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在福建省福清市舉辦2024年“中國電力主題日”活動,現場發布電力行業重大技術裝備及工程名錄,共評選出100個重大技術裝備及工程項目。國家電網有限公司15個項目入編電力行業重大技術裝備及工程名錄,是入編項目數量最多的單位。
公司入編項目包括8個核心裝備、7項重大工程,涵蓋特高壓輸變電、柔性直流、大電網控制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示了公司的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其中,“國產化大型電力系統電磁暫態仿真技術及平臺”將大電網仿真時間尺度細化至微秒級;“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打造了世界首個特高壓氣體絕緣輸電示范工程;“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突破了柔性直流組網、容量提升與可靠性提升等三大技術難題,全面提高了京津冀地區綠電消費比重。
國家電網公司牢牢把握鍛造能源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造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主力軍的定位,不斷增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國網力量。
國產化大型電力系統
電磁暫態仿真技術及平臺
國產化大型電力系統電磁暫態仿真技術及平臺歷時十余年攻關研發而成,創新建立了大型電力系統基礎仿真理論,實現了大電網仿真從毫秒級到微秒級的突破,解決了電力系統高度電力電子化“仿不了”、復雜控制保護設備“仿不準”、海量運行工況“仿不快”的世界級科學難題,并引領大型電力系統電磁暫態仿真實現軟件國產化突破。該平臺已在國內百余家單位應用,并推廣至巴西、葡萄牙等國的電網建設中,取得了顯著效益。
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
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長的特高壓氣體絕緣金屬封閉輸電線路,開創性采用“緊湊型特高壓GIL+大直徑長距離水下隧道”穿越長江,是我國在特高壓交流輸電領域取得的又一個重大技術成果。工程促成“皖電東送”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與淮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合環運行,形成了貫穿皖、蘇、浙、滬負荷中心的長達4000千米的華東區域交流環網。
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
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個實現直流電網構建的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也是實現清潔能源大規模并網、推動能源革命、踐行綠色冬奧理念的標志性工程。工程采用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集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友好接入、多種形態能源互補和靈活消納、直流電網構建等于一體,建成世界首個真正具有網絡特性的直流電網工程,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獲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
柔性直流換流器關鍵技術
±320千伏1000兆瓦柔性直流換流閥在廈門雙極柔直工程應用
公司歷時十余年攻關,破解了數千功率模塊交直流變換過程能量重構、換流器隨機投切過程動態多物理場調控、海量復雜狀態高速精準控制保護等世界級科學難題,突破了柔性直流高壓大容量發展的技術瓶頸,研制出世界首個千兆瓦柔性直流換流器,實現了我國柔性直流技術的“從無到有”與“換道超車”,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項目產品應用于廈門、昆柳龍等10余項世界級重大工程,并中標德國BorWin6工程,實現我國高端電力裝備首次進入發達國家。
昌吉—古泉
±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的特高壓工程,線路總長約3293千米。該工程首次采用±1100千伏直流輸電電壓等級,是國家電網在特高壓輸電領域持續創新的重要里程碑,刷新了世界電網外送負荷新高度,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工程自投運以來向華東地區輸送新能源電量逐年提高,連續3年外送電量居全國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首位。
巴西美麗山
±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
線路施工現場
巴西美麗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是美洲電壓等級最高、技術最先進的國家級骨干輸電項目,滿足了巴西超過2200萬人的用電需求,實現中國特高壓“走出去”,被譽為“巴西電力高速公路”,獲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項目推動巴西電力工業邁入特高壓時代,帶動了換流變、換流閥、控制保護等中國國產高端電力裝備進入國際市場,實現了“投資、建設、運營”和“技術、標準、裝備”兩個一體化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協同“走出去”。
“國網芯”系列產品
“國網芯”系列產品聚焦國內工業芯片自主性、可靠性、安全性三大核心需求,攻克自主芯片架構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安全、主控、通信、傳感、射頻識別、人工智能、存儲、模擬”等8大類290余款芯片產品。產品廣泛應用于能源電力、軌道交通、汽車電子、石油石化等領域,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白鶴灘—江蘇
±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直流輸電工程線路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國家戰略的重點工程,輸電能力800萬千瓦,保障了白鶴灘水電站大規模外送。工程與華東已有特高壓工程互相配合,全面提升江蘇清潔能源消納比重,增強電網水火互濟能力。位于江蘇蘇州的姑蘇換流站采用“常規直流+柔性直流”混合級聯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集成了特高壓直流輸電大容量、遠距離、低損耗、高可靠性以及柔性直流輸電控制靈活、適應性強、系統支撐能力強等優勢。
國家工頻高電壓比例基準裝置
國家高電壓基準裝置是21世紀我國在能源電力行業建立的首套計量基準裝置,填補了我國電力行業最高測量能力空白。依靠完全自主創新,公司首創電磁式工頻高電壓比例疊加量值溯源方法,創建了國家工頻高電壓全系列基礎標準裝置,首創現場高電壓計量/測量設備高可靠性校準系統,研制了工頻高電壓比例基準裝置。裝置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獲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22年中國專利金獎。項目技術成果出口至德國、土耳其等國家,帶動國產高端電力設備“走出去”。
新能源云(新型能源數字經濟平臺)
新能源云平臺構建了“橫向協同、縱向貫通”和“全環節、全貫通、全覆蓋、全生態、全場景”的開放服務體系,匯聚風能太陽能、生態紅線、地形地貌、土地性質等資源數據,輔助開展新能源發電出力預測和風光資源開發潛力研究,提供接網全流程、補貼結算、碳中和支撐和新能源發展與消納、場站運行出力等信息服務。目前,平臺接入新能源場站超600萬座、裝機9.4億千瓦,服務各類企業1.6萬余家。
阿里與藏中聯網工程
阿里與藏中聯網工程是繼青藏、川藏、藏中電力聯網工程3條“電力天路”之后,公司建成的又一項突破生命禁區、挑戰生存極限的世界超高海拔、超大難度的輸變電工程,徹底結束了阿里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使西藏仲巴、薩嘎、吉隆、聶拉木、普蘭、改則和措勤等7個縣用上大網電,解決和改善工程沿線16個縣38萬農牧民的安全可靠用電問題,對促進西藏清潔能源開發外送、加快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豐滿水電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
豐滿水電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是世界水電史上首個“百米級壩高、百億級庫容、百萬級裝機”大型水電站重建工程,采用“一址雙壩”布置型式,消除了原有大壩安全隱患,使泄洪能力提升了一倍,調峰能力提高近50%,防洪、發電、灌溉等綜合效益顯著,為大型水電站病壩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用電信息采集關鍵技術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覆蓋電力發輸變配用各環節,服務6.07億電力客戶,是全球規模最大、覆蓋最廣、安全等級最高的數智化系統,在電費核算、現貨交易、線損管理、配網搶修等業務開展中發揮了核心作用。項目構建了國際領先的用電信息采集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促進了通信、表計、終端、軟件等自主可控技術的發展,支撐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量測設備生產、使用和出口國,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電力潮流靈活控制關鍵技術及核心裝備
公司首創新一代電力潮流控制技術,攻克了復雜電網潮流調控方法、潮流精準控制技術、多場景調控裝置研制、系統級工程應用等難題,在全球首次研制出復雜電網潮流調控適配的一系列裝備,包括統一潮流控制器、直串式潮流控制器、靜止同步串聯補償器、移相器,突破了國外裝備技術和應用單一的局限。目前,系列裝備已銷售至美國、加拿大等10余個國家。
±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換流閥
A5000型換流閥在
雅中—江西特高壓工程應用
±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換流閥是我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直流換流閥,主要技術指標優于國外同類產品,相繼通過了中電聯、國家能源局和KEMA鑒定認證,成功應用于錦屏—蘇南、白鶴灘—浙江、巴西美麗山二期工程等17項國內外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內容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
電力
+關注
關注
7文章
2159瀏覽量
50388 -
國家電網
+關注
關注
8文章
516瀏覽量
33781
原文標題:國家電網公司15個項目入編電力行業重大技術裝備及工程名錄
文章出處:【微信號:智芯公司,微信公眾號:智芯公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