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背景:
2021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源網荷儲一體化實施路徑:充分發揮負荷側的調節能力。依托“云大物移智鏈”等技術,進一步加強源網荷儲多向互動,通過虛擬電廠等一體化聚合模式,參與電力中長期、輔助服務、現貨等市場交易,為系統提供調節支撐能力。增加本地電源支撐,調動負荷響應能力。
2024年7月 關于印發《上海市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制訂虛擬電廠各類資源并網運行和聚合響應技術標準。完善既有空調負荷等設備設施智能化改造技術要求。按照“由大到小、先易后難”的原則,有序推動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商業樓宇加裝空調負荷監測和調節裝置。
2024年1月 成都市虛擬電廠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5年)構建負荷端資源支撐體系:優先接入商業空調、公共照明等可調節負荷,推動工業企業、商業空調、公共機構等可調負荷資源應接盡接。 建設垂直場景子虛擬電廠。公共建筑領域,接入公共建筑的中央空調、照明等靈活可調節資源,逐步推動公共建筑的能源智慧化升級改造。
系統現狀:
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裝機容量越來越大,如何提升綠色新能源的消納比率,需量電費管理:管理最大需量避免越限(兩部制電價如何降需,避免加倍收費),各設備未單獨安裝計量器具,用能數據不全面,不能細化分析主機、水泵、冷卻塔等各種設備能效,不利于日后選擇合適的提效技改措施,已經安裝的節能設備未能完全發揮作用,操控方式原始,節能效果一般,空調末端人的因素對能耗影響較大,但未能對末端風設備進行有效管控,冷熱源與空調末端各自獨立控制,存在浪費情況。安科瑞葉西平18-70=616-00=15
解決方案:
新型電力系統下中央空調負荷調控:?
中央空調系統有冷熱源系統和空氣調節系統(末端風系統)組成 在相同的客觀環境下,末端設備的啟停數量和風溫、風速的設定決定了中央空調系統整體電耗水平。 負荷調峰-中央空調AI調優:結合人工智能算法,實時預測冷/熱負荷,及時調整主機運行參數,水泵調控參數、冷卻塔風機控制參數,使系統運行效率最優,結合剛性與柔性調控策略,降低電負荷,避免超需量。接入電力監控數據,實時采集變壓器負荷數據 各水泵、風機安裝變頻器,變頻器數據接入平臺 接入室外溫濕度數據 建立冷熱源自控系統,實現設備自動運行。 接入末端風設備,實現整體調控
組網結構:
平臺架構:
使用價值:
主要業務模塊:
硬件支撐:
網絡通訊層-智能網關:
監測、保護、治理產品:
Acrel-7000F/A AI能效監控箱:
BM100系列信號隔離器:采用電磁隔離和光電隔離兩種方式,將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進行隔離輸出。保障信號的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通過可靠的電路設計保證不同類型信號轉換的精度和信號通道之間的獨立性,在工業控制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審核編輯 黃宇
?
-
變頻器
+關注
關注
251文章
6584瀏覽量
145802 -
能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41瀏覽量
43633 -
虛擬電廠
+關注
關注
1文章
92瀏覽量
26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