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構并行計算包含兩個子概念:異構和并行。
1異構是指異構并行計算需要同時處理多個不同架構的計算平臺的問題。
2并行是指異構并行計算主要采用并行的編程方式,所有的處理器都是多核向量處理器,要發揮多種處理器混合平臺的性能必須要采用并行的編程方式。
異構并行計算的出現緩解了處理器發展面臨的兩個主要問題:性能問題和功耗問題。
1由于不同的硬件適合處理不同的計算問題。合理地將不同類型的計算分發到異構平臺的不同硬件上能夠獲得更好的計算性能。
2由于采用為特定應用優化的處理器。處理器設計可以依據應用的具體 特點來優化,故功耗方面也會獲得更好的結果。
在性能和功耗都比較重要的情況下,如何衡量處理器的性能就變得復雜起來,對于計算性能至上的應用來說,性能更為重要。而對于功耗有特殊要求的應用來說,性能功耗比(每瓦功耗能夠支撐的處理器計算能力)可能更為合適。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異構并行計算包含兩個子概念:異構和并行
文章出處:【微信號:Imgtec,微信公眾號:Imagination Tech】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異構并行計算工程師需要掌握許多知識和技能,這些技能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處理器體系,處理器如何執行具體的指令;
系統平臺方面,這又可以分成多個細的主題,包括硬件的特點,軟件編程相關的平臺和基礎設施。
發表于 12-22 11:12
?6660次閱讀
fpga的硬件換成我們自己的arm設備。不過經過研究這種設想不可行。個人看法,也許不對哦。!!!!arm是一款多核心,單進程處理器,目前為止arm處理器都不支持多線程。所以多線程概念不能將并行計算優化
發表于 12-30 14:33
先了解什么是異構并行計算同構計算是使用相同類型指令集和體系架構的計算單元組成系統的計算方式。而異構計算
發表于 07-19 08:27
Linux微機應用十分普遍. 高性能并行計算機數量多. 并行計算,我國有自己的理論. 對并行計算的基本原理,算法,程序設計與實現,優化,成熟軟件應用的推廣不夠. 制約并行計算在研究和工
發表于 05-09 15:54
?48次下載
并行計算或稱平行計算是相對于串行計算來說的。所謂并行計算可分為時間上的并行和空間上的并行。 時間
發表于 12-08 09:59
?3.7w次閱讀
隨著并行計算時代的到來,形式概念的并行計算成為形式概念分析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以屬性拓撲為基本表示形式,通過屬性拓撲的圖特性進行
發表于 12-22 15:07
?0次下載
針對電工裝備性能分析與優化所需的易用高性能計算問題,使用云計算技術搭建了彈性集群,實現了典型電磁問題在彈性集群中的并行計算。使用虛擬化技術將計算
發表于 03-20 13:56
?1次下載
隨著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的火熱,異構并行計算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重視。從開始談深度學習必談GPU,到談深度學習必談計算力。計算力不但和具體的硬件有關,且和能夠發揮硬件能力的人所擁有的水平(
發表于 04-09 16:41
?2454次閱讀
小問題,然后在不同的計算資源上并行處理這些小問題。并行計算的軟件和硬件層面是緊密聯系的。事實上,并行計算通常涉及兩個不同的
發表于 07-04 17:41
?0次下載
高效異構并行計算能力和海量數據高速訪問能力的平臺是實現人工智能技術落地與產業結合實現的關鍵,云知聲計算平臺的運行,立足廈門,服務全國,將承擔各種大規模科學計算和工程
發表于 08-08 14:47
?2392次閱讀
“未來幾十年將進入并行計算黃金時代,并行計算軟件和算法的開發將從技術驅動轉向應用驅動,需要計算與應用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合作開發。”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日前表示。
發表于 04-03 17:18
?2325次閱讀
并行計算可以劃分成時間并行和空間并行。時間并行即流水線技術,空間并行使用多個處理器執行并發計算,
發表于 05-03 12:01
?4723次閱讀
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計算機應用對算力需求的迅猛增長以及應用場景的多樣化,異構混合并行計算成為了研究的重點。文中介紹了當前主要的異構計算機體系結構,包括CPU/協處理器、CPU/眾核處
發表于 05-13 10:30
?13次下載
導讀超異構和異構的本質區別在哪里?這篇文章通過對異構計算的歷史、發展、挑戰、以及優化和演進等方面的分析,來進一步闡述從異構走向
發表于 04-26 15:18
?1340次閱讀
在大數據時代,機器學習算法需要處理的數據量日益增長。為了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許多算法都開始支持并行計算。XGBoost作為一種高效的梯度提升樹算法,其并行計算能力是其受歡迎的原因
發表于 01-19 11:17
?372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