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369萬輛,同比增長35%。與此同時,車載顯示屏產業也在同步發展。可以明顯看到的是未來車載顯示屏市場將持續增長,相應的車載顯示芯片也在保持增長。集創北方車載產品市場總監鄧紫強在產業論壇上表示,座艙顯示芯片需求長期且穩定。
鄧紫強認為,座艙有著三大發展趨勢,一是隨著座艙芯片算力的增強,加上人機互動的增加,對屏的需要越來越多。二是從小屏化單一化,到多屏化、大屏化、多樣化。三是對屏的要求從單一顯示到多內容顯示。
根據車載顯示屏在車內的位置不同,可以將車載顯示屏分為中控顯示屏、儀表顯示屏、HUD、電子后視鏡顯示屏、前后排娛樂大屏等,其中中控顯示屏、儀表顯示屏占據了車載顯示屏的主要市場。
那么,車載顯示有著怎么樣的發展趨勢呢?
一是集成化。在汽車智能化的發展過程中,座艙智能化也不可逆轉。業內一致認為智能座艙顯示會從分布式走向集成式,當下正處于轉換的中間階段。因此可以看到,各大面板廠商都推出了各自的集成化車載顯示解決方案。
二是大屏化趨勢。當前以10-14寸中控+6-8寸儀表為主流。大屏化的同時顯示屏的分辨率也在逐漸提升,IC需求顆數也、越來越多。
鄧紫強表示,車載顯示芯片的發展必然會匹配面板的發展,因此對車載顯示芯片的迭代也帶來了新的要求,例如在色彩的要求上,需要支持OLED、HDR、Local dimming等;以及觸控技術從傳統外掛到in-cell內嵌式觸控(芯片需要TDDI)轉變。
Local dimming(背光區域調節)技術是當下車載顯示領域關注的技術之一。普通LCD依靠背光作為發光源,背光分為側入式背光和直下式背光。與傳統的側入式背光相比,直下式背光可將嵌入成千上萬顆燈珠的背光板被劃分成高對比度、高動態范圍的顯示效果。
Local dimming為超大屏、差異化座艙提供成熟的差異化選擇方案。目前,榮威RX5等車型的顯示屏就已經搭載了Local dimming技術。在面板廠商中,天馬已經擁有ACRUS、QD Mini-LED等全系列局部調光解決方案,并通過技術迭代不斷提升顯示畫質、優化對比度、降低功耗以及拓寬色域。
在芯片廠商中,紫光展銳、高云半導體也已經有多款產品搭載了Local Dimming技術。紫光展銳的首款8K芯片M6780也集成了紫光展銳自研的Local Dimming分區控光技術,能夠實現10000:1以上的對比度。高云半導體也將local Dimming 多分區動態背光技術應用到車載顯示屏上,并且在儀表盤屏顯實現量產。作為國產FPGA解決方案商,高云半導體用FPGA實現了local Dimming 功能,帶來不同的優勢,主要表現在提供高度的靈活性,可以適配不同的接口、分辨率、幀率、分區數量,還能根據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算法類型。
針對觸控技術的轉變,采用內嵌式觸控是因為汽車中控屏尺寸的增大,采用外掛觸控傳感器的方式會讓成本上漲,相比以往,如今汽車廠商對車機的成本控制更加嚴格,In-cell內嵌式觸控成本較低,且可靠性更高。這也帶動的集成度更高的TDDI(觸摸與驅動集成芯片)需求的上漲,市場調研機構Omdia預計2026年車載TDDI出貨量為8700萬顆,會占汽車觸控模組出貨量的50%以上。
從市場格局來看,Omdia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車載TDDI市場份額中,排名前四的供應商分別是奇景光電、聯詠科技、新思、敦泰電子,分別占據了41.2%、23.2%、20%、15.6%的市場份額。鄧紫強認為,車載TDDI發展迅速,預計在2027年車載TDDI成為量產出貨主力規格。隨著車載顯示需求的升級,TDDI也將隨之迭代。
-
車載顯示屏
+關注
關注
0文章
40瀏覽量
9965 -
HDR
+關注
關注
4文章
281瀏覽量
32120 -
TDDI
+關注
關注
0文章
25瀏覽量
140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