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的電子商務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年增長量。2017年11月11日是光棍節,即中國單身男女慶祝的節日。同時,這一天也是雙十一購物節——中國消費主導型經濟數字化發展的明顯例證。相比于2016年雙十一,2017年阿里巴巴的銷售量增長39%,表明中國消費者對于個人開支十分自信,同時這也預兆著消費量將持續上漲。
中國:蓬勃發展的市場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2017年GDP增長量為6.8%,表明中國經濟保持著穩健增長。與此同時,尼爾森的數據指出,2017年第三、四季度的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達到峰值114,比2017年第二季度高2點、2016年第四季度高6點。
消費者信心指數高于100表明消費者十分自信,低于100則表明并不自信。當下,消費者信心指數達到歷史最高,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的個人可支配收入增長率為7.5%,兩者表示消費者現在十分自信,消費者需求或消費預計維穩。中國消費者的開支達到空前高度的同時,消費也保持著高度增長:和5年前相比,消費增加了43%,遠高于美國的24%和全球平均水平33%。
涵蓋34類快消品種類的尼爾森電子商務追蹤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 12個月的移動平均在線銷售額年增長量達到27%,而線下銷售額年增長量僅為6%。去年,擁有電子商務服務的企業比率也大幅上漲。尼爾森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指出,截至2016年12月,開展在線銷售服務的企業比例超過45%。
毋庸置疑,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正處于整體上升的趨勢中。同時,尼爾森還列出了驅動該市場發展的五大趨勢,這些趨勢對企業舉債經營、保證2018年旗開得勝至關重要。
驅動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五大趨勢:
1電子商務購物節
為了刺激消費者的需求,網絡零售商正創造著越來越多的購物節和購物主題。尼爾森調查顯示,雙十一節前,79%的消費者計劃參加該購物節。雙十一當天,阿里巴巴銷售額高達1680億元,同比增幅為39%,而另一大主要競爭者京東的銷售額則達到1270億元,同比增幅超過50%。
雙十一購物節當天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和妮可·基德曼
雙十一等購物節不僅為本土品牌帶來了機會,對外國品牌來說也非常關鍵,因為它們能調動起中國消費者對于外國品牌的集體熱情。購物節當天,消費者們通常會嘗試新鮮的事物和產品,換言之,購物節為外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2消費升級
有兩大觸發點正掀起“消費升級”的風潮。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表示,在很多消費品上,消費者對他們的消費能力非常自信,尤其是食物、化妝品和衣服。相比于其他的消費需求,消費者更加強調質量和時尚程度。因此,中上層消費者正提高他們對于國內消費不到的商品的需求。因此,為消費者提供了許多國際高端和小眾品牌的在線平臺正越來越流行,而跨國購物網站則引領著一場消費升級運動。
尼爾森的網絡購物者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進行跨國電子商務購物的消費者比例高達67%,而2015年這一比例僅為34%。
對于重視質量、健康、安全和包裝設計的中國消費者來說,進口商品正逐步得到認可。通過考拉海購、天貓國際、京東國際等在線平臺,中國消費者能夠買到來自全世界的產品。正在崛起的中國網絡零售商網易嚴選非常注重質量和前沿產品。2016年,在網易嚴選的推動下,網易的電子商務量提高了118%。
3新零售:線上和線下零售業正開始合并,而非競爭
2016年,馬云創造了“新零售”一詞。此后,它就成為了制造業和零售商口中的熱門話題。這一概念強調,線上和線下零售元素可以合并,比如產品、服務、物流、大數據、銷售和管理。
雇員們正在一家百世快遞運輸中心歸整包裹
當前,中國的線上用戶正引領合并風潮。近期,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向中國最大的線下零售運營商高鑫零售投資了29億美元。
線上到線下電子商務模式正改變著零售業,為零售市場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比如,盒馬鮮生就完美地詮釋了電子商業巨頭阿里巴巴是如何隨著該模式發展的。盒馬鮮生和其他實體超市一樣,出售生鮮食品、進口產品和廚房用品。在購物之前,消費者們可以下載一個應用程序,并用該應用程序購買商品、在線保存消費記錄和消費者信息。對于住得近的顧客來說,他們可以選擇30分鐘內的送貨上門服務。京東也發起了類似的線下超市7FRESH,該超市很有可能成為線上到線下電子商務領域的關鍵角色。
阿里巴巴和京東正聚焦于其他中國雜貨店的百萬消費者,因為他們相信,通過這些消費者,他們必將進一步打進支付平臺和電子商務市場。
4數字支付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是中國最流行的兩大在線支付平臺,而他們已經完全融入了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
對于中國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來說,阿里巴巴的螞蟻金服、京東白條等線上金融公司正越來越流行,畢竟其服務費用低、用戶體驗方便。隨著可支配收入的上升、消費者信心的提高,隨手可得的消費貸款讓消費者們有能力進行更多的線上購物。
信用卡刺激了消費,也為美國等市場的消費者們打開了大額支付的大門。同樣地,網絡零售商提供的融資服務也在中國掀起了一場潮流,讓人們減少了傳統信用卡的使用。此外,消費貸款的提供方正通過和線下渠道合作來擴大業務,為新零售融合時期的消費者們提供了一系列的貸款服務。
5從線上平臺到媒體平臺
在社交網絡上,人們可以相互交流,而這一特點恰恰讓其成為人們分享、點評各類產品的最佳場合。隨著手機用戶的上升,社交媒體的重要性也隨之陡增。
移動商務的高度集中加速了網絡零售宣傳生態系統從公開轉向閉合。因此,社交媒體成為了產品銷售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和潛在消費者溝通、交流的過程中。
網絡零售商已經成為了重要的媒體平臺,而非單純的購物平臺。近期,尼爾森推出的廣告分析工具精投魔方透露,在中國所有的銷售渠道中,數字銷售的投資回報率是最高的,達到19%。在線廣告投資和線下廣告運營將繼續創造更高的消費者互動。
史無前例
對于多數零售商和制造者來說,電子商務當前的規模和增長幅度是最重要的三項戰略優先事項之一。創新是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移動靶,而數位原住民則帶動著增長。互聯網巨頭正處在新興科技的前沿,新生企業則開拓著新的商務體驗,如跨國商務和私有標簽產品。我們向前發展的同時,零售商和各大品牌也需要繼續緊跟消費者體驗,將其作為走向市場戰略的核心。
中國現在發生的快速變化是史無前例的。接下來,人們將繼續見證移動商務、數字支付、線上和線下合并等中國潮流如何影響世界。準備好吧,中國的行動才剛剛開始。
-
電子商務
+關注
關注
3文章
287瀏覽量
25628 -
數字支付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2937
原文標題:中國電子商務的五大趨勢
文章出處:【微信號:drc_iite,微信公眾號:全球技術地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