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還沒有多少人知道可穿戴設備對于我們究竟有什么意義。谷歌眼鏡在2012年的谷歌I/O大會首次亮相以來,開啟了可穿戴設備風潮的大門,而2015年Apple Watch的上市將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推向一個小高潮,但這只是可穿戴設備爆發式增長的一個開始。
一、可穿戴設備簡介
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便攜式設備。
二、可穿戴設備的分類
可穿戴設備多以具備部分計算功能、可連接手機及各類終端的便攜式配件形式存在,主流的產品形態包括以手腕為支撐的watch類, 以腳為支撐的shoes類,以頭部為支撐的Glass類,以及智能服裝、書包、拐 杖、配飾等各類非主流產品形態。
三、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史
最早的可穿戴設備起源于上世紀的60 年代,開發理由是為了增加賭場賭博者的勝率。隨后,在漫長的半個世紀里,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異想天開,但又得不到市場認可的“可穿戴設備”。直到現在,我們才看到了可穿戴設備曙光。
那么,通過下面的時間軸,來回顧下可穿戴設備史上的重大事件。
可穿戴設備發展史
四、可穿戴設備的創新設計發展之路
以智能手表為例,看可穿戴設備的創新設計之路。屏幕從最原始的LED屏幕發展到Apple Watch配備的耐磨藍寶石屏幕;外型從棱角分明的小屏幕逐步進化到弧形線條的全屏,進而與時尚接軌;功能從只能借助數碼筆點擊計算到具備通信,定位,人體感應等能力。下面回顧下智能手表的創新設計發展之路。智能手表創新設計之路
五、可穿戴設備技術發展瓶頸和相應解決方案
目前的智能手機功能豐富,但必須要手持操作,因此就約束了在某些場合的使用,而可穿戴設備則為此提供了解決方案。智能眼鏡可以輸出大畫面,智能手表具有合適尺寸的輸入觸摸屏,且可以通過人體自然獲得信息,佩戴更為方便。因此,符合人體工學柔性設計的觸摸屏以及能收集人體信息的傳感器就十分重要。1、傳感器
傳感器成可穿戴設備技術創新的源頭風向標。目前可穿戴設備都不完美,在硬件發展方面亟待突破,而傳感器功能的創新可以幫助可穿戴設備實現功能應用多樣化。
傳感器解決方案
傳感器解決方案
2、電池
制約可穿戴設備普及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因為續航能力不足,所有可穿戴設備都受到電池技術的限制。
電池解決方案:
電池解決方案
3、顯示屏
相較于智能手機而言,顯示屏之于智能穿戴設備的作用則更顯重要,顯示屏尺寸和柔性是產品的重要限制因素,畢竟智能腕表和健康手環的顯示屏都太小了,而人的身體則不是一個木頭樁,每個人都有特定的身形,有的凹凸有致、有的圓潤豐滿,而有的則棱角分明。穿衣戴帽則是一回事,而對于內置芯片疙瘩的智能穿戴設備而言,要想迎合每個人的身體挑戰十足。
顯示屏解決方案
-
智能手表
+關注
關注
36文章
3300瀏覽量
114810 -
可穿戴設備
+關注
關注
55文章
3820瀏覽量
167297 -
智能硬件
+關注
關注
205文章
2351瀏覽量
107934
原文標題:可穿戴設備解決方案大匯總
文章出處:【微信號:Interflow-Platform,微信公眾號:WPR】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