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gaomYh8G-ABeFdAAS0HxP8fvs337.png](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0/4E/wKgaomYh8G-ABeFdAAS0HxP8fvs337.png)
我們非常高興地發布我們的技術合作伙伴Lightricity在RFID Journal Live 2024上為大家展出的光供電BLE開關4EverSwitch。這項創新將可持續發展與先進的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實現了能量收集,為物聯網傳感器和執行器提供了便利。
4EverSwitch 的特點:
- 采用 Lightricity 最先進的光伏電池,實現可持續的超低功耗。
- 可在弱光條件下運行,在黑暗中也能保持功能數月。
- 快速能量恢復--只需幾秒鐘的光照就能為系統充電。
- 與標準開關框架兼容,完全密封,工作溫度范圍廣。
為什么選擇 4EverSwitch?
- 無線自由:不再需要復雜的布線。4EverSwitch 可自行供電,因此在照明控制和門電源管理等應用中,安裝非常簡單。
- 使用壽命長:該開關的電池即使在弱光條件下也能茁壯成長,為無線開關提供了近乎無限的能源,確保了使用壽命并減少了維護需求。
- 可持續性:其創新設計通過最大限度地減少材料使用和提高能源效率,大大降低了碳足跡。
準備好與 Lightricity 和 InPlay 一起切換到更智能、更可持續的未來吧!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藍牙
+關注
關注
114文章
5869瀏覽量
171225 -
無線通信
+關注
關注
58文章
4606瀏覽量
143886 -
低功耗
+關注
關注
10文章
2418瀏覽量
1038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光控開關怎么調節光靈敏
光控開關,又稱為光敏開關或光電開關,是一種利用光電效應來控制電路通斷的器件。它通常由光源、光敏元件(如光敏電阻、光敏二極管、光敏三極管等)、放大電路和輸出
并聯開關電源供電處分別供電還是
并聯開關電源供電是一種常見的電源管理方式,它涉及到多個電源模塊并聯在一起,以提供穩定的電力輸出。這種配置通常用于需要高可靠性和高功率輸出的應用場景,如數據中心、電信設備、工業控制系統等。 1. 并聯
分析各種光開關的優缺點和它們的應用領域
光開關作為光通信領域的關鍵器件,其類型多樣,各有優缺點,并廣泛應用于不同的領域。以下是對幾種典型光開關的優缺點及其應用領域的分析: 一、機械式光
OP07可以用+15V和-4V電壓供電嗎?
LM224, OP07可以用+15V和-4V電壓供電嗎? 在用HCNR200光耦時, 運放用LM224, 用+15V和-4V電壓供電,
發表于 09-23 07:59
隔離放大器的供電問題?
電路,低壓檢測電路也需要單獨供電,低壓檢測的電源和高壓檢測的電源是完全隔離的。
1、這種高壓檢測最常用的是逆變器的驅動電路,中小功率逆變器的開關電源提供了4路驅動電源,為上橋驅動的三路電源和下橋的一路
發表于 07-28 23:40
光控開關怎么接220v接觸器
光控開關是一種利用光信號控制電路通斷的電子元件,常用于自動照明、自動門等場景。而接觸器是一種用于遠程控制大功率設備的電磁開關,常用于工業自動化控制。將光控
ESP32-C3使用BLE MESH組網,用CR2450紐扣電池供電可行嗎?
1.使用ble mesh “vendor_server”例程 ,電流有80ma,請問怎么降低電流?
2.ESP32-C3使用BLE MESH組網,用CR2450紐扣電池供電可行嗎?
發表于 06-12 08:16
光耦817供電12v用多大電阻?
光耦817是一種常用的光電耦合器件,它可以將輸入端的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輸出,具有隔離、放大和傳輸信號的作用。在使用光耦817供電時,通常需要使用電阻來限制電流和穩定電壓,以確保光耦的正
光耦開關對電流的要求是多少
光耦開關是一種常用于電子設備中的元件,它能夠實現電氣信號的隔離和轉換。在使用光耦開關的過程中,電流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元件的工作穩定性和壽命。本文將從光耦
是德科技光開關測試方案
就測試領域而言,光開關一般用于光電器件測試中光信號自動切換,以測試收發器、放大器和無源器件等。光開關提高了可重復性和吞吐量,并支持多端口和多
發表于 03-06 09:53
?462次閱讀
![是德科技<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開關</b>測試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3/B2/wKgaomXnzZyAWw2eAAA6HYBKlSo75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