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上一期剛做完機器狗的測評,這一期我們帶著SLAMTEC Aurora和割草機器人來啦。
在傳統割草機市場,最常見的是埋線式割草機器人,也有一些割草機器人廠商采用了更先進的自動行駛方案,比如UWB(超寬帶)技術、RTK(實時動態)技術等。然而,這兩類方案都存在明顯短板,前者割草效率低、鋪設磁感線和維護成本高;后者則需要布設基站,不僅耗時耗力,還對設備的穩定性有較高要求。
現實中,割草機器人的作業環境復雜多樣。例如,一些用戶的草坪面積小,其中又有樹木、小山、狗屋等障礙物。在這種場景下,RTK方案就不太適用了,因為樹蔭遮擋或在角落位置會削弱甚至中斷衛星信號,從而影響割草機的正常運行。此外,這類用戶對于價格十分敏感。只有采用以視覺為主的方案,才能既保證價格合理,又能解決高復雜度的割草需求。
目前割草機主流使用的3D激光雷達,其探測距離僅有40多米,無法滿足在大面積空曠場景下的使用需求,而更高探測距離的3D激光雷達在成本上又面臨了巨大壓力。傳統視覺方案在這種空曠且地勢復雜的環境中,難以準確識別甚至跑飛,更不用說規劃割草路徑了。
而如今,SLAMTEC Aurora的出現則讓割草機器人的導航方式迎來了全新的變革——借助激光視覺融合的一體化定位建圖感知方案,無需外部依賴,即可實現穩定可靠的草場環境定位和建圖。
Aurora可以搭載割草機很好的工作在開闊又有高低起伏的草地環境。
我們將其與傳統視覺方案進行對比測試。可以看到,傳統 VSLAM在建圖和定位上出現軌跡偏離、重建圖錯位以及飄逸拉扯的問題,而Aurora可以穩定進行定位和建圖,并且清掃軌跡精準穩定。
讓我們再來看看Aurora面對復雜環境的適應能力吧!
應對高低起伏地面
我們把搭載了Aurora的割草機器人放在一塊地面高低起伏(坡度>20度)并且還有諸多障礙物遮擋的環境中,Aurora依然能夠穩定、高效地跑完整個室外環境完成建圖。
障礙物遮擋,重新定位能力
綁架問題和意外遮擋一直是定位建圖的核心關注點。在測試環節中,我們還將Aurora的機器雙目進行遮擋,隨后將其移動至新的地點。當移開遮擋物后,Aurora迅速完成了重定位,借助思嵐自研的深度學習引擎,這個過程幾乎在瞬間完成。
在此之后,我們又對機器進行了一次搬動,Aurora依舊再次快速地實現了重定位,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穩定性。
園區割草,上電即可工作
對比UWB和RTK技術,Aurora在高樓林立的園區內無需進行基站和信標的部署,無懼高樓遮擋,上電即可在園區內進行割草任務。
除此之外,我們還進行了兩項關鍵測試。
1. 地圖復用和開機重定位。
Aurora支持將建立的視覺激光地圖進行本地存儲,以方便后續使用。這樣就不需要每次都進行環境地圖構建,方便日常使用。
在地圖復用測試中,Aurora 搭載的割草機能夠順利加載以往的地圖,并準確完成定位。這一功能極大地提高了割草機的工作效率和靈活性,減少了重新規劃路徑的時間和資源消耗。
2. 長時間工作穩定性
另一個實際使用的挑戰是在長時間工作時,建圖定位系統的穩定性,這考驗SLAM系統對于環境變化本身的耐受度以及如何進行動態學習和地圖擴充的能力。
我們把Aurora放在一塊空曠>40m的環境中,割草機來回折返,Aurora 可以始終保持穩定的定位,未出現定位丟失。這意味著在長時間、高強度的割草作業中,用戶無需擔心割草機偏離預定路線或出現其他異常情況。
此外,Aurora 還有一個獨特的亮點,它能夠同步輸出 3D 點云和 2D 地圖(OccupancyMap)。這對于機器人自主導航應用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畢竟大部分的路徑規劃和導航算法還是基于平面地圖的。使用同步輸出的激光地圖,可以快速復用原有的路徑規劃算法,極大的加速產品研發周期。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Aurora 在成本方面也具備顯著優勢,千元級價格能夠有效降低割草機器人的整體成本。
這使得更多用戶能夠享受到先進技術帶來的便利,無論是大規模的園林維護公司還是普通家庭用戶,搭載Aurora的割草機器人都將是他們的理想選擇。它真正實現了在復雜環境下高效、穩定、低成本的割草作業,為割草機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0瀏覽量
208395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4025瀏覽量
190401 -
思嵐科技
+關注
關注
2文章
79瀏覽量
5245
原文標題:你所期待的SLAMTEC Aurora|讓智能割草機器人不再迷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slamtec-sh,微信公眾號:思嵐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