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領域持續獲得市場關注,熱度不減,近日,又一家國產機器人創業公司成立,吸引了來自硅谷的VC押注。
令人關注的是,這家機器人初創企業創始人有深厚的傳感器技術背景,在霍尼韋爾、大疆等知名企業擔任核心技術負責人。
隨著人形機器人的爆火,多條機器人核心傳感器賽道獲得市場和資本關注,如今,擁有傳感器技術背景的創業者也進入這條賽道。
霍尼韋爾高級科學家、大疆激光雷達核心技術負責人、南方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這位傳感器專家創業造機器人
近日,深圳一家機器人初創企業——若創科技,獲得行業關注,該公司創始人為洪小平,是前大疆光電部負責人,曾主導大疆激光雷達項目的研發。
▲來源:天眼查
本月月初,若創科技官宣完成了種子輪融資,不過沒有披露投資方和金額。與此同時,其注冊資本也從1688萬元增加到1888萬元。
據豹料臺報道,目前其已獲硅谷VC的美元投資。
▲來源:天眼查
若創科技創始人洪小平具有深厚的傳感器技術研發和工程背景,目前任職南方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據南方科技大學官網顯示:
洪小平博士于2009年獲得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2014年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洪小平博士具有豐富的跨學科研究和工程經歷;畢業后在美國霍尼韋爾(硅谷)擔任高級科學家,負責傳感器開發與新技術評估;在2016年回國加入大疆創新,擔任光電部負責人,主導了光電模塊及激光雷達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洪小平博士的研究注重第一性原理,突出系統工程(System Engineering)和硬件算法同步優化(simultaneous optimization on hardware and algorithm)。
據相關報道顯示,洪小平長期從事激光雷達傳感器相關研究工作,博士畢業后,洪小平就到霍尼韋爾公司擔任傳感器高級科學家。
2016年,大疆開始發力激光雷達的研發,為此,大疆創始人汪滔找到他在香港科技大學的校友洪小平,出任最初的項目負責人。就這樣,洪小平從霍尼韋爾“畢業”,來到大疆。
洪小平主導了大疆早期激光雷達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工作,根據公開資料,洪小平是大疆的核心研發人員之一。其和大疆共同申請的專利數共計187項,排在公司第10位。
▲洪小平,來源:南方科技大學官網
2019年,激光雷達產業露出蓬勃發展的曙光,出于更利于項目發展的考慮,大疆將洪小平主導的激光雷達項目獨立,成立了覽沃科技(Livox)——當前已成為全球主要激光雷達公司。
然而,就在大疆將激光雷達項目獨立的同一年,洪小平從大疆科技離職,來到南方科技大學系統設計與智能制造學院擔任助理教授。
在南方科技大學,洪小平的研究領域為:
1、機器人的傳感器設計與應用
3、傳感器算法與系統集成
此外,洪小平發表的多篇論文,也是圍繞激光雷達傳感器相關領域的研究。
▲來源:南方科技大學官網
據豹料臺披露,若創科技的業務方向為低速機器人。
若塵科技官網當前只有一個頁面,這樣介紹:
適合所有人的助手機器人 我們相信,輔助機器人具有改善個人生活的非凡能力,從我們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需要的個人支持,到對不斷老齡化人口的全球支持。我們將以友好和專注的態度,努力將這一愿景變為現實,為每個人改變生活的未來。
什么是低速機器人?激光雷達等傳感器對機器人有多重要?
低速機器人一般指低速移動機器人(Low-Speed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LS-AMRs),這一概念與傳統的、固定位置的工業機器人對應,是自動駕駛技術在特定低速場景下的應用,主要用于執行簡單、重復性高的任務。
低速機器人可自主移動,在家居護理、倉庫管理、醫院清潔、機場行李運輸、零售商店導覽等等場景,具有廣闊應用場景。而目前火爆的人形機器人,也是一類低速機器人。
低速機器人的普及,得益于近年來傳感器技術、計算能力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快速發展,低速移動機器人的自主導航、避障和路徑規劃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環境感知是低速機器人進行移動的先決條件,機器人環境感知通過多種傳感器實現,如攝像頭(圖像傳感器)、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紅外傳感器、3D TOF傳感器等,進行檢測障礙物、識別地形特征以及讀取交通信號。
激光雷達是機器人進行環境感知最關鍵的傳感器之一,拿掃地機器人舉例,掃地機器人是目前激光雷達應用最廣泛的領域,激光雷達配合SLAM算法,可以讓掃地機器人在房間里實現智能清掃,清掃的過程中進行地圖繪制,實現傳輸到手機中,就算用戶不在家,也可通過手機查看清掃情況,以及安排其他地方清掃。
多家頭部激光雷達企業,都已進行機器人領域的布局,并且早期應用于機器人領域的激光雷達是出貨主力,譬如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企業——禾賽科技,其激光雷達業務收入結構早期以自動駕駛移動主導(包括機器人出租車和工業機器人),近一兩年轉向 ADAS領域。
另一家激光雷達企業——速騰聚創,在2024年更是提出,未來10年,速騰聚創成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平臺公司”的愿景。
激光雷達具備三維感知能力,天然的帶深度信息。因此,速騰聚創創始人邱純鑫判斷,激光雷達也將是人形機器人關鍵傳感器。激光雷達在汽車領域的催熟、也能很好遷移到人形機器人領域。算力和傳感器系統隨著智能汽車發展,在保性能或者性能還有提升的前提下,成本大幅下降。具身智能所需的傳感器和端側算力,將與當前智能電動汽車類似。
據此前資料顯示,國內多家激光雷達企業已圍繞激光雷達領域進行多項布局。
激光雷達等傳感器在機器人中的重要應用,或許也是促成具有深厚傳感器技術背景的洪小平進行機器人創業的關鍵原因。
人形機器人帶火多條國產傳感器賽道,國產傳感器新機會!
人形機器人需要用到多種傳感器,包括力矩傳感器,拉壓力傳感器、編碼器、溫度傳感器、六維力傳感器和慣導傳感器等。其中,慣導傳感器(IMU)是實現人形機器人姿態控制的核心,六力傳感器是力控、擺動穩定控制的核心,可精準測量隨機變化的力。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擴張,有望帶動國產傳感器行業進一步擴容。
2023年以來,隨著人形機器人概念的火熱,已有多條國產傳感器賽道迎來資本投資熱潮,譬如六維力傳感器、柔性觸覺傳感器、電感式編碼器等。
據國金證券解析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圖譜,較為詳細地拆解了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中的各個零部件的成本、數量及組成。
攝像頭(圖像傳感器)、雷達(激光、毫米波、超聲波)、六維力矩傳感器、編碼器、觸覺傳感器等等傳感器成本占比達到27.71%,各種傳感器是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中的成本大頭。
▲來源:國金證券
在一個機器人中,傳感器的用量是巨大了,除上文提到的傳感器外,還有位置、速度、加速度、平衡、力覺、觸覺、視覺、聽覺、接近覺、距離、嗅覺等等10多種傳感器應用于人形機器人中。
但這些傳感器一般作為執行器或者“靈巧手”等部件的組成,而容易被忽略。
此外,人形機器人強調具身智能,即能夠感知并理解周邊環境,通過自主學習完成任務的智能體。
在具身智能下更重視感知層、交互層,多份研究資料顯示,傳感器及軟件是具身智能的關鍵,感知層和認知層是機器人向具身智能機器人邁進的門檻,機器視覺和多態語言大模型的快速迭代有望大幅提升機器人的感知能力和認知能力。
傳感器下游應用領域廣泛,產業鏈條較長、產品種類眾多,各類產品國產替代進程各不相同。規模效應更強的領域,更容易率先進行國產替代。
而機器人傳感器,因為精度等要求,譬如六維力傳感器、編碼器、激光雷達、圖像傳感器等基本都屬于中高端傳感器,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同時未來機器人出貨量具有較大的空間,將能帶來高端傳感器國產化契機。
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超萬億,我國高端傳感器仍處于起步階段。傳感器行業龍頭以海外公司為主,如安森美、基恩士、應美盛等,這類公司在其細分傳感器賽道收入規模高、市占率高。我國企業普遍規模較小,成長空間大。
▲來源:廣發證券
結語
低速可移動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對感知的要求越來越高,這觸發了海量的傳感器需求,傳感器成為機器人中關鍵的核心技術和成本來源。
在未來的機器人創業浪潮中,或許有更多具有深厚傳感器專業技術背景的資深人士加入,推動機器人感知的進化。
在這股機器人浪潮,將是國產中高端傳感器的重要機遇。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
豹料臺《豹料首發|原大疆核心技術高管創業,all in 機器人獲硅谷美元基金投資的》
智能車參考《大疆激光雷達負責人,去造機器人了》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72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1瀏覽量
2084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