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噪聲,又稱為非對稱噪聲或線路對地的噪聲,是電子電路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信號傳輸過程中,同時出現在信號線與地線(或參考點)之間的噪聲。這種噪聲在兩根信號線上產生的電壓幅度相等、相位相同,因此又稱為共態噪聲。共模噪聲的產生機制涉及多個方面,包括電源干擾、地線干擾、電磁輻射干擾等外部環境因素,以及設備內部的不平衡電路或接地問題。以下是對共模噪聲產生機制的詳細分析:
一、外部環境因素
- 電源干擾
電源是電子設備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電源本身的不穩定或波動都可能產生共模噪聲。當電源輸出電壓不穩定時,會在電路中產生額外的電壓波動,這些波動可能通過電源線或地線耦合到信號線上,從而形成共模噪聲。此外,電源中的高頻開關動作也可能產生高頻噪聲,這些噪聲同樣可能通過電源線或地線傳播到信號線上。 - 地線干擾
地線作為電流返回到源的低阻抗路徑,在理想情況下應該是無噪聲的。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地線作為導線依然存在著阻抗,電流并不總是一定按照地線返回。特別是對于某些頻率高的電流,因為雜散電容的存在,電流可能通過這一耦合通道流回源,而與地線上的電壓形成了一個共模電流的驅動源。此外,地線還可能受到外部電磁場的干擾,從而產生感應電壓,這些感應電壓也會形成共模噪聲。 - 電磁輻射干擾
電磁輻射是電子設備中常見的干擾源之一。當電子設備在工作時,會產生電磁波輻射,這些電磁波可能通過空間傳播到信號線上,形成共模噪聲。此外,外部環境中的電磁波也可能通過天線效應耦合到信號線上,從而產生共模噪聲。
二、設備內部因素
- 不平衡電路
在電子設備中,如果電路的設計不平衡,就可能導致共模噪聲的產生。不平衡電路可能包括不平衡的信號傳輸線、不平衡的放大器輸入端等。這些不平衡因素會導致信號線與地線之間的電位差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共模噪聲。 - 接地問題
接地是電子設備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然而,如果接地處理不當,就可能產生共模噪聲。例如,接地電阻過大、接地線過長或接地方式不正確等都可能導致共模噪聲的產生。此外,如果設備內部的多個電路共用一個接地線,而各個電路的工作頻率和電流大小不同,也可能在接地線上產生共模噪聲。 - 內部電磁耦合
當設備內部的電路產生較強的電磁場時,處于這個電磁場中的導體都會感應出電壓。這些感應電壓會產生電流,從而對線路造成影響。如果設備內部的電路布局不合理或元件之間的間距過小,就可能產生較強的電磁耦合效應,從而產生共模噪聲。
三、共模噪聲的傳播機制
共模噪聲的傳播機制主要涉及電場耦合和磁場耦合兩個方面。
- 電場耦合
電場耦合是指通過電場作用將噪聲從一個電路耦合到另一個電路的過程。在電子設備中,如果兩個電路之間存在電場耦合效應,那么當一個電路中的電壓發生變化時,就會通過電場作用在另一個電路中產生感應電壓。這個感應電壓就是共模噪聲的一部分。電場耦合效應的大小取決于兩個電路之間的間距、介電常數以及電路的結構等因素。 - 磁場耦合
磁場耦合是指通過磁場作用將噪聲從一個電路耦合到另一個電路的過程。在電子設備中,如果兩個電路之間存在磁場耦合效應,那么當一個電路中的電流發生變化時,就會通過磁場作用在另一個電路中產生感應電流。這個感應電流同樣會產生共模噪聲。磁場耦合效應的大小取決于兩個電路之間的間距、磁導率以及電路的結構等因素。
綜上所述,共模噪聲的產生機制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外部環境因素、設備內部因素以及共模噪聲的傳播機制等。為了降低共模噪聲的影響,可以采取多種抑制方法,包括使用濾波器、采用屏蔽電纜、改善接地系統、使用平衡傳輸線路以及優化電路設計等。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共模噪聲對電子設備的影響,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共模噪聲
+關注
關注
1文章
54瀏覽量
10862 -
電源干擾
+關注
關注
0文章
34瀏覽量
39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共模噪聲和差模噪聲的介紹及在濾波器設計中的應用
傳導發射是電磁兼容設計中的重要問題之一。為了滿足標準中對傳導發射限制的要求,通常使用EMI濾波器來抑制電子產品產生的傳導噪聲。快速選擇或者設計一個滿足需要的濾波器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傳導噪聲分析技術包括
共模電壓是怎么產生的_共模電壓如何測試
共模電壓是由于電路環境中的各種干擾信號產生的。在實際電路中,輸入信號通常會受到電磁干擾、熱噪聲、接觸電阻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信號中出現共
發表于 02-27 16:57
?8139次閱讀
共模噪聲的定義和特性
共模噪聲(Common Mode Noise),又稱為非對稱噪聲或線路對地的噪聲,是指在信號傳輸過程中,同時出現在信號線與地線(或參考點)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