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檬骨新材料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用于增強微生物物種間DNA轉移的新型液滴微流控平臺設計

微流控 ? 來源:不一樣的微流控 ? 2024-03-17 10:41 ? 次閱讀

利用各種合成生物學工具和方法進行微生物工程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將DNA導入非模型新型底盤生物,特別是那些未定性的生物,仍然是推進該領域技術發展的主要障礙。有幾種常用的將DNA導入微生物的有效方法,包括化學感受態、原生質體、電穿孔和大腸桿菌介導的共軛。然而,這些方法只適用于少數馴化的底盤微生物,因此限制了可作為合成生物學宿主細胞的微生物范圍。

為了解決這一障礙,Brophy 等人開發了一種基于廣泛宿主共軛的DNA轉移工具,名為XPORT(圖1)。在這種方法中,包括枯草芽孢桿菌內源性整合與共軛元件(ICE)在內的共軛機制被設計用于將基因回路可控地傳遞到非傳統和未馴化的底盤細菌中。雖然XPORT為非馴化細菌工程學引入了一種前景廣闊的方法,但其廣泛和實際應用仍面臨一些挑戰。首先,XPORT介導的共軛需要DNA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直接物理接觸,以促進DNA轉移,因此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的比例通常必須相當高(>10?:1),才能確保成功。其次,共軛效率取決于供體細胞與受體細胞的比例以及共培養時間,這需要通過多次實驗來確定最佳 DNA轉移條件,這非常耗時耗力。最后,XPORT介導的DNA轉移方法僅適用于某些細菌物種,特別是那些具有與供體菌株相似的遺傳背景的物種。對于其他物種,可能需要對XPORT系統進行修改或開發新的系統。

7ddeaeda-e337-11ee-a297-92fbcf53809c.png

圖1 XPORT介導的共軛原理示意圖

為解決上述挑戰,近期,美國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陸軍研究實驗室(DEVCOM ARL)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名為DNA ENTRAP的液滴微流控平臺,用于增強工程枯草芽孢桿菌(XPORT)介導的DNA轉移。相關研究以“XPORT ENTRAP: A droplet microfluidic platform for enhanced DNA transfer between microbial species”為題,發表在New Biotechnology期刊上。

7de94840-e337-11ee-a297-92fbcf53809c.png

圖2基于液滴微流控技術的DNA轉移工作流程

液滴微流控平臺通過將供體和受體細胞封裝在微小的油包水乳液液滴中,使得細胞之間距離更近。這種物理上的接近增加了成功共軛的潛力,從而提高了基因轉移的速率。此外,該平臺允許對實驗參數進行精確控制(例如供體-受體細胞比例和共培養時間),通過優化這些參數,可以最大化DNA轉移的效率,減少實驗的時間和資源消耗。其次,微液滴內部呈現混沌對流特性,下游的蛇形混合模塊通過增加流體的混合程度進一步增強了細胞內部的混合,提高了細胞間接觸的機會并擴大了接觸面積,有利于基因的成功轉移。此外,該平臺具有自動化特性,可以進行高通量實驗和篩選。自動化的實驗流程有利于大幅提高實驗效率,同時減少操作失誤的可能性,從而增強DNA轉移的效率。研究人員使用枯草桿菌測試了這種微流控DNA ENTRAP系統與傳統臺式XPORT共軛方案相比的可行性和效率。研究結果發現,XPORT介導的基因轉移比目前的臺式XPORT過程更強。

7dfcc672-e337-11ee-a297-92fbcf53809c.png

圖3 兩種不同供體與受體細胞比例下的液滴內DNA共軛與臺式系統共軛效率的比較

綜上所述,該研究開發的DNA ENTRAP液滴微流控平臺為實現XPORT介導的基因轉移過程的簡化和自動化以及未來的高通量細胞工程和篩選應用鋪平了道路。它有可能提高我們對各種微生物進行基因改造的能力,并迅速加速馴化這些尚未開發的微生物,以用于廣泛的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應用。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nbt.2024.02.003




審核編輯:劉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DNA
    DNA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43

    瀏覽量

    31132
  • 微流控
    +關注

    關注

    16

    文章

    540

    瀏覽量

    18973

原文標題:用于增強微生物物種間DNA轉移的新型液滴微流控平臺

文章出處:【微信號:Micro-Fluidics,微信公眾號:微流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用于的連續流動洗滌控系統

    優化等領域展示了獨特的能力。流體中一個非常不發達的單元操作是洗滌,即中的流體與不同流體的交換。在這里,我們演示了我們所說的“微型清
    的頭像 發表于 12-26 15:04 ?171次閱讀

    控技術在病原微生物檢測中的研究進展

    快速、準確地檢測病原微生物對于疫情防控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義。近幾年,研究者們通過合理地設計控芯片,將Elveflow控技術
    的頭像 發表于 12-25 16:18 ?290次閱讀

    基于流動聚焦結構的形成機理

    控芯片 又稱芯片實驗室,指在厘米級的芯片上,由通道形成網絡,使可控流體貫穿整個系統,以實現常規化學或生物學實驗室的各種功能,在生物和化
    的頭像 發表于 12-23 15:29 ?186次閱讀
    基于流動聚焦結構的<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液</b><b class='flag-5'>滴</b>形成機理

    NOVA無誤差流體

    高通量篩選技術是解開生物學奧秘的關鍵。然而,流體在實現單細胞分辨率、超高通量篩查方面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實現。由多分散
    的頭像 發表于 12-18 16:28 ?149次閱讀

    深視智能SH6系列高速攝像機觀測控實驗

    01項目背景控技術是一種在尺度條件下對少量流體進行精確且系統地控制的技術,其應用領域廣泛,包括醫藥、化工、材料科學等多個行業。在
    的頭像 發表于 12-10 16:36 ?239次閱讀
    深視智能SH6系列高速攝像機觀測<b class='flag-5'>液</b><b class='flag-5'>滴</b><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實驗

    基于磁珠操控的平臺實現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捕獲與檢測

    病原微生物的快速生物檢測在實際生物醫學應用中備受關注。盡管該領域已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利用控方法實現簡單、快速的
    的頭像 發表于 11-13 09:22 ?341次閱讀
    基于磁珠操控的<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b class='flag-5'>平臺</b>實現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捕獲與檢測

    基于介電電泳的選擇性萃取流體裝置用于單細胞分析

    我們開發了一種流體裝置,可以基于介電電泳從多個捕獲袋中選擇性提取。該裝置由一個主通道
    的頭像 發表于 11-11 14:10 ?240次閱讀

    深視智能高速攝像機在實驗中的應用

    01項目背景技術是一種在尺度條件下對少量流體進行精確且系統地控制的技術,其應用領域廣泛,包括醫藥、化工、材料科學等多個行業。在
    的頭像 發表于 09-03 08:06 ?331次閱讀
    深視智能高速攝像機在<b class='flag-5'>液</b><b class='flag-5'>滴</b><b class='flag-5'>微</b>控<b class='flag-5'>流</b>實驗中的應用

    控芯片在生物學有何應用?控芯片、檢測技術介紹

    一、控芯片相關技術 1、技術
    的頭像 發表于 08-14 14:28 ?745次閱讀

    生成方法及發展趨勢

    的生成方法 早期使用的生成方法主要有高速攪拌法、逐層組裝技術、膜乳化法和界面聚合法等, 均可生成
    的頭像 發表于 07-26 13:27 ?410次閱讀

    控芯片的層流與的關系與作用

    控(Microfluidics)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尺寸為數十到數百微米)處理或操縱微小流體(體積為納升到阿升)的系統所涉及的科學和技術,是一門涉及化學、流體物理、微電子、新材料、生物學和
    的頭像 發表于 07-24 16:07 ?388次閱讀

    研究人員:微生物電池可能會對遠程應用產生巨大影響

    一粒土壤中可以包含宇宙般的微生物群,據估計數量可以多達100億。現在,位于英國巴斯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原型機技術,以收集一些微生物物種呼出的電子。 這個想法是為了給低產出的傳感器和開關供電,并可
    的頭像 發表于 06-29 17:17 ?1634次閱讀

    基于軌道電潤濕的操控技術,有望用于新一代數字平臺

    電潤濕(electrowetting)現象于1875年由法國物理學家Lippmann提出,作為現有最成熟的電操控方法,已成功應用于數字
    的頭像 發表于 04-19 18:24 ?1911次閱讀
    基于軌道電潤濕的<b class='flag-5'>液</b><b class='flag-5'>滴</b>操控技術,有望<b class='flag-5'>用于</b>新一代數字<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b class='flag-5'>平臺</b>

    三相控系統-界面上的自發轉移機制解析

    目前跨界面的轉移方法主要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主動方法依賴于外部場(如磁場、聲場、光場)來控制的運動,雖然可以實現精確控制,但對流體性
    的頭像 發表于 03-31 16:32 ?1507次閱讀
    三相<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系統<b class='flag-5'>液</b><b class='flag-5'>滴</b>在<b class='flag-5'>液</b>-<b class='flag-5'>液</b>界面上的自發<b class='flag-5'>轉移</b>機制解析

    一種用于中單細胞無標記分析的篩選(LSDS)方法

    基于的單細胞分析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工具,可用于以單細胞分辨率研究表型和基因組異質性,從而解決各種生物問題。
    的頭像 發表于 03-26 11:17 ?634次閱讀
    一種<b class='flag-5'>用于</b><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液</b><b class='flag-5'>滴</b>中單細胞無標記分析的<b class='flag-5'>液</b><b class='flag-5'>滴</b>篩選(LSDS)方法
    百家乐官网强对弱的对打法|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玩法| 百家乐官网打法分析| 百家乐官网专打和局| 百家乐官网网上投注代理商| 中国百家乐官网技巧| 杨公风水24山分金| 24山向山摆设| 百家乐游戏教程| 大发888官方免费下载| e娱乐城棋牌| 冠军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真人游戏攻略| 太阳城百家乐的破解| 圣安娜百家乐代理| 大发888娱乐城网站| 苍溪县| 百家乐官网路单走势图| 百家乐博彩策略| 大发888大发888娱乐城| 丰镇市| 广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德州扑克打法| 大佬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套利| 一筒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娱乐城免费领取体验金| 百家乐官网2号机器投注技巧 | 怎么玩百家乐官网网上赌博| 金宝博百家乐游戏| 大发888官方 df888gfxzylc8| 百家乐官网作弊手段| 188金宝博| 皇冠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稳赢战术技巧| 延川县| 百家乐官网群的微博| 玩百家乐的好处| 百家乐官网使用技法| 百家乐百家乐视频| 大丰收娱乐城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