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電路,又稱降壓式變換電路,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電力電子領域的直流-直流(DC-DC)轉換器。其基本功能是將較高的直流輸入電壓轉換為較低的直流輸出電壓,以滿足不同電子設備的供電需求。
一、Buck電路的基本結構
Buck電路的基本結構相對簡單,但功能強大。它主要由功率開關(如MOSFET)、電感元件、電容元件、二極管以及控制電路等部分組成。這些組件協同工作,實現電壓的轉換和穩定輸出。
- 功率開關
Buck電路中的功率開關通常使用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作為核心元件。MOSFET具有高開關速度、低導通電阻和良好的開關特性,能夠快速響應控制信號并實現高效的能量轉換。在Buck電路中,MOSFET的導通和關閉狀態由控制電路產生的PWM(脈沖寬度調制)信號控制,從而調節輸出電壓的大小。 - 電感元件
電感是Buck電路中的關鍵儲能元件,它通常采用線圈或電感器的形式。當MOSFET導通時,電感會儲存來自輸入電源的電能(以磁場能的形式);當MOSFET關閉時,電感會釋放儲存的能量,通過二極管向負載供電。電感的這種儲能和釋能過程是實現電壓轉換的關鍵。 - 電容元件
電容在Buck電路中起到平滑輸出電壓和減小電壓波動的作用。它能夠在MOSFET導通時儲存電荷,在MOSFET關閉時釋放電荷,從而保持輸出電壓的穩定性。電容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其容量、電壓等級和ESR(等效串聯電阻)等因素,以確保電路的穩定性和效率。 - 二極管
二極管在Buck電路中主要起保護作用,防止MOSFET在關閉時受到反向電壓的沖擊。當MOSFET關閉時,電感中的電流不能立即消失,此時二極管會導通,為電流提供一個通路,避免MOSFET因承受反向電壓而損壞。 - 控制電路
控制電路是Buck電路中的智能部分,它負責監測和調整輸出電壓。控制電路通常包括電壓采樣電路、比較器、PWM發生器等部分。電壓采樣電路用于檢測輸出電壓的大小,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比較器將檢測到的電壓信號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PWM發生器根據比較結果產生相應的PWM信號,控制MOSFET的開關狀態,從而調節輸出電壓。
二、Buck電路的工作過程
Buck電路的工作過程可以細分為導通階段、關斷階段、自由輪振蕩階段和重復階段四個部分。這四個階段周而復始地進行,實現電壓的連續轉換和穩定輸出。
- 導通階段
當MOSFET處于導通狀態時,輸入電源的電壓被直接加在電感上,形成電流回路。此時,電感開始儲存電能(以磁場能的形式),同時電容也開始充電。由于電感的阻抗特性,電流會逐漸增加,但增長速度逐漸減慢(因為電感中的磁場能逐漸增加,阻礙電流的增加)。在這個階段,輸出電壓由電容維持,但會略有下降(因為電容在放電以補充電感儲能所需的電流)。 - 關斷階段
當MOSFET關閉時,輸入電源與電感之間的電流回路被切斷。此時,電感中的磁場能開始釋放,產生反向電動勢(即電壓),驅動電流通過二極管向負載供電。同時,電容也開始放電,向負載提供電流以維持輸出電壓的穩定。在這個階段,電感中的電流會逐漸減小,但減小速度也逐漸減慢(因為電感中的磁場能逐漸減小,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也減小)。輸出電壓由電感、電容和負載共同維持,但會略有波動(因為電容的充放電過程會引起電壓的微小變化)。 - 自由輪振蕩階段
在關斷階段結束后,電感中的電流并未完全消失。由于電感的自感作用,電流會繼續在電感、二極管和負載之間振蕩一段時間,直到電流減小到零。這個過程稱為自由輪振蕩階段。在這個階段,輸出電壓的波動可能會增大,因為電容的充放電過程與電感的振蕩過程相互疊加。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電路中的阻尼作用(如電容的ESR、二極管的導通壓降等),自由輪振蕩的幅度會逐漸減小并最終消失。 - 重復階段
上述三個階段完成后,控制電路會根據輸出電壓的反饋信號調整PWM信號的占空比(即MOSFET的導通時間占總周期的比例),并重復進行導通、關斷和自由輪振蕩三個階段的操作。通過不斷調整PWM信號的占空比,控制電路可以精確地控制輸出電壓的大小和穩定性。當負載變化時,控制電路會實時調整PWM信號的占空比以適應新的負載條件,確保輸出電壓始終保持在預定范圍內。
三、Buck電路的特點與應用
Buck電路具有結構簡單、效率高、輸出電壓穩定等優點,因此在電力電子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應用場景:
- 電源適配器
Buck電路常用于電源適配器中,將交流電網提供的電壓轉換為適合電子設備使用的直流電壓。通過調整PWM信號的占空比,可以靈活地設置輸出電壓的大小和穩定性,滿足不同設備的供電需求。 - 穩壓器
Buck電路還可以作為穩壓器使用,將不穩定的輸入電壓轉換為穩定的輸出電壓。在電子設備中,穩定的電壓是確保設備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引入負反饋機制,Buck電路能夠實時監測輸出電壓的變化并作出相應的調整,確保輸出電壓始終保持在預定范圍內。 - 充電器
Buck電路在充電器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無論是電動車充電器還是手機充電器等便攜式設備充電器,都需要將電網提供的電壓轉換為適合電池充電的低電壓。Buck電路通過調整PWM信號的占空比和頻率等參數,可以精確地控制輸出電壓和電流的大小和穩定性,確保電池能夠安全、快速地充電。 - LED驅動器
在LED照明應用中,Buck電路也扮演著重要角色。LED燈具需要恒定的電流來驅動發光二極管以產生穩定的光輸出。通過引入Buck電路作為驅動器,可以將不穩定的輸入電壓轉換為穩定的電流輸出,從而確保LED燈具的發光效果和壽命。
綜上所述,Buck電路作為一種高效、穩定的直流-直流轉換器,在電力電子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通過深入理解其基本結構和工作過程以及特點和應用場景等方面的知識,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一技術為電子設備提供穩定可靠的電源供應。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轉換器
+關注
關注
27文章
8745瀏覽量
148056 -
MOSFET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7242瀏覽量
214273 -
buck電路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85瀏覽量
466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buck-boost拓撲電路的工作過程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buck-boost拓撲輸入Ui和輸出Uo正負方向相反。當把電感L等效為兩個電感并聯,且其匝比為1:1,同時把開關S和二極管D移動到下方方便驅動信號設計,其工作原理及其效果與傳統的buck-boost
![<b class='flag-5'>buck</b>-boost拓撲<b class='flag-5'>電路</b>的<b class='flag-5'>工作過程</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12/wKgZomcE8bqASucvAAAvjPEK31I911.png)
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結構與工作過程
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結構與工作過程:1. 結構 將CPU、存儲器和輸入/輸出接口等制作在一塊集成電路中就構成了單片機,但單獨一塊單片機集成電路時
發表于 07-05 15:49
STM32 PWM工作過程
目錄一、STM32 PWM工作過程二、PWM模式1 & PWM模式2三、STM32 PWM工作過程四、PWM輸出庫函數概述1、PWM輸出庫函數2、設置比較值函數3、使能輸出比較預裝載:4、使
發表于 01-06 08:26
Buck變換器的工作原理結構及其過程分析
分組成:采樣網絡,誤差放大器(ErrorAmplifier,E/A),脈寬調制器(PulseWidthModulaTIon,PWM)和驅動電路。 三、Buck變換器工作過程分析 為了便于對
發表于 03-15 16:20
大中型PLC的工作過程
大中型PLC的工作過程
隨著PLC技術的發展,PLC的表現形式和功能都已經有很大的發展,從過的那種比較單一獨立單元時結構發展到了現在
發表于 06-20 11:43
?823次閱讀
IPOA的工作過程是怎樣的?
IPOA的工作過程是怎樣的?
整個系統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是Client端的IPOA初始化過程,即Client加入LIS的過程,由Client端的IPOA高層發出初
發表于 04-07 15:45
?592次閱讀
buck電路輸出電壓是怎么穩定下來的 buck電路工作過程
Buck電路的輸出電壓穩定是通過反饋控制實現的。具體而言,Buck電路中通常使用反饋回路來監測輸出電壓并進行調節,以使輸出電壓穩定在設定值。
恒流三極管的工作過程和電路結構
恒流三極管是一種特殊的半導體器件,它在一定條件下能夠提供穩定的電流輸出,不受負載變化的影響。這種特性使其在多種電子電路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如LED驅動電路、電池充電管理、電化學分析等。本文將深入探討恒流三極管的工作過程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