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芯光纖,網上很多文章也稱之為“空心光纖”,英文名為Hollow-core fiber(HCF),是一種新型光纖。
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傳統光纖,都是玻芯光纖。在光纖里面,有石英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制作的纖芯。
傳統纖芯 空芯光纖,顧名思義,就是光纖里面不再有實體纖芯,而是“空”的——只有空氣、惰性氣體或真空。
那么,空芯光纖,相比于傳統玻芯光纖,到底有什么優勢呢?為什么現在光通信行業,都非常關注和重視空芯光纖呢?
研究空芯光纖,并不是因為減少了里面的纖芯能夠降低成本,而是因為光信號在空氣中傳播,比在玻璃纖維中傳播更有優勢。
在中學物理里面,我們學過一個重要的公式: ?
v是光在某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c是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也就是眾所周知的約30萬公里/秒。n是這種介質的折射率。
光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
空氣的折射率約等于1。而其它介質的折射率,都大于1。例如水的折射率是1.33,水晶是1.55,鉆石是2.42。玻璃按成分不同,大約是1.5~1.9。
這就意味著,光在傳統玻芯光纖中,傳播速度要明顯小于c。
根據實驗數據,如果采用空芯光纖,光信號的傳播速度將會比傳統玻芯光纖提升47%左右。
這將大幅降低光纖通信的時延(大約三分之一)。
根據相關研究機構的測算,玻芯光纖的時延大約是5微秒/公里,空芯光纖是3.46微秒/公里。1000公里的距離,可以減少1.54毫秒的時延。
對于高頻率的金融證券交易,以及遠程醫療、工業制造等行業場景,這個時延改善具有重要的意義。
█ 空芯光纖的發展演進
接下來,我們還是先看看空芯光纖的技術實現。
光纖的原理,說白了,就是把光“困”在有線線纜里。
傳統實心光纖,由內到外,包括纖芯、包層、涂覆層三個部分(有時候外面還有套塑)。
?
當光進入光纖,光纖纖芯的折射率n1比包層的折射率n2高,會發生全反射現象。然后光就會不停地反射,最終向前傳播。
全反射 空芯光纖,因為空氣的折射率小于包層的折射率,所以,不會發生全反射現象。
因此,空芯光纖想要實現對光的“圍困”,就必須采用新的技術思路。
早在上世紀60年代,也就是高錕發表光纖創世論文的時候,就有人曾經提出過空芯光纖的設想。但是,那時候的材料技術還不成熟,所以無法實現。
1987年,美國應用物理學家伊萊·亞布洛諾維奇(Eli Yablonovitch)和薩杰夫·約翰(Sajeev John)率先提出了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的概念,打破了僵局。
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也叫光子禁帶材料,是由不同折射率的介質周期性排列而成的人工微結構。
簡單地說,光子晶體具有“波長選擇”的功能,可以有選擇地使某個波段的光通過,而阻止其它波長的光通過。
大家看到有一些五彩斑斕的寶石,還有自然界中蝴蝶翅膀、孔雀翎羽、甲蟲外殼等閃爍著的彩色金屬光澤,都源于光子晶體特殊的周期性微結構,能夠對特定波長的光進行選擇性反射。 ?
基于光子晶體的理論,1991年,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菲利普·羅素(P.St.J.Russel),首次提出了光子晶體光纖(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的概念。
1996年,菲利普·羅素的同事、南安普頓大學光電子學研究中心的喬納森·奈特(J.C.Knight)和蒂姆·博克斯(Tim Birks)等人,成功研制出實芯光子晶體光纖樣品,并證實了光在光子晶體光纖中的傳導特性。
?
上圖是當時光纖的截面圖。大家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小孔,且沒有明顯的纖芯。
光子晶體光纖的誕生,成功引起了光學研究領域的關注。很多團隊都開始加入到對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中,也加速了相關研究的進展。
1998年,喬納森·奈特等人,宣布發現了“光纖中的光子帶隙導波效應”,并制備出世界首根光子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Photonicbandgap photonic crystal Fiber,PBG-PCF)。
1999年,菲利普·羅素等人,在《Science》發表論文,提出了空芯單模光子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Hollow Core Single-Mode Photonic band gap photonic crystal Fiber,HC-SM-PBG-PCF)。
不久后,克里根(R.F.Cregan)等人,正式研制出樣品。(注意,這應該是世界上最早的空芯光纖。)
不同結構設計的空芯光子晶體光纖截面圖
如上圖所示,整個光子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PBG-PCF)看上去就像一個蜂窩煤。
因此,當時也被稱為多孔光纖(Holey Fiber,HF)和微結構光纖(Micro-Structured Fiber,MSF)。
光纖的纖芯是中空的,充滿了空氣。光纖的包層,是大量的空氣孔,按周期性排列,全部具有精確設定的孔徑大小、孔間距和周期。
光信號進入光纖,光子就會從空氣纖芯進入包層。包層中周期排列的空氣孔,會組成光子晶體結構,讓特定頻率的光子無法傳過包層,給它“彈”回纖芯。這樣,光子就只能順著空氣纖芯,繼續傳播下去。
光子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出現之后,盡管科學家一直在試圖改進,但仍然無法解決損耗問題。這類光纖的損耗,一直處于dB/Km的級別,且制備存在困難。
這對空芯光纖的應用落地造成了阻礙。于是,科學家們繼續探索,想要找到新的空芯光纖結構。
研究人員提出了Kagome型空芯光纖。后來,基于對Kagome型空芯光纖的研究,又提出了反諧振空芯光纖,成為業界主流研究方向。
反諧振空芯光纖(早期型)
2019年,南安普頓大學光電研究中心的弗朗西斯科·伯樂蒂(Francesco Poletti)團隊發明了著名的嵌套式抗共振無節點光纖(Nested Antiresonant Nodeless Fiber,NANF),將空芯光纖的損耗降到1.3dB/km。
僅僅一年后,2020年,南安普頓大學的產業化子公司Lumenisity,就將NANF光纖的損耗降到0.28dB/km,轟動了整個行業。 ?
我們可以仔細看看NANF光纖的結構:
嵌套式反諧振無節點光纖(NANF)
NANF光纖的中間是充氣纖芯。纖芯周圍,是平行的玻璃管。每個玻璃管內,又嵌套(Nested)了另一根玻璃管。
這種叫單嵌套。如果再嵌一根,就是雙嵌套。
單嵌套和雙嵌套
嵌套的目的,就和“諧振”有關。
諧振也叫共振、干涉。兩個波,步調一致,出現幅度最大化,就是諧振。有一部分頻點的能量是最小化的,是反諧振,或者叫反共振、抗諧振。
嵌套的玻璃管,是為了形成一個“諧振腔”。
反諧振光纖原理(圖片來自張德朝先生)
傳輸譜線呈現多峰。峰值之間被分隔為多個高反射區,也稱為抗諧振窗口。在這些窗口內,從空芯入射將會導致很高的反射,從而極大地降低光纖的泄漏損耗。
玻璃管之間,側面是沒有接觸的,這叫做無節點(nodeless)。如果有節點,會導致出現較大的損耗。 ?
NANF光纖解決了光子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的瓶頸限制,而且理論損耗與傳輸帶寬都優于當前的玻芯光纖,因此備受行業關注。
光子帶隙型空芯光纖 vs嵌套式反諧振無節點光纖
英國電信、康卡斯特(Comcast)、euNetworks等公司,前幾年都采用了Lumenisity的NANF空芯光纖技術。
英國電信將NANF用于移動網絡承載網的建設,還在NANF上進行了量子密鑰分發測試。
康卡斯特與Lumenisity合作,在費城部署了一條40公里的混合空芯光纖和傳統光纖鏈路,進行兼容性等方面的測試驗證。
euNetworks公司在英國倫敦和巴西爾登之間,部署了一段14公里長的Lumenisity空芯光纖,以連接兩個對金融交易至關重要的數據中心。
因為空芯光纖的巨大商業價值,2022年12月9日,微軟直接將Lumenisity公司整個收購了。交易價格不詳,但肯定不低。
目前,國內頭部光纖廠商,比如長飛、亨通,都在積極布局空芯光纖技術。很多高校也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三大運營商更不用說了,死死盯著空芯光纖技術的相關進展。
相信接下來的這幾年,空芯光纖的研究和落地將會進一步提速。
█ 空芯光纖的優點
我們再來說說空芯光纖的優點。
1、更低的時延 這個前面已經詳細介紹過了。
2、更低的損耗 空芯光纖傳輸損耗也是光纖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光纖的損耗越低,意味著光信號在光纖中能夠傳輸的距離更遠,信號在對端更容易被識別和解調出來。
光信號在空氣中傳輸,損耗肯定是小于在石英玻璃中傳輸的。
剛才也已經提到了,目前空芯光纖可實現損耗為0.174dB/km,與現有最新一代玻芯光纖性能持平。
根據研究機構的說法,空芯光纖的理論損耗最小極限可低至0.1dB/km以下,比普通玻芯光纖(0.14dB/km)更小。
3、支持更多的光波段 空芯光纖不挑光,可以輕松支持O,S,E,C,L,U等多種波段的光。
4、減少了非線性效應 空芯光纖的非線性效應比常規玻芯光纖的非線性效應低3到4個數量級,使得入纖光功率可以大幅提高,從而提升傳輸距離。
5、能傳輸高功率激光 傳統玻芯光纖在進行高功率激光傳輸時,會吸收激光能量,導致材料缺陷處形成熱積累或纖芯與包層的溫度分布不均勻,從而產生光纖損傷。
空芯光纖的話,超過99%的光功率在空氣中傳輸,光場與材料重極小,因此在相同的傳輸功率下有更低的材料吸收,也就擁有更高的激光損傷閾值。
簡單來說,就是不容易被高功率激光(千瓦級)燒壞。
除了以上列舉的優點之外,空心光纖還有低色散、低熱敏感性、抗輻照等優勢。這都是行業非常關注空芯光纖技術發展的原因。
█空芯光纖的應用場景
第一類場景,當然是通信。
空芯光纖的低損耗、低時延,非常適合光纖通信用途。尤其是前面提到的時延敏感型通信場景。
第二類場景,是傳感。也就是利用光纖進行環境感知。
空芯光纖具備更強的靈活性和大孔徑特性,可以用于光學傳感領域,測量溫度、壓力、流量和化學成分等參數。
第三類場景,激光應用。
剛才說了,空芯光纖能扛得住高功率激光。所以,可以將它用于傳送激光束,例如工業制造的激光切割、刻蝕,以及人體深處來改善病變組織的成像和治療。
傳送激光,其實也是某種形式的傳送能量。這也有很大的應用想象空間。
█最后的話
總而言之,空芯光纖是一個好東西。它擁有很多的優點,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加大對這項技術的關注和投入,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空芯光纖仍然努力降低自身損耗,提升性能指標。
想要讓這項技術加速落地,我們還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1、光纖內部結構的標準化,到底采用什么樣的架構進行定型,并投入規模生產。
2、如何改進工藝,降低制造難度,做到批量化和高合格率生產。
3、現網部署可能遇到的工程化問題,提前驗證,做好方案。最簡單一點,空芯光纖如果斷了,該如何熔接。
4、如何加快布局產業鏈,在材料、器件等方面,做好配套支持。
隨著時間的推移,希望這些問題都能找到答案。也希望空芯光纖早日進入成熟商用階段,給我們的網絡帶來進一步的能力提升。
審核編輯:劉清
-
光纖通信
+關注
關注
20文章
493瀏覽量
44864 -
光通信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88瀏覽量
34079 -
光信號
+關注
關注
0文章
450瀏覽量
27852 -
光子晶體
+關注
關注
1文章
34瀏覽量
10734
原文標題:什么是 “空芯光纖” ?
文章出處:【微信號:wuxian_shenhai,微信公眾號:無線深海】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光纖HDMI線對比銅芯HDMI線有什么優勢?
基于NANF技術的新型空芯光纖:市售的損耗最低的可部署空氣芯光纜
基于NANF技術的新型空芯光纖是如何降低損耗的
多芯光纖是什么,軟光纖、集束光纖、緊套光纖是光纖嗎
突破傳輸容量瓶頸:多芯光纖與空芯光纖
![突破傳輸容量瓶頸:多<b class='flag-5'>芯</b><b class='flag-5'>光纖</b>與<b class='flag-5'>空</b><b class='flag-5'>芯</b><b class='flag-5'>光纖</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B/5B/wKgaomcglEyAWvQHAAB6IqF_hzY578.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