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智能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正逐步改變著傳統農業的面貌。其中,智能農業溫室大棚環境監控系統作為這一領域的核心技術之一,以其精準的環境控制、高效的資源利用和顯著的增產增效優勢,成為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智能農業溫室大棚環境監控系統,集數據采集、傳輸、處理、分析及智能控制于一體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溫室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土壤水分及養分等環境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和精準調控,為作物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實現農業生產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
組成與工作原理
感知層:主要由各類傳感器組成,如溫濕度傳感器、光照強度傳感器、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土壤水分傳感器等設備。這些傳感器分布于溫室大棚的各個角落,實時采集環境數據,并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傳輸至數據處理中心。
傳輸層:負責將感知層采集的數據安全、穩定地傳輸至數據處理中心。這一過程可能涉及到局域網、廣域網、移動通信網絡等多種通信技術,確保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
數據層:接收來自感知層的數據,進行清洗、整合、存儲,并運用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算法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識別作物生長的關鍵環境因子及其變化規律,為智能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控制執行層:根據數據處理與分析層的結果,自動調整溫室大棚內的環境參數,如開啟或關閉遮陽網、通風窗、加濕器等設備,以維持適宜作物生長的環境條件。同時,系統還支持遠程手動控制和預設場景模式,滿足不同場景下的管理需求。
主要功能
1.數據監測
通過高精度傳感器采集數據,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地監測溫室內的多種環境參數,包括但不限于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以及氧氣濃度等。
2.智能控制
支持手動控制、遠程控制、自動控制三種方式,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控制方式。其中,自動控制是由系統根據預設的環境參數閾值,自動控制溫室內的各種設備,如自動灌溉系統、遮陽網/保溫簾控制系統、通風換氣系統、補光系統等,根據預設條件或數據分析結果自動調整溫室環境,以維持作物生長所需的適宜環境。例如,當土壤濕度低于設定值時,系統會自動啟動灌溉系統;當室內溫度過高時,通風機自動開啟以降低溫度。
3.自動報警
當監測到的環境參數超出預設的閾值時,立即觸發報警機制,通過本地聲光報警、云平臺消息推送、微信公眾號消息推送等多種方式提醒用戶。報警信息包含具體的參數異常值、異常時間以及建議的處理措施等,幫助用戶迅速定位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4.數據管理
自動存儲各類歷史數據,包括監測參數、報警信息、操作記錄等歷史信息,并自動形成曲線圖,直觀反饋溫室大棚的變化情況。支持查詢任意時間段的記錄,可將查詢報表導出、下載,為優化種植方案提供依據。
5.功能拓展
智能溫室大棚的設計和建造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定制。支持與智慧農業的其他子系統如智能灌溉系統、病蟲害預警系統等深度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智慧農業生態系統。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技術優勢
1.精準調控:通過高精度傳感器和智能控制算法,實現對溫室環境的精準監測和調控,為農作物提供適宜的生長條件。
2.提高產量與品質:優化的生長環境有助于提高農作物的生長速度和品質,減少病蟲害發生,從而增加產量和收益。
3.節約資源:自動化管理減少人力成本,同時精準灌溉、施肥等措施降低水、肥等資源的浪費。
4.遠程監控:用戶可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遠程查看溫室環境數據,實時掌握生產情況,提高管理效率。
5.數據驅動決策:豐富的歷史數據為農業生產提供數據支持,有助于農民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生產決策。
審核編輯 黃宇
-
監控系統
+關注
關注
21文章
3940瀏覽量
176829 -
智能農業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9瀏覽量
82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