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正成為引領傳統工業企業實現下一階段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量,一場關于云端的版圖“暗戰”正在工業領域拉開帷幕,ABB、GE、西門子等全球工業巨頭們紛紛抓緊布局數字化工業。
ABB中國首席技術官劉前進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2014年開始,ABB集團就已經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我覺得它不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更加主動的過程。”ABB中國副總裁、數字化業務發展負責人兼首席信息官李清源告訴記者,ABB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目前主要針對電力、工業、交通和基礎設施領域。
美國道富銀行(state street)分析師Wendy Zhu告訴記者,著眼于未來市場,ABB現在不太關注并購,而更關注如電網升級和工業/工廠自動化等長期機遇。視角的切換無疑將會使得ABB的增長更加具有長期性,Wendy Zhu進一步表示,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相關的電網投資和擴大工廠自動化可以推動業務板塊的增長率高于相關市場GDP增長率。
發力自動化領域絕非ABB這一家工業巨頭的戰略選擇,目前看來已經成為轉型中工業巨頭戰略的首選。
作為工業互聯網的實踐者,數字化同樣是GE充滿信心顛覆未來工業的重頭戲。在2017年10月25日的“Mind+Machine”的年度大會上,GE新任CEO弗蘭納里與微軟CEO納德拉(Nadella)聯合對話中,再次強調這一戰略重點不會動搖。在多個場合,GE中國區總裁段小纓也都在向記者強調,“GE數字化戰略未來的大框架不會變”。
另外一家工業巨頭西門子也在加速在曾經的核心部門電力領域“節流”,目前看來,西門子在數字化戰略上的推廣不遺余力,而這也多少代表了西門子未來戰略的重心。西門子數字化工廠也開發了工業軟件平臺MindSphere。今年下半年,西門子與中國華潤電力簽署協議,建立了西門子在中國的首個數字化電力遠程運營中心項目。
早前,艾默生電氣(Emerson Electric)曾宣布將斥資290億美元收購羅克韋爾自動化(Rockwell Automation)。按照艾默生CEO大衛˙法爾(David Farr)的說法,這種組合的工業邏輯是明確的,艾默生和羅克韋爾自動化的合并后,將成為全球自動化市場2000億美元的領導者。不過隨后羅克韋爾自動化認為收購提議不符合羅克韋爾自動化和其股東的最佳利益。
羅克韋爾自動化顯然明白其自身在未來不斷發展的工業自動化和信息化市場中的價值。羅克韋爾自動化首席執行長布雷克˙莫瑞特(Blake Moret)此前就曾表示,與艾默生合并將會削弱而不是增強在不斷發展的工業自動化和信息市場上的發展能力。
巨頭紛紛發力數字化工業,無疑是在為未來工業的新格局“卡位”。而無人工廠則是這些工業巨頭嘗試數字化工業的最好應用場景。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后發現,目前已經有一大批企業率先投入到智慧工廠的建設中,諸如西門子、博世、歐姆龍、施耐德電氣、羅克韋爾自動化等國際企業,以及國內的美的、富士康、格力、華為等制造企業紛紛踏入智能化的轉型浪潮中。
ABB集團亞洲、中東及非洲區總裁顧純元告訴記者:
ABB將通過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和定制化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全面實現自動化改造,并提供融合了物聯網、工業大數據和行業經驗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將生產效率和創新能力推向新的高度,攜手打造高效互聯的未來智能工廠。
記者在今年的工博會現場注意到,不論是生產機械手臂等本體的機器人企業還是提供系統工業解決方案的服務類企業,甚至是提供周邊材料供給、元器件供應的企業都在強調工業生態的概念,而工業生態閉環的最佳呈現形式就是“無人工廠”。
武漢大學發起的《中國企業—勞動力匹配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的制造業員工工資在過去十年已經翻番,目前中國的人工成本是東南亞的4~5倍,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智能設備的研發和維修成本的降低,“無人工廠”顯然可以為企業帶來長久的經濟效益,而對于ABB、西門子、GE這些工業巨頭來說,中國市場的細微變化都可能會影響到企業未來相當長時間的業績,因此,借助數字化工業轉型來發力無人工廠的建設正在成為趨勢。
-
西門子
+關注
關注
95文章
3062瀏覽量
116443 -
GE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4瀏覽量
49483 -
ABB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27瀏覽量
52967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49瀏覽量
62162
原文標題:西門子等工業巨頭卡位數字化工業 無人工廠成發力點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gongkong,微信公眾號:OFweek工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