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媒體的報道,近期歐洲車企對動力電池的本地化生產要求日益緊迫,包括寶馬、PSA、雷諾、戴姆勒和大眾等多家企業要求必須在2027年實現電池本土化生產。這一要求顯然加大了電池企業在歐洲建廠的壓力,不過隨著全球電池市場的不斷擴大和競爭的加劇,布局歐洲市場已成為必然選擇選擇。
近年來,中國電池企業正“馬不停蹄”奔向歐洲大陸。目前,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蜂巢能源等多家電池企業宣布在歐洲建設電池工廠。
寧德時代2019年,寧德時代就在德國圖林根州建設首個海外工廠,目前已經實現投產,預計在2024年初達到14GWh的初始產能目標。2022年,寧德時代宣布在匈牙利建設一座電池工廠,規劃產能為100GWh,投資金額73.4億歐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底,寧德時代還曾與Stellantis簽署諒解備忘錄,除電池供應外,雙方還探討以對等模式成立一家合資企業的可能性。
國軒高科2021年,國軒高科收購了博世集團位于德國哥廷根工廠,建立了公司在歐洲的首個新能源生產運營基地,首條產線現已投產。此外,2023年,國軒高科子公司合肥國軒與InoBat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探索以合資形式建設40GWh電芯及Pack工廠。
蜂巢能源2020年,蜂巢能源宣布在德國薩爾州)霍伊斯韋勒建設Pack工廠。2022年,蜂巢能源宣布,將在德國勃蘭登堡州建設面向歐洲市場的第二家海外工廠,主要從事電芯生產。此外,中創新航在也宣布將其在歐洲的首個動力電池工廠布局在葡萄牙,億緯鋰能計劃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投資10億歐元建設電池工廠,欣旺達也擬在匈牙利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工廠一期。此前一份報告顯示,受到電動汽車電池工廠的投資推動,中國在歐洲的綠地投資大幅增長至45億歐元,占投資總額的57%。
審核編輯:黃飛
-
寧德時代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212瀏覽量
48372 -
億緯鋰能
+關注
關注
2文章
252瀏覽量
5052
原文標題:電池廠壓力驟增,客戶下“最后通牒”
文章出處:【微信號:dcgyw2018,微信公眾號:電池工業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