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內專家眼中,2024年的儲能行業將以“降本增效”為主旋律,而創新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通過降本增效,儲能企業不僅能增強競爭力與盈利水平,還能推動新材料、新工藝及新技術的應用。
儲能技術的快速更新,讓我們看到如150kW+的儲能電芯尚未穩定,而200kW+的儲能電芯已經嶄露頭角。目前,儲能技術的降本之戰正在悄然進行,涉及到PCS、電池、系統等各個方面。
業內專家認為,降本增效將成為2024年儲能行業的主旋律,其關鍵在于創新。通過降本增效,儲能企業能夠提升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并推動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
新的降本增效技術正在迅速涌現。自去年以來,隨著儲能電芯單體容量的增大,儲能系統單機容量也隨之擴大。單機5MWh+的儲能產品正在加速推出,500Ah+的儲能電芯可能成為市場主流。目前,已有眾多企業加入到500Ah+電芯的競爭行列,如寧德時代的530Ah、天合儲能的530Ah、億緯儲能的560Ah、628Ah、雄韜股份的580Ah、蜂巢能源的660Ah、710Ah、海辰儲能的1130Ah等等。
昆宇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宋柏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大容量化的電芯設計,在降低材料BOM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從而帶來更強的價格競爭力。隨著儲能產業的快速發展,許多技術問題和設計方案需要在未來市場的發展中逐步完善。他提醒,企業不能僅僅依賴于某一型號電芯的發展,自動化生產線的應用也存在轉型困難、轉型成本高等問題。
“儲能企業將降本增效視為重要任務,這既體現了業界對短期成本競爭力的關注,也是對企業內在價值提升和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考慮。”天合儲能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降本增效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涵蓋研發創新、供應鏈管理、商業模式創新、滿足市場需求等多方面,并非單純地壓縮成本。”
錦浪科技副總經理陸荷峰表示,儲能企業降本增效的關鍵在于技術創新和系統優化,但必須保證產品的可靠性。儲能技術的革新是降低儲能成本的主要動力。通過技術進步,可以替代低成本材料,減輕儲能上游成本壓力。同時,技術創新可以提高儲能系統效率、延長儲能電池的使用壽命以及提升儲能系統的功率密度,從而實現全方位的成本降低。例如,新一代液冷儲能系統,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實現更高的系統年可利用率和功率密度。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儲能研發部負責人楚攀表示,儲能行業降本增效的途徑多樣,過去三年,儲能領域的降本增效主要依靠規模化,例如,2023年的儲能市場規模約為2021年的十倍,這種規模化效應帶來的降本效果顯著。
但靠單純的規模化降本潛力有限,預計從2024年開始,儲能項目的降本驅動力將逐步從電芯要素轉移到系統要素,而系統要素的降本主要靠先進技術,尤其是先進的集成技術,掌握前沿電力電子技術、大電流均衡技術、復雜控制技術、電氣拓撲技術的廠家將在這方面取得領先。
-
儲能技術
+關注
關注
4文章
181瀏覽量
14374 -
新材料
+關注
關注
8文章
390瀏覽量
21363 -
電芯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33瀏覽量
259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