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氣化、互聯交通基礎設施和高速通信系統正在融合,共同為全球城市打造一個更安全、更高效、更緊密相連的汽車生態系統。
汽車電氣化已經改變了不僅僅是電動汽車。安全系統、駕駛輔助技術以及聯網娛樂、導航和通信工具改變了駕駛體驗。本世紀初,電子產品占汽車總成本的比例還不到 20%;到 2020 年,這一比例已高達 40%;到 2030 年,分析師預計電子產品將占新車價格的一半左右。在電動汽車方面,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數據,2023 年電動汽車約占汽車總銷量的 18%,高于 2022 年的 14%,而五年前的 2018 年僅為 2%。技術推動交通運輸業向前發展的速度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下一個挑戰是如何利用互聯基礎設施支持這一增長。
電動汽車的需求與充電基礎設施之間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對于能夠在家充電的車主而言,汽車電氣化是較為容易實現的。盡管如此,全球各地的基礎設施正在逐步建設中,隨著這些充電站點的建立,也為實施其他智慧城市技術帶來了新的機遇,例如無線道路充電技術、車與車以及車與基礎設施之間的互聯互通,以及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來滿足電力需求。
改善出行的技術
無需人工駕駛
企業正在探索利用自動駕駛汽車以降低運營成本和提升效率。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現,未來將會見證自動運輸材料和共享服務的場景。
1.電池
正如人工智能能夠學習使用者對手機的使用模式和行為,并據此優化充電以最大化電池壽命一樣,電動汽車系統也將確保電池的最高效使用。
2.預測性維護
智能汽車可以預測何時應對車輛進行維護,并在及早發現問題時進行溝通,以便進行維修。
3.車內輔助
車外用于環境感知的技術,如機器視覺和毫米波雷達傳感器,也可用于車內監測駕駛員的心率、呼吸頻率、頭部運動、眼球運動等,以判斷他們是否疲勞或無法安全駕駛車輛。
4.物聯網與汽車
不久的將來,機械師在打開汽車引擎蓋之前,就能通過聯網技術全面了解情況,診斷問題。
5.互聯車隊
車輛之間在道路上的互聯互通為合作開辟了新的維度。例如,利用互聯技術,企業能夠構建更加高效的車隊系統。卡車可以根據預定路線和時間表,在考慮實時交通狀況的情況下協同行駛,這樣不僅能節省燃料,減少風阻,還能縮短貨物配送時間。
6.車與車之間的路況洞察
互聯車輛能夠與周圍車輛即時交流交通和路況數據。當一輛車在行駛過程中碰到交通阻塞或緊急情況時,這一信息將被傳送至后方或鄰近區域的車輛,為它們提供了尋找替代路徑的機會。同樣的機制也適用于其他常見的行車風險,如道路中出現鹿群、冰面等,這不僅提升了行車效率,還增強了行車安全。
全面互聯的汽車生態系統
汽車電氣化標志著交通互聯新紀元的開始。汽車不僅能實現車與車之間的連接,還能與移動設備和智能生態系統(如智能城市、智能基礎設施等)進行連接,這一前景令人興奮。相較于完全依賴機器視覺系統來感知周邊環境,通信范圍內的各種關鍵物體能夠提供反饋,從而減輕計算負荷并增強對車輛 "所見" 的信心。這些關鍵物體涵蓋了能識別行人的智能手機、調控十字路口車流的交通信號燈以及執行交通規則的路標等。
此外,智能基礎設施還有可能簡化自動駕駛汽車從 A 點到 B 點的導航方式。在道路和街道兩旁交錯分布的信標可以在 GPS 信號微弱或完全丟失時(例如,在隧道或高樓間行駛時),為車輛播放位置數據。智能停車計時器可以根據車位被占用的時間直接向車主收費。路燈可以在車輛接近時增加亮度,以提高能見度,并在其余時間降低亮度,以節約能源。
安全問題的考慮
雖然車輛連接可以簡化未來交通的大部分自主功能,但要使所有功能協同工作,避免不了大量的數據。因此就帶來了一個復雜的問題,即如何管理和理解上述數據,以有效利用這些信息。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采取安全措施,確保數據不會落入壞人之手。需要確保黑客無法控制汽車或其他聯網基礎設施。幸運的是,微控制器和微處理器正越來越多地提供更多硬件安全功能,從而更好地促進安全通信、確保固件完整性并防止敏感數據泄露。
汽車電氣化開啟了無限的可能性。如今正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時代,有機會在此領域中促進一個互聯互通的生態系統的形成,并成為汽車行業未來的一部分。
-
電氣化
+關注
關注
1文章
207瀏覽量
16060 -
智能城市
+關注
關注
1文章
172瀏覽量
20806 -
汽車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601瀏覽量
3765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