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工程師看海▼
原文來自:云深之無跡
文章來自張老師的推薦,看了看感覺很有趣。里面用的芯片是咱們的老朋友-開源EEG-腦電采集硬件KS108x
文章在此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用于測量研究和醫療環境中大腦活動的系統和設備越來越先進。一個已被廣泛探索但尚未有效實現的概念是,在人們瀏覽虛擬現實(VR)環境時收集腦電圖(EEG)測量數據。 腦電圖測量是對大腦自發電子活動的記錄,通常使用連接在頭皮上的小型電極進行收集。這些記錄可以提供有關一個人大腦活動的有趣信息,幫助醫生檢測各種疾病,包括睡眠障礙、癲癇、腦損傷和中風。 將這些測量與虛擬現實(VR)體驗相結合,神經科學家就能更好地了解隨機個體或具有一系列特征的人群在不同虛擬環境中的大腦活動是如何變化的。 特點: 低成本(60.07美元)、小型、無線、高精度、低功耗的4通道腦電測量系統(NeuroVista),用于額葉腦電測量,可與VR耳機配合使用,實現腦電測量在 VR 環境中。 該系統的輸入參考噪聲小于0.9480μVrms,共模抑制比大于96dB,測量分辨率小于0.1μV,帶寬0.5~45Hz,工作在250Hz采樣率。它還支持金屬干電極,并包括內置模擬帶通濾波器、右腿驅動電路,以及內置數字低通濾波器和陷波濾波器,可以降低測量過程中的噪聲。研究人員可以根據需要重建電極系統來測量感興趣的區域。
可以看到是一個4電極系統,PCB是自己設計的,較為小巧。
它的意思是自己的系統小巧,給了很多維度
其實小巧的原因是來自于咱們坪山村兒的一個企業生產的小芯片,這個我寫完文章就發出去打樣。 NeuroVista的腦電測量裝置能夠測量來自四個額通道的腦電信號,參考電極放置在耳垂處。此外,它還采用右腿驅動電極來減少人體中的共模噪聲,該電極也放置在耳垂處。 右腿驅動電路-看不懂也沒有辦法版,在這個左上角就是右腿驅動,搞一個反向的信號懟回去。后面使用了比AFE還貴的ADC接收信號。 首先,電極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接觸皮膚,采集人體表面的電位差。另外,電極系統負責將驅動右腿電路輸出的反相共模噪聲加載到人體上,減少共模噪聲干擾。
該設備結構緊湊,尺寸為 45 毫米 x 30 毫米 x 12 毫米,重量為 34 克,可以輕松連接到 VR 耳機。它由3.7 V鋰電池供電,集成電源管理模塊,可以使用USB type-c 5 V電源適配器方便地充電。該設備采用低功耗設計,功耗極低,250mAh鋰電池可連續使用2小時以上。 單通道腦電信號的傳輸路徑如圖所示。 它由三個組件組成:電極系統、KS1092 中的信號路徑以及信號轉換和傳輸單元,其中包括 ADC(AD7682,Analog Devices, Inc.)、微控制器單元(MCU、STM32F103C8T6、STMicroElectronics NV)和低功耗藍牙模塊(BLE106,濟南優斯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KS1092輸出的信號由AD7682采集并轉換。ADC采用AD7682,它是16位、4通道逐次逼近寄存器模數轉換器(SAR ADC)。 原文來自:云深之無跡 AD7682 具有可設置為 2.5 V 的內部基準電源。這樣就無需外部高精度基準電壓源。 NeuroVista 集成了一個電池管理系統 (BMS),該系統圍繞德州儀器 (TI) 的 BMS 芯片 BQ24073 構建。 用戶可以通過type-c端口使用USB適配器為設備充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充電會給信號鏈帶來顯著的噪聲。因此,建議避免在設備充電時進行腦電圖測量。 MCU的作用很簡單,就是兩個SPI配置和傳輸,以及我不確定濾波是怎么搞的,一會兒看看文件包,最后就是串口控制BLE。
外設使用
樸實無華的控制
1.配置KS1092和AD7682的參數。 2. 以固定的時間間隔讀取AD7682的轉換結果。 3、對腦電數據進行數字信號處理,包括低通濾波和陷波濾波。 4. 封裝腦電數據并通過UART發送至BLE模塊,BLE模塊再將數據傳輸至上位機。
這個流程圖就寫的很清楚了
可以看到,數據量較大,甚至使用了DMA在給串口輸出。
EEG 信號最初以 750 Hz 的速率進行采樣,然后通過 50 Hz/60 Hz、帶寬為 8 Hz 的二階單陷波濾波器進行處理,以消除信號中存在的電力線干擾。此后,信號經過截止頻率為 50 Hz 的 10 階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以消除高頻噪聲。 最后,信號被下采樣至 250 Hz。這個過程涉及最初以較高的速率采樣,然后進行下采樣,主要是因為較高的采樣率在對抗混疊效應方面更有效。 使用更高采樣率的濾波器可以實現更精確的信號處理。然而,由于MCU的處理速度限制以及BLE模塊的限制,以250Hz的速率傳輸數據已經接近系統的極限。因此,信號在經過數字信號處理后,被下采樣至250Hz。
這個就很有學習的必要了
這個ADC是7通道的,只能說是富哥
這個BLE小小的
直接串口通訊
還可以一群
看參數其實也不咋省電
BLE的硬件構建
因為有射頻功能,所以這個模塊的擺放有說道
BLE的話,就是AT控制,這篇文章不說很多的代碼,就擺著一下
電路板有三塊
這個是主要的,主要的芯片在下面
主板PCB的制作要求為:4層結構,FR4板型,外層銅厚1盎司,內層銅厚0.5盎司,最小線寬≤0.2mm,最小線距≤0.2mm,最小線距≤0.2mm。過孔直徑≤0.3mm。 1.NeuroVista 的所有組件均使用表面貼裝技術 (SMT) 安裝,建議聘請 SMT 承包商進行組件組裝。 2.屏蔽板:屏蔽板是一塊接地的銅箔,用于隔離外部電磁輻射,同時也是主板的底座。-這個翻譯有點奇怪,這個單詞我每次都有點不知所措,就這樣看吧。
疊在一起
3. 螺栓和螺母:主板和屏蔽板通過螺柱和螺母緊固在一起。NeuroVista所有螺絲孔尺寸均為M2 4、銀織布電極:電極表面是一層銀織布材料,內部填充聚酯纖維。這種結構賦予了它極佳的彈性,讓用戶佩戴起來非常舒適。電極背面有一個帶扣,可以連接到 ECG 電極連接器上。 這種電極我沒有見過,但是看起來很舒服
安裝在內測
5.電池:可充電鋰電池,容量250mAh,電壓3.7V。接口為2P接口,間距1.25mm。 6. 電極線組 1:該組電極線包括參比電極、DRL 電極和通道 4 電極。參考電極和 DRL 電極安裝在固定在耳垂上的夾子上,由氯化銀制成。Channel-4 的電極線采用醫用心電圖電極線制成,頂部有一個凹槽,可以連接銀織布電極。電極線組1通過3.5毫米4P音頻插頭連接到主板。 7. 電極線組 2:該組電極線包括通道 1、通道 2 和通道 3 的電極。電極線采用醫用心電電極線制成,頂端有凹槽,可容納銀布電極。電極線組2通過3.5毫米4P音頻插頭連接到主板。
就是這倆哥們兒了
在這里安裝,電極有一個是
在VR上面安裝的位置在這里
在生物電勢測量任務中,記錄信號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使用的電極。 當電極傳導生物電勢信號時,它們與電解質溶液直接接觸,例如導電凝膠、人體汗液或組織液,從而形成金屬-電解質界面。 結果,由于金屬和溶液之間的電荷分布差異,產生了稱為半電池電勢或能斯特電勢的電勢差。這種現象稱為電極極化,當使用兩個電極測量生物系統中兩點之間的電位時,由于兩個電極的極化水平的差異可能會引入偽影。這些偽影可以通過電極材料選擇或降噪算法來減少。銀-氯化銀電極是一種優良的生物醫學電極材料。氯化銀在水中表現出極低的溶解度,使電極及其周圍的電解質保持相對穩定的微環境。因此,該設置中的極化電勢最小并且保持恒定。 阻抗是選擇電極時要考慮的另一個重要,定量評估電極的阻抗。
根據該模型,不同材料和尺寸的電極在阻抗和半電池電勢方面表現出顯著差異。 在本研究中,使用干電極,無需導電凝膠,并提供更舒適的用戶體驗。但干電極的阻抗可達幾十kΩ在低頻時。因此,確保系統中使用的前置放大器具有足夠高的輸入阻抗以減輕因電極阻抗差異導致的共模抑制比的降低至關重要。 ECG/EEG/EMG 系統中的生物電勢電極傳感器 32電極ECG測量系統 牙菌斑 pH 檢測電極-口腔穿戴設備 小鼠開顱植入電極 更多電極的文章,可以看我以往的。 NeuroVista中使用的電極系統包含兩種不同類型的電極來實現特定功能,用于測量前額腦電圖信號的彈性銀織物電極,以及夾在耳垂上的銀-氯化銀電極,用作參考和驅動右腿電極。銀織物電極的表面覆蓋有一層填充有聚酯纖維的銀織物材料。這種結構提供了良好的彈性,保證了佩戴者的舒適使用。所有電極的阻抗保持在10kΩ在10Hz以下時。
原文就是這樣
電極線為雙層結構,外層為接地銅箔屏蔽,內層為信號線。這種設計有效降低了電線上的電磁噪聲。研究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靈活地重建電極系統。但是,強烈建議在導體上加入屏蔽層。這個額外的屏蔽層將進一步增強系統隔離外部電磁噪聲并保持信號完整性的能力。屏蔽層一端接地,另一端懸空。
來認領一下上面的電極
以下是別的文章沒有看到的有趣東西: 使用KS1092對EEG信號進行采集、濾波和放大。 一個上拉電阻20MΩ連接到驅動右腿(DRL)端口,形成一個電壓偏置網絡。事實上,在絕大多數應用場景中,不需要專用的電壓偏置網絡,導致輸入阻抗約為5GΩ。 如果電極系統的接觸阻抗過高,可以去除上拉電阻以獲得更高的輸入阻抗。 KS1092采用帶通放大器。由于高通濾波特性的超低截止頻率,信號可能需要幾秒鐘的時間穩定下來。 當電極第一次連接時,這個穩定時間可能會導致用戶不希望的延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KS1092的快速恢復引腳(PIN8: FR)可以通過外部信號控制。將PIN8: FR置高,激活快速恢復模式。 因此,在BP-AMP的輸入和輸出之間建立了一個低阻環路,導致更快的沉降時間。在生物電位測量系統中,DRL是一種對抗電力線和其他源引起的共模干擾的手段。 DRL的原理是感知來自正負輸入端的共模干擾,然后將其反向放大,并將其加載到人體上。這就在設備和人體之間形成了負反饋回路,有效地限制了共模干擾。 KS1092包括一個內置DRL, PIN19: BSOUT作為DRL的輸出端子。使用DRL時,應在PIN19: BSOUT和PIN20: BSINV之間連接電容。在實際應用中,通常使用1-nF電容器(C1)。出于安全考慮,在DRL電極和DRL輸出(PIN19: bsouv)之間連接了一個電阻(R1),以限制流入人體的電流。該電阻器的取值范圍在10kΩ和100kΩ之間。
如圖所示
看海老師這個PPT里面其實有上面內容的一些論述,不過我一直沒有寫
有時間了寫。
原文來自:云深之無跡
中間跳過很多內容,都是操作的。
在帶上去以后,可以通過快速眨眼睛發出眼電信號
這段是評價系統的噪音性能的,微信公式太丑了,這直接就上圖吧。
噪音在uV級別
這段是測量這個頻率響應
直接看頻率響應曲線
共模抑制比大于96,數據自己看原文。
接下來又是一段測量的效果顯示,我就不寫了。
這是最終腦電系統的性能
這個上面使用的一些U
電源芯片不少哦。
后面有工程文件,這里就看下ADC:
使用的芯片輸出電壓的接收方式
電源部分是一個設計的難點,這里可以小小的學習一下
最后欣賞一下板子的里外面
在軟件上面還寫了自己的協議
下次寫,好好學習
實際上是4024個字,看的愉快,吃飯去了
審核編輯 黃宇
-
無線
+關注
關注
31文章
5470瀏覽量
173821 -
測量系統
+關注
關注
2文章
540瀏覽量
41535 -
腦電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7154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45瀏覽量
1507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