡迎,尤其是在需要高壓和大功率的應用中。
為了提高IGBT的性能,制造商采用了多種技術,如壽命控制技術來平衡器件的開關速度和可靠性,以及緩沖層技術來減少導通損耗。此外,封裝技術的發展也使得IGBT模塊更加緊湊和高效,便于散熱和系統集成。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6瀏覽量
222644 -
IGBT
+關注
關注
1269文章
3833瀏覽量
250072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46瀏覽量
13890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