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臺灣一位高級官員透露,隨著芯片制造商全球影響力的持續擴大,臺積電正醞釀在歐洲增設更多工廠,并將目光聚焦于人工智能(AI)芯片市場。
中國臺灣科技委員會主任吳誠文透露:“臺積電已在德累斯頓著手建設首座晶圓廠,并正為不同市場領域規劃未來的晶圓廠布局。”
然而,吳誠文并未透露臺積電在歐洲進一步擴展的具體時間表。臺積電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強調,公司當前正全力推進全球擴張項目,暫未制定新的投資計劃。
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臺積電的大部分半導體產品均在中國臺灣生產。為應對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該公司正斥巨資在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地新建工廠。
今年8月,臺積電在德國德累斯頓啟動了一座價值100億歐元(約合109億美元)的芯片制造廠建設項目,這將是其在歐盟的首座工廠。該項目約半數的資金將由國家補貼承擔,預計將于2027年底開始生產。
吳誠文指出,人工智能市場將成為至關重要的細分領域,包括美國英偉達和AMD的芯片在內,而其他采用不同設計的半導體公司也可能為臺積電帶來新的機遇。
“或許他們還能在歐洲市場開展業務,因此臺積電正在尋找合適的歐洲市場來規劃后續的晶圓廠建設,”他說道,并補充說公司需要權衡是在德累斯頓擴建還是在歐盟其他地區新建。
盡管包括恩智浦半導體和英飛凌在內的老牌歐洲芯片制造商主要聚焦于工業和汽車領域的成熟技術,但歐洲已涌現出眾多下一代芯片設計公司,如德國的Black Semiconductor和荷蘭的Axelera AI。
臺積電的海外工廠也為周邊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從供應商處獲取投資的機會。對于德累斯頓工廠而言,捷克共和國有望成為受益者,因為近年來捷克與中國臺灣的關系不斷升溫。
吳誠文表示,中國臺灣正在考慮支持臺積電的供應商在捷克投資建廠,以靠近德累斯頓。他還透露,正在尋求推動中國臺灣和捷克共和國的學術界開展聯合研發項目。
此外,吳誠文認為,無論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何,臺積電都可能面臨進一步在美國擴張的壓力。截至目前,臺積電已承諾在亞利桑那州投資超過650億美元建設三家工廠。
“短期來看,這可能對中國臺灣的芯片公司構成挑戰,因為搬遷成本較高。但長遠來看,這可能對它們有利,因為它們能夠借此提升自身實力。”吳誠文說道。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85瀏覽量
166993 -
晶圓廠
+關注
關注
7文章
627瀏覽量
37972 -
芯片制造
+關注
關注
10文章
628瀏覽量
289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