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住區配電房常見隱患
溫濕度失衡:配電室的溫濕度應保持在適宜范圍內,如果失衡,可能會導致設備失靈,引發安全事故。
煙霧監控不及時:如果配電室內出現煙霧,但監控不及時,可能會導致火災事故的發生。
不法分子闖入:如果配電室的安全防護不到位,可能會讓不法分子有機會闖入,導致設備失竊或者故意破壞,引發安全事故。
漏水隱患:在汛期,長時間的降雨可能導致配電室出現漏水、滲水等隱患,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設備被水淹沒,引發更大的安全事故。
空調控制隱患:空調無法根據配電室環境及時調整溫濕度,導致設備失靈
供電隱患:當配電室發生意外之后,無法持續性供電問題
雨、雪及小動物進入室內破壞絕緣層或絕緣不良,導致觸電事故或火災。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需要建立一套符合現代管理需求的智能監控系統,借鑒無人值班變電站的標準規范,打造簡單、可靠且智能化的居住區配電系統集成監控裝置。通過實時收集和監控小區配電房的數據,實現、視頻、消防、安防、門禁、環境等信息監控功能于一體,對采集的信息量、采集的頻率進行篩選、分析,對出現的各類問題自動報警,提高無人值守小區變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居住區配電房一體化智能信息監控平臺項目目標
1、促進電力企業降本增效:
系統使巡檢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轉變,降低了人工成本,大大減少了值班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風險預警能力,實現了節能減排、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提高管理效率:
對小區變環境數據、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對現場用電設備進行統一管理,免除了工作人員到現場巡視的繁瑣工作,工作人員在監控室就可以全面掌握站房的各種信息。
3、降低運營成本:
實現站房智能監控,提高了管理效率,減少了人工巡檢工作量,為配電網企業降低了人力成本。在此過程中,可以提前預測潛在的風險,提前介入,降低了事故處理成本。
4、避免重復投資:
系統具有開放性、可擴展性、兼容性和靈活性等特點,可適應產品升級,避免重復投資。
三、居住區配電房一體化智能信息監控平臺
居住區配電房一體化智能信息監控平臺包括智能監控系統屏、通訊管理機、環境數據采集單元、視頻監控子系統(云臺球機、槍機)、環境監測子系統(SF6、溫度、濕度、水浸、煙感)、控制子系統(新風機、照明、空調、除濕機、風機、水泵)、門禁監控子系統(讀卡器、開門按鈕、磁力鎖)、安防監控子系統(紅外雙鑒探測器、紅外對射)。
系統由三部分組成:小區變監控設備層、通采集層、網絡層、綜合管理層。
1)小區變監控設備層是數據的源頭,負責采集現場設備的各類信息并上送至監控平臺,同時接收并執行平臺的各項控制指令。小區變監控設備包括一體化智能監控終端、門禁控制器、視頻服務器,通過這三臺設備接入小區變內主輔設備、視頻、消防、安防、門禁、環境等所有監控信號。
2)綜合管理層主要實現數據采集、通訊控制、智能分析、數據存儲、人機交互等功能,監控平臺分為后臺采集通訊與數據分析部分和前臺業務應用部分。后臺采集通訊部分主要實現視頻、門禁、安防等設備的數據采集、指令下發與數據分析,為系統提供數據與通訊支撐。監控平臺采用地市集中的部署方式,可實現全地市小區變運行設備的信息數據采集與監控。
四、居住區配電房一體化智能信息監控平臺站端設計
4.1 站端監控設備組成
為了全面監控小區變內各類信息,需要在小區變內安裝HT500變配電輔助監控裝置、溫濕度傳感器、紅外三鑒、遠程燈控、煙霧感應器、聲光報警器、SF6探測器、變壓器測溫、空調遠控、門禁、視頻等監控設備,實現小區變主輔設備、安防、門禁、環境一體化信息監控。
4.2 站端監控信號分層分類上傳
1)監控信號分類。
采集設備 智能監控終端 通訊狀態,運行狀態
視頻監控 視頻攝像機 視頻監視,攝像頭控制
視頻服務器 圖像數據傳輸,歷史圖像
門禁設備 門禁控制器 開門記錄,門禁卡權限,
控制器狀態,布撤防信號
安防設備 溫濕度傳感器 環境溫度值,環境濕度值
紅外三鑒 紅外報警信號
煙感報警器 煙感報警信號
燈光控制器 LED燈信號,遠程遙控
空調控制器 空調開關控制,模式控制,溫度調節
2)監控信號分層處理與上傳。
小區變的各類監控信號數據量較大,為了減少上傳數據量,提高數據處理的有效性,系統數據采用分層處理分層上傳的設計思路,研發了小區變一體化智能監控終端,實現除門禁、視頻以外所有信號的采集、預處理、分層上傳、數據暫存、指令執行等功能。信號分層處理與上傳機制主要有:遙測信號超過變化率或越限進行上傳、遙信信號變位上傳、門禁有開關動作上傳、視頻圖像存儲在本地相應用戶調閱。
五、常規配置清單
六、本系統的特點
本系統可以對小區變進行全方位的信息實時采集與監控,具有如下特點。
1)一體化。針對小區變較變電站規模小但設備種類繁多的特點,建設統一的一體化監控系統,避免了分立建設多套小監控系統,減少建設成本與運維費用,提高管理效率,為小區變運行管理方式的轉變提供技術支持。
2)實時化。利用電力光纖網絡實時監控小區變運行狀況,及時發現故障隱患,及時修復,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提高供電可靠性。
3)智能化。小區變各類信息自動分層分類專家分析,分等級多手段自動告警,支持設備自動聯動控制,支持設備從定期巡檢向自動巡檢、狀態檢修過渡,減少人工工作量,提高供電可靠性。
4)規范化。提出了小區變監控管理標準,規范小區變內各類監控設備配置標準、設備通訊規約以及運行監控管理方法。
七、配電房輔助監控系統要能實現四個目標
1、測環境內各系統及設備運行提供高度穩定可靠的監控信息資源;
2、節省監測環境運行管理費用,達到短期投資長期受益的目的;
3、確保提高監測環境管理工作效率并提供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4、系統軟/硬件均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適應發展需要,做到具有可擴展性、可變性,適應環境的變化和工作性質的多樣化。
審核編輯 黃宇
-
監控平臺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瀏覽量
8554 -
配電房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6瀏覽量
127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