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消息,國家能源局發布了《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設定目標至2025年,搭建起科學且開放的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以滿足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基本需求。
《建設指南》進一步指出,預計至2030年,該標準體系將更為完善,在煤礦各環節如設計、建井、生產、管理、運維、評價等環節都形成完善的制度標準。
《建設指南》重點是為了建立能適應行業發展趨勢、滿足技術革新需求并引領產業升級換代的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此標準體系在考慮到煤礦智能化建設周期和系統層級后,主要包括5個子體系,分別為基礎通用、信息基礎、平臺與軟件、生產系統與技術裝備以及運維保障與管理等子體系。
其中,基礎通用子體系是整個標準體系的基礎,規定了智慧礦山領域的共性要求,包括基礎標準、通用標準、設計標準、評價標準等四部分;信息基礎子體系則強調了智慧礦山系統信息傳輸和處理所需的基礎設施,涵蓋了信息網絡、數據標準、數據中心以及信息安全等四方面的內容;平臺與軟件子體系針對智慧礦山平臺及應用軟件的架構、功能、管理等進行規范,包括地理信息平臺、管控智能平臺與煤炭工業軟件、數據智能平臺、算法智能平臺與智能視頻系統以及數字孿生系統等五項內容。
生產系統與技術裝備子體系對智慧礦山技術裝備和系統的設計、制造、功能要求、測試等作出規定,具體包括井工煤礦智能化系統與裝備、露天煤礦智能化系統與裝備以及智能洗選系統與裝備三個部分。
而運維保障與管理子體系則服務于智慧礦山建設的關鍵技術標準,致力于為裝備和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并對智慧礦山企業的生產運營和內部管理起到指導作用,主要包含運行維護、設備狀況維持、生產管理和智能化園區等四大板塊。
-
數據中心
+關注
關注
16文章
4858瀏覽量
72381 -
智能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4943瀏覽量
55760 -
數字孿生
+關注
關注
4文章
1342瀏覽量
123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