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作伙伴昆士蘭科技大學(QUT)機器人中心Dr.Tobias Fischer獲得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發現早期職業研究員獎(AEC DECRA)及QUT共計762,000美元資助,表彰其在仿生機器人自適應和高效率定位的工作成果。
該研究采用了SynSense時識科技全球首款由事件驅動的超低功耗“感算一體”動態視覺智能So Speck,為機器人的自主導航和決策制定提供超低功耗、超低延遲的類腦智能硬件支持。
你在哪?
這是非常簡單的問題。花園里鳴叫的鳥兒、飛過城市上空的飛機、口袋里的智能手機包括我們自己,都知道答案。買食物、上班、見朋友,我們都需要導航,而導航的基礎是需要知道我們在哪里,機器人和AR/VR設備也一樣。
此外,位置信息的應用范圍不僅限于導航,它可以幫助我們和人工智能做出更好的決策。例如,AR/VR設備可以顯示位置感知內容,星際探測器可以重復采樣同一位置,我們可以更好地跟蹤和應對自然災害。
定位系統是機器人導航和決策制定的基石。在機器人體系中,定位系統的重要性早已眾所周知。視覺定位(Visual Place Recognition,簡稱VPR)使得機器人無需依賴衛星就能實現導航和決策,在室內及建筑密集的地方也依舊能夠工作。其重要性不僅限于導航,它還廣泛應用于決策支持和環境響應。
目前VPR系統,在軟件方面存在無法適應變化的環境、算法無法利用平行運行的非定位任務(如物體檢測和語義分割)的補充信息等問題。同時,傳統計算范式存在能耗、數據隱私及長期可持續性等方面的問題。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缺點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但對其在邊緣設備中的廣泛應用至關重要。
助力前沿科技,加速應用革新
類腦智能卓越的低延時、高能效和適應性,為低功耗邊緣設備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案。SynSense時識科技“感算一體”類腦智能視覺SoCSpeck開發套件為仿生機器人決策提供了“眼睛和大腦”,這種模仿人腦感知與計算方式的工作機制,在邊緣端應用場景尤其是仿生行為中具有天然優勢,能夠以超低能耗實現高效的數據處理,同時保護數據隱私。
本項目旨在創建能夠適應多樣化和不斷變化環境的自適應定位系統,通過全新突破性的位置識別技術,突破目前仿生機器人VPR系統的局限性,特別是在連續適應性和能源效率方面,促進該技術在邊緣設備中的廣泛應用。研究成果將加速機器人、無人機和AR/VR解決方案在制造業、國防、醫療、家庭和太空等領域的商用落地,為社會帶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SynSense時識科技擁有類腦智能感知與計算領域最為領先且全面的技術,致力于推動應用驅動的類腦前沿技術研發及產業應用。我們期待與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持續推動仿生技術的應用發展。
關于SynSense時識科技
SynSense時識科技(原名aiCTX)創立于2017年,是全球領先的類腦智能與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
SynSense時識科技專注類腦智能的研究與開發,以蘇黎世大學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20+年全球領先的研發經驗和技術積累為基石,聚焦邊緣計算應用場景,提供橫跨感知與計算的類腦智能應用與解決方案。是全球首個同時擁有類腦智能領域感知與計算技術,并掌握該領域大量核心底層專利的類腦智能公司。
SynSense時識科技率先實現了類腦芯片商業化應用零的突破,為人工智能向認知智能發展,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發展邁出了關鍵一步。SynSense將和伙伴一起,共同構建“端到芯”“物與物”“物與人”萬物智聯的認知生態,引領全球類腦智能應用與發展,為人類未來美好生活創造福祉。
-
衛星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722瀏覽量
67335 -
仿生機器人
+關注
關注
1文章
70瀏覽量
15307 -
時識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25瀏覽量
4555
原文標題:類腦智能助力昆士蘭科技大學,仿生機器人自適應高效率定位研究
文章出處:【微信號:SynSense時識科技,微信公眾號:SynSense時識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