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并發布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本次備案、審批和調整的專業,將列入相關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計劃——也即是說參加今年高考的考生將可以報考相關專業。 據介紹,本次專業增設、撤銷、調整共涉及3389個專業布點,數量之多為歷年之最。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院校專業調整中,有6所高校新增了智能傳感器特設專業——智能感知工程(專業代碼080303T),這6所高校分別為:
南昌工學院、曲阜師范大學、南陽理工學院、湖北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西安郵電大學
截止2024年3月,加上本次新增院校,據編輯統計,目前全國共有38所院校設置智能感知工程本科專業:
↓↓↓向下滑動,查看更多↓↓↓
序號 | 專業名稱 | 學校名稱 | 所在省份 |
1 | 智能感知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2 | 智能感知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3 | 智能感知工程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4 | 智能感知工程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北京 |
5 | 智能感知工程 | 天津大學 | 天津 |
6 | 智能感知工程 | 燕山大學 | 河北 |
7 | 智能感知工程 | 中北大學 | 山西 |
8 | 智能感知工程 | 太原理工大學 | 山西 |
9 | 智能感知工程 | 山西工學院 | 山西 |
10 | 智能感知工程 | 吉林大學 | 吉林 |
11 | 智能感知工程 | 長春理工大學 | 吉林 |
12 | 智能感知工程 | 長春電子科技學院 | 吉林 |
13 | 智能感知工程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黑龍江 |
14 | 智能感知工程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15 | 智能感知工程 | 東南大學 | 江蘇 |
16 | 智能感知工程 | 江蘇科技大學 | 江蘇 |
17 | 智能感知工程 |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 江蘇 |
18 | 智能感知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 江蘇 |
19 | 智能感知工程 | 中國計量大學 | 浙江 |
20 | 智能感知工程 |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 浙江 |
21 | 智能感知工程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
22 | 智能感知工程 | 安徽工業大學 | 安徽 |
23 | 智能感知工程 |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 江西 |
24 | 智能感知工程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山東 |
25 | 智能感知工程 | 南陽師范學院 | 河南 |
26 | 智能感知工程 | 黃河科技學院 | 河南 |
27 | 智能感知工程 | 廣東工業大學 | 廣東 |
28 | 智能感知工程 | 深圳技術大學 | 廣東 |
29 | 智能感知工程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廣西 |
30 | 智能感知工程 | 重慶大學 | 重慶 |
31 | 智能感知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學 | 四川 |
32 | 智能感知工程 | 西安文理學院 | 陜西 |
33 | 智能感知工程 | 南昌工學院 | 江西 |
34 | 智能感知工程 | 曲阜師范大學 | 山東 |
35 | 智能感知工程 | 南陽理工學院 | 河南 |
36 | 智能感知工程 | 湖北大學 | 湖北 |
37 | 智能感知工程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 廣東 |
38 | 智能感知工程 | 西安郵電大學 | 陜西 |
智能感知工程專業新增于2019年,旨在培養在智能感知、智能傳感器設計與制造、智能測量與仿生感知、智能裝備、智能制造等相關領域,從事研究、開發和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智能感知工程承載了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和儀器儀表工程中的智能感知方向,作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特殊需求所設置的特設專業,智能感知工程專業的開設,體現了國家對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科研重視和迫切需求。 ▲來源: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4年) ? 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對以智能傳感器為主的中高端傳感器進口占比達80%以上,國產化缺口巨大,存在較大的“卡脖子”風險。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智能傳感器的重要技術——MEMS(微機電系統)被列入科技前沿領域攻關技術,并且傳感器與高端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關鍵算法等并列,是中國建設數字經濟的關鍵領域。 ▲來源:十四五規劃 ? 此外,近幾年隨著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裝備技術快速落地,智慧油田、智慧城市、智能裝備、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行業應運而生,對智能傳感器的需求將呈現井噴式增長。 ▲來源:天津大學精儀學院感知科學與工程系 ? 智能感知工程專業的設立,將智能傳感器的應用、設計等科研需求獨立出來,并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學形成交叉學科,有助于推動面向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等新興行業的智能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和落地。 ? 大學是國家科研的中堅力量,對先進技術的開發,培養相關領域的人才有著重要貢獻。傳感器、芯片等半導體重要卡脖子技術領域,相關大學的研發力量更是舉足輕重,以下為部分中國傳感器領域頂尖高校的科研信息。
33所頂尖大學傳感器科研信息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 ? 主要研究方向:MEMS傳感器、智能傳感器、諧振式傳感器、力傳感器、生物化學傳感器、柔性傳感器、慣性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精密測試技術與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醫學檢測技術及儀器北京實驗室等 ?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淵源于1932年成立的清華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1959年增設精密儀器專業,1960年正式成立精密儀器及機械制造系,1971年始改精密儀器系,下設光電所、測試、傳感器、微機械、微細工程、導航中心、激光室等單位。 ?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建有精密測試技術與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微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精度導航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子測控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醫學檢測技術及儀器北京實驗室、微米納米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宇航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質譜儀器研究中心、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以及國家級示范教學基地等多個教學科研機構,是全國國家級教學科研機構最多的院系之一。 ? 官網:https://www.dpi.tsinghua.edu.cn/ ?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學院 ? 主要研究方向:光纖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簡稱精儀學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精密機械儀器專業。1959年成立精密儀器工程系,1995年10月2日在原精密儀器工程系基礎上成立了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下設四個系:精密儀器工程系、光電信息工程系、光電子科學技術系、生物醫學工程與科學儀器系。 ? 建有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微光機電系統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市生物醫學檢測技術與儀器重點實驗室、微納制造與測量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微納制造技術工程中心、天津市集成光電子技術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智能化精密測量技術工程中心、天津市智能人機交互康復工程技術中心、微米/納米科學與技術創新引智基地、光纖傳感與通訊引智基地等研究基地。 ? 官網:http://jyxy.tju.edu.cn/cn/ ?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主要研方向:壓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MEMS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精密工程研究所微型機械電子系統研究中心、機械制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建有“微納制造與納米測試技術”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微納制造與測試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陜西省微型機械電子系統(MEMS)研究中心、陜西省微納傳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方向包括:微納機械電子系統與微納米測試技術、微納制造與先進傳感技術、超精密加工技術與裝備、精密測量技術與儀器、生物制造與儀器等。 ? 官網:http://mec.xjtu.edu.cn/info/1006/6958.htm
東南大學電子與工程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MEMS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MEMS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東南大學依托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并結合工程力學、機械、材料、物理等相關優勢學科,組建了MEMS研究機構。實驗室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部門,擁有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設施。近3年,實驗室先后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等一大批重大科研項目,并取得一系列原創性重大成果。 ? ? 官網:https://mems.seu.edu.cn/ ? 浙江大學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傳感器、嗅覺和味覺生化傳感器、光纖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生物傳感器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 ? 浙江大學生物傳感器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是世界銀行“重點學科發展項目”貸款資助的專業實驗室,于1991年成立。主要研究和開發生物醫學領域中的傳感器和檢測技術,兼顧其他相關行業的傳感器及檢測技術。 ? 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始建于1989年,1995年建成并通過國家驗收。實驗室的定位為:以發展現代光學成像與傳感技術為主旨,圍繞國家重大需求,結合光學工程與光子學前沿技術,引領光學儀器相關研究與產業發展,建設國際一流的光學儀器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 ? 官網:http://www.moi-lab.zju.edu.cn/ ? 北京大學電子學系 主要研究方向:光纖傳感器、MEMS傳感器 主要研究單位:微納電子學研究院、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 微納電子學研究院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好的微納電子科技研究與教育基地之一,多種CMOS和硅基MEMS標準工藝滿足科研代工和人才培養需求,重復可靠的基礎工藝支持各類器件芯片研制,保證CMOS-MEMS集成化工藝研發。 ? 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研究光纖及光子傳感的基礎理論、器件原理及信號處理方法,圍繞地磁場探測、地殼應變探測等,深入開展光泵原子磁力儀、高精度光纖傳感、低成本高精度光纖陀螺、超高速光信號處理等方面的研究。 ? 官網:https://ofcl.pku.edu.cn/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 主要研究方向:氣濕敏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力敏傳感器、柔性傳感器等 ? 主要研究單位: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探測與傳感集成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于2006年7月經科技部批準建設,實驗室緊密結合電子信息系統微小型化和單片集成的重大需求,重點圍繞電子功能材料的薄膜化和電子器件的集成化開展基礎、應用基礎與工程應用的研究。 光電探測與傳感集成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08年5月由教育部批準建設,實驗室主要進行光電探測與傳感集成技術領域新理論、新機制、新技術的研究;具有自主創新和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的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設計、加工、檢測研究平臺。 ? 官網:https://www.rd.uestc.edu.cn/ ? 太原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微納傳感器件與系統、水位物位傳感與檢測、光電檢測傳感技術等 主要研究單位:新型傳感器與智能控制教育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 新型傳感器與智能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03年批準建設,2006年通過驗收,2007年經山西省科技廳批準建設山西省重點實驗室,是山西省機械電子工程研究中心和山西省測控技術與新型傳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單位。實驗室瞄準新型傳感器及智能控制理論與技術的學科前沿,結合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積極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 官網:https://wuli.tyut.edu.cn/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主要研究方向:慣性傳感器、壓電傳感器、光纖傳感器、生物傳感器及相關敏感材料 主要研究單位:理學院傳感研究中心(北京市傳感器重點實驗室)、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 傳感技術研究中心始建于1985年,2001年經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評審認定為北京市傳感器重點實驗室,2014年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批準掛牌為中關村開放實驗室,建立起慣性傳感器、壓電材料及傳感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水質監測及生物傳感器等研究方向。 ?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擁有“光電測試技術及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進光電子器件與系統”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地方111計劃)、“光纖傳感與系統”北京實驗室、“生物醫學檢測技術與儀器”北京實驗室(與清華大學共建)、“光電測試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與儀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先進光電子器件與系統”北京市國際合作基地等高水平研究基地;擁有博士后工作站。 ? 官網:https://science.bistu.edu.cn/ ? 西北工業大學 主要研究方向:MEMS集成設計、微慣性器件、基于MEMS的封裝研究、光纖傳感器與傳感技術等 主要研究單位: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陜西省光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機電學院 ? 陜西省光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組建于2005年5月,以現代光學、精密儀器、電子及計算機技術為基礎,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陜西省科技與經濟發展需求,主要研究光信息的獲取、調制、傳輸、處理、顯示等的新機制和新技術,及其在現代信息技術和國防高科技領域中的應用。實驗室定位于國際前沿性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為我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提供前瞻性研究成果并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 ? 機電學院擁有機械基礎國家級教學基地和現代設計與集成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陜西省微納米系統實驗室,是西南地區首屈一指的微機電系統制造平臺。 ? ? 官網:http://physics.nwpu.edu.cn/info/1112/1478.htm ? 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光纖傳感器、太赫茲傳感器、生化醫學傳感器、無線傳感網絡通信及系統集成等 主要研究單位:天津市光電傳感器與傳感網絡重點實驗室 ? 2014年初依托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以光學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三個一級學科為基礎,組建了“南開大學傳感器與傳感網絡研究中心”,2016年獲批天津市重點實驗室。本實驗室將重點從事傳感器及傳感網絡技術基礎研究,同時注重相關領域人才的培養與引進,為天津市,乃至國家相關技術及產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 官網:https://ceo.nankai.edu.cn/kxyj/tjsgdcgqycgwlzdsys.htm ? 湘潭大學湖南先進傳感與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 主要研究方向:微納傳感器及其敏感材料、微納傳感器網絡等 主要研究單位:微納加工實驗室 ? “湖南先進傳感與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支持,由北京大學與湘潭大學合作共建的一個新型研發平臺。該實驗室是中南地區最大、屬于國內領先水平的微納器件加工實驗室。擁有微納器件仿真與 設計實驗室;低維半導體材料與微納傳感器件 實驗室;微納氣、濕敏傳感器芯片實驗室 ;生物芯片及微流控技術創新實驗室;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低維材料與微型儲能器件實驗室 。 ? 官網:https://cxyjy.xtu.edu.cn/ ? 貴州大學物理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微納傳感器技術及其材料等 主要研究單位:貴州省光電子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 ? “貴州省光電子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是依托貴州大學建立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由貴州省科技廳和貴州大學共同投資建設。實驗室于2004年2月由貴州省科技廳批準正式建設。并于2007年12月通過驗收的省級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激光技術及其應用,新型納米傳感技術與器件,量子理論與天體探測技術,光電納米材料研究,新型光通信器件與理論研究。 ? 官網:http://phy.gzu.edu.cn/10110/list.htm ? 合肥工業大學電子科學與應用物理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微傳感器與微執行器研究、微全分析生物傳感芯片系統研究、NEMS器件與傳感器集成研究、微納加工工藝與仿真研究等及柔性傳感器、觸覺傳感器等。 ? 主要研究單位:安徽省ME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敏感材料與傳感技術研究所 ? 合肥工業大學電子科學與應用物理學院的前身應用物理系成立于1980年,當時以物理教育、應用物理、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等專業為基礎組建而成,是國內高校中成立應用物理系較早的單位之一。ME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要對微傳感器和微執行器所涉及的基礎理論、微尺度效應、集成設計方法以及傳感執行陣列等進行研究。 ? 官網:http://dwxy.hfut.edu.cn/2015/0731/c5593a109476/page.psp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磁性傳感器、磁電隔離耦合器件及磁性邏輯器件等 ? 主要研究單位:磁電子中心 ? 磁電子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磁性功能材料制備及表征、集成磁電子功能器件設計及制備、姿態檢測與慣性導航、傳感器噪聲分析和微弱信號處理、智能傳感器與傳感器網絡等。 ? 官網:http://cmee.hdu.edu.cn/4734/list.htm
上海交通大學 主要研究方向:MEMS技術的微慣性器件、微飛行器、微安全保證系統、微表面應力傳感器、微流控生化芯片、新型傳感器、光電與視覺檢測、生物醫學感知等 ? 主要研究單位:微系統集成研究所、儀器科學與工程系現代傳感器與光電檢測研究室 ? 微系統集成研究所研究方向涵蓋控制、機械、電子、材料、生物等領域。在微慣性器件方面,研究重點為靜電懸浮微陀螺、靜電懸浮微加速度計以及固體模態振動微陀螺等,微表面應力傳感器包括微剪切應力傳感器、微脈動壓力傳感器等。 ? 現代傳感與光電檢測研究室隸屬于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工程系,主要致力于新型傳感器、光電與視覺檢測、生物醫學感知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具有多項國際首創的科研成果,部分技術水平處于國際領先。 ? 官網:https://microsystem.sjtu.edu.cn/index.html ? 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納米技術研究院 主要研究方向:微納米材料及微納米器件與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 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前身為薩本棟微機電研究中心,由廈門大學、薩本棟教育科研基金會和廈門市政府共同創建設立,于2002年9月在思明校區開始正式運行,2003年通過驗收成為廈門市MEMS工程中心,2006年獲準籌建微機電系統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于2010年12月更名為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以微納傳感和新能源材料為主要研究方向。 ? ? 官網:https://sbd.xmu.edu.cn/ ? 重慶大學微系統研究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生化微系統、微能源器件與系統、微納器件技術等 ? 重慶大學微系統研究中心是橫跨光學、機械、電子、信息工程、生物化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研究中心,是國內涉足微型機電系統(MEMS)研究領域最早的單位之一,也是重慶大學“211”和“985”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平臺之一。中心建有新型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微納系統與新材料技術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重慶市微光機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在MEMS領域主要開展了新型微傳感器、微結構、微光學元件、微執行器、微能源、信號處理及控制電路等的一體化三維集成技術的研究,在微型傳感器系統、微型分析儀器、微能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優勢。 ? ? 官網:http://msc.coe.cqu.edu.cn/ ? 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光電器件、智能感知技術、光子晶體光纖、紅外光纖光學、非線性光學及微納光電器件等 ? 主要研究單位:電子科學與信息光學研究所、智能光電子研究所 ? 隸屬于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依托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及遼寧省紅外光電材料及微納器件重點實驗室建設。主要以新型光電子材料的研發為基石,發展新型智能光電器件及系統、多功能智能光電傳感器、以及新型光電轉換器等微納光電子器件,注重光電材料提純-合成-性能-應用研究及其智能光電器件整機研制,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研究。 ? ? 官網:http://www.ise.neu.edu.cn/mainm.htm ? 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敏感功能材料及氣體、濕度、壓力、電化學傳感器等 ? 主要研究單位:吉林省氣體傳感器重點實驗室、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納信息材料與器件“111”創新引智基地 ? 學院前身是吉林大學半導體系,由我國著名半導體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高鼎三教授于1959年創建。學院始終面向世界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形成了以光電子學和傳感器為鮮明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十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等科研項目657項,到款科研經費4.62億元;發表SCI檢索論文2963篇,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36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10項。 ? 官網:https://ee.jlu.edu.cn/ ? 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氣體傳感器、現代新型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電子工程系、微電子技術實驗室、自動化與智能工程系 ? 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是隨著時代和國家戰略需求發展起來的學院,學院擁有包括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內的4個教學型實驗室、14個研究型實驗室、8個共建實驗室,建成了國內唯一集通信網絡與信息安全系統為一體的“現代通信網絡與信息安全實驗平臺”,擁有國內一流實踐教學條件。 ? ? 官網:http://sist.swjtu.edu.cn/index.do?action=index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慣性傳感器、陀螺儀、角速度傳感器、諧振式質量流量傳感器等 主要研究單位:光電技術研究所、精密儀器與量子傳感技術研究所等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源于1952年北航建校伊始成立的飛機設備教研室,1958年為滿足“兩彈一星”慣性制導的急需,由錢學森先生提議我國慣性技術的奠基人林士諤先生創建了“航空陀螺及慣性導航”研究室,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航空陀螺及慣性導航專業。學院科研實力雄厚,在先進慣性器件與系統、精密光機電測試、航天器姿態測量與控制、先進傳感技術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 官網:http://yqgdxy.buaa.edu.cn/index.jsp ? 暨南大學光子技術研究院 主要研究方向:光纖傳感器、電化學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等 ? ?研究院擁有“微納光學與光子器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廣東省光纖傳感與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天地一體化無線光融合通信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建有硅基光子集成、納米級電子束光刻、光纖拉制等公共實驗室和8個專門實驗室。 ? 官網:https://ipt.jnu.edu.cn/ ? 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虛擬儀器與智能信號處理、傳感技術 ? 學院在工業與自動化儀表、微納測量、傳感器、多傳感信息融合等領域承擔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儀器儀表專項等研究。 ? 官網:https://eea.whu.edu.cn/ 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柔性傳感器、氣體傳感器、光纖傳感器及相關敏感材料等 ? 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原華中工學院創辦的無線電電子學系,已經成為華中科技大學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院系之一。依托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擁有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下一代互聯網接入系統國家工程實驗室、電子信息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等眾多省部級重要平臺。 ? 官網:http://oei.hust.edu.cn/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光學電流傳感器等 ? 學院擁有“國際先進電驅動技術創新引智基地”,擁有“電驅動與電推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儲能與電力變換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可持續能源變換與控制技術省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是“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精密微特電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共建單位。 ? 官網:http://hitee.hit.edu.cn/ 大連理工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傳感器、半導體傳感器、MEMS傳感器、微氣壓傳感器陣列集成芯片系統研究等 ? 學部有多個團隊進行傳感器研究,學部已經完成和正在承擔來自國家、地方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重要科研項目六百余項,其中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課題等。學部近三年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千余篇,獲批專利400余項,軟件著作權13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近20部,獲得科研獎勵20余項。這些成果獲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推動了國家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 官網:https://ee.dlut.edu.cn/ 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物聯網傳感器技術、智能傳感器、無線傳感器網絡等 ? 主要研究單位:智能傳感器網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智能傳感器網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前身是數字家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06年獲教育部批準設立,實驗室以自身在人工智能,計算智能,智能優化,圖像處理,多媒體處理,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無線傳感器網絡、功率電子電路和智能調度等領域的優勢,重點開展數字家庭移動計算基礎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數字媒體與網絡信息安全基礎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分布式多媒體基礎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數字家庭網絡通信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計算智能算法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的研究、無線傳感器網絡優化與調度的研究等眾多研究方向。 ? 官網:http://seit.sysu.edu.cn/ 中北大學儀器與電子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微納傳感器 ? 主要研究單位:- ? 主要針對航空、航天、武器等領域在高溫、高壓、高速旋轉以及高過載沖擊等特殊惡劣環境下對微小型、高可靠性MEMS器件和系統集成技術的應用需求研究,研發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的微納傳感器件,是我國儀器儀表和微納米技術的重要研發陣地和專業人才培養基地。擁有“電子測試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儀器科學與動態測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微納慣性傳感與集成測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眾多國家、省部級重點試驗室。 ? 官網:http://6y.nuc.edu.cn/ 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MEMS傳感器、軍用抗沖擊特種傳感器等 ? 主要從事軍工、國防等抗超高沖擊、面對惡劣環境的特種傳感器的研究。在先進武器裝備和國防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已取得豐碩成果,多數成果已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中應用并發揮了關鍵作用。 ? 官網:https://smen.bit.edu.cn/ ? ?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