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晶振在SSD上的應用
SSD(Solid State Disk)俗稱固態硬盤,是一種用于存儲數據的非易失性存儲設備,與傳統的機械硬盤(HDD)相比,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能耗和更好的可靠性。
因此,SSD在消費技術解決方案中的使用正在迅速上升。隨著物聯網、VR/AR、5G、在線技術和機器學習等技術的發展變得越來越普遍,預計這種需求將繼續下去。
根據市場研究數據,SSD市場在過去幾年呈現了強勁的增長態勢。從2019年,全球SSD市場規模400億美元。2019 年,全球 SSD 市場規模 400 億美元,預計到 2025 年,該市場規模將超過 900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超過 10%。
簡單地說,固態硬盤由主控芯片、閃存、緩存顆粒、PCB板和外殼這五個部分組成。
在SSD MCU 和PMIC上,時鐘晶體器件始終作為一個重要的電子元器件在使用選擇時被謹慎考慮。隨著平臺的升級,傳輸速率的提高以及抗干擾能力的要求,時鐘晶體也從傳統的無源25Mhz,30Mhz,40Mhz,50Mhz 向有源LVDS 25Mhz,50Mhz,74.25Mhz以及100Mhz發展。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晶體晶振能產生穩定的時鐘信號,為SSD 數據讀寫提供準確的時序,精準可靠的晶體晶振能夠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另外,晶振在SSD的電源管理(PMIC)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調節自身的頻率幅度,使得SSD在較低功耗下運行,降低整個產品的功耗。同時,晶體晶振也可以檢測電源狀態,確保SSD在各種電源環境下都能夠正常工作。
-
晶體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69瀏覽量
35542 -
晶振
+關注
關注
34文章
2899瀏覽量
68310 -
SSD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887瀏覽量
11785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