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工控行業,不可避免接觸液壓氣動原理圖,而液壓氣動專業與工控完全屬于兩個不同的專業,好多從事工控的人員讀不懂液壓氣動原理圖,導致程序編寫時出現各種困境。其實,液壓氣動原理圖與我們常畫的電氣原理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要您能讀懂電路圖,看液壓氣動原理圖也很簡單。現從工控角度介紹下工控人如何去解讀液壓原理圖。
一、液壓系統可分為: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控制元件、輔助元件、工作介質等。
動力元件:將機械能轉化為液體的壓力能。常見元件:液壓泵
執行元件:將液體的壓力能(壓力p、流量q)轉化為機械能(轉矩T,轉速,或直線運動速度,輸出力F)。常見元件:液壓馬達、液壓缸
控制元件:控制液體的壓力、流量和方向,從而實現控制執行元件的輸出力、運動速度和方向,過載保護和程序控制。常用元件:液壓閥
液壓閥按用途分為:方向控制閥、壓力控制閥流量控制閥;
按控制方式分為:開關閥、比例控制閥、伺服控制閥、數字控制閥
按結構形式分類:滑閥、錐閥、球閥、噴嘴擋板閥、射流管閥
按操縱方式來分:手動式、機動式、 電動式、液動式及電液動式
電動閥又可分為:步進電動機控制,電磁鐵控制和伺服電動機控制。
下面簡單介紹下電磁鐵控制的電磁閥。
二:電磁閥常用符號含義和名稱
電磁閥符號和電路圖符號一樣,都有其固定符號和名稱,我們只需記住其幾個符號代碼和名稱就可以。
電磁閥符號有兩種國際通用的標法,分別是數字標法和字母標法,他們的關系是1=P=進氣口,5=R=排氣口,3=S=排氣口,2=a=工作口1,4=b=工作口2。其他還有82,84,12,14口,暫不表述。
下面以字母標發的液壓閥為例做簡單介紹:
P——閥與系統供油路或氣路連接的進油口或進氣口
T/O——閥與系統供油路或氣路連接的出油口或出氣口(有些用R/S表示)
A、B——閥與執行元件連接的油口或氣口的工作口
線圈(電磁鐵)——電磁閥的供電端
位——又稱工作位,用方框表示閥的工作位置,有幾個方框就表示有幾個“位”,同時也說明閥有幾個工作狀態
通——方框外部連接的接口數,接口數有幾個就表示幾“通”
方框內的箭頭——表示油路或氣路處于接通狀態,但箭頭方向不一定表示液流或氣流的實際方向
方框內符號“┻”或“┳”——表示該路不通
如下圖:
此電磁閥為三位四通閥,三位指此閥有3個方框,每個方框內箭頭指向不同,表示其接通時狀態不同。有P、T、A、B外部連接口,稱為四通,分別代表進油口、出油口、A油口、B油口,此四個通在每個位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a、b端電磁鐵是我們的供電端,彈簧是用來復位的。
一般閥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工作位置,其中一個為常態位,即閥芯未受到操縱力時所處的位置。上圖形符號中的中間位置是三位閥的常態位。簡單的說也就是閥未送電或未工作的初始位置。利用彈簧復位的二位閥則以靠近彈簧的方框內的通路狀態為其常態位。繪制系統圖時,油路/氣路一般應連接在換向閥的常態位上。
此閥工作為中間常態位時,P進油口不通,沒有油進入;A、B油口都與T出油口相連,A、B油口連接的執行元件會處在一個受重力作用的自由狀態。
此閥工作在左側工作位時,進油口P向連接執行元件的油口B進油,此腔油量增多;油口A向出油口T出油,連接油口A的腔油量減少。執行元件則向連接油口A端方向運動,如下圖所示:
此閥工作在右側工作位時,進油口P向連接執行元件的油口A進油,此腔油量增多;油口B向出油口T出油,連接油口B的腔油量減少。執行元件則向連接油口B端方向運動,如下圖所示:
此三位四通閥的工作原理,是不是和我們電路圖的原理差不多啊。只要記住幾個通,再看它位的示意圖,工作原理一目了然。再也不用擔心我們寫程序時接液壓電磁閥的點需要一直供電還是短暫供電了。
小編推薦閱讀:
-
電磁閥
+關注
關注
14文章
511瀏覽量
31566 -
液壓系統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63瀏覽量
16051
原文標題:從工控角度解讀簡單的液壓系統
文章出處:【微信號:JST-GK,微信公眾號:劍指工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