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2024年11月30日下午,由 deepin(深度)社區聯合華中科技大學開放原子開源俱樂部、 RustSBI 開源社區和清華大學開源操作系統訓練營共同舉辦的WHLUG(武漢Linux用戶組)線下沙龍在華中科技大學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聚集了50余位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南昌大學的高校學生和武漢本地的開源愛好者線下參與。有年輕的 CTO 為大家講解如何使用Rust進行嵌入式開發,有即將畢業的學長學姐向大一大二新生介紹表達與溝通的技巧,有開源社區布道者為大家分享自己的開源經歷和經驗,有高中生分享自己過去四年自學計算機的經歷和感悟?,F場氣氛十分熱烈,讓我們一同回顧本次活動的精彩瞬間吧!
活動伊始,來自鹿仔科技的 CTO 陳昱衡為大家帶來了《用 Rust 解鎖高效嵌入式開發》的主題分享。
隨著嵌入式系統在物聯網、工業自動化和消費電子領域的廣泛應用,開發者面臨著性能、可靠性和開發效率之間的權衡。Rust 作為一門以內存安全、高性能和現代化開發體驗為核心的語言,正逐步成為嵌入式開發的熱門選擇。
陳昱衡介紹了如何利用 Rust 的語言特性和生態工具鏈(如 Embassy 框架)實現高效開發。包括為什么選用 Rust、Rust 和 C 在單片機開發中的對比、現有 Rust 單片機開發方式對比,并為大家分享了自身使用 Rust 做嵌入式開發的實際案例和經驗。
接下來,來自南昌大學超算俱樂部的易煒涵和王子勤同學為大一新生們闡述了表達與交流能力對于計算機從業者的重要性。
他們表示,表達與交流是信息的橋梁,開源社區離不開表達與交流,認清表達與交流的關鍵性問題、改善表達與交流的技巧,是大家參與開源社區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他們希望通過此次分享,能夠幫助新入學的新生們更高效地呈現思路、推動協作、傳遞想法。
緊接著,來自deepin(深度)社區的袁泉結合自身經歷為大家帶來了《個人隨想錄:開源之旅的點滴》的分享。
袁泉作為一位熱衷于在大西北做開源布道的開源愛好者,結合自己豐富的校園社團、開源項目經歷,為現場的同學們介紹探索開源之路上個人價值的探索與實現,并展開介紹如何參與到開源社區的貢獻中來。
最后分享的是來自北京中學的高一新生李天星,她雖然只有16歲,卻已經自學計算機超過4年。 據李天星介紹,她的編程之旅始于五年級,受微信“跳一跳”小程序啟發,她用 Scratch 復刻了這款游戲,并由此踏上了學習 Python 的旅程。到了六年級,她與朋友們共同創建了首個開源社團,并成功搭建了自己的網站。初中時期,在網課的背景下,她不僅自學了大量知識,還獨立構建了一個網站框架。進入初三后,開始涉足人工智能領域,僅用六個月時間就掌握了 transformer 技術,并投身于大數據科研工作,目前已向 NAACL 投稿并順利通過首輪審稿。
李天星希望她的經歷能夠激勵更多年輕人勇敢追求自己的興趣和夢想,她的故事是開源時代新生代潛力的生動寫照,展現了年輕一代在技術探索上的無限可能。
閃電演講環節,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景天一同學進行了題為《再見報告——不使用 MS Word 撰寫本科和研究生實驗報告》的演講,旨在幫助大家提高撰寫報告的效率,讓學術寫作變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此外,《數據結構與算法 Rust 語言描述》的作者謝波老師也來到了活動現場進行了即興演講,分享了他在 Rust 語言編程和算法設計方面的獨到見解和寶貴經驗。
關于WHLUG
WHLUG (武漢 Linux 用戶組)由 deepin(深度)社區于 1997 年發起創立,創建的初衷是為武漢地區的 Linux 愛好者們提供一個不受外界干擾的技術討論氛圍,讓每一個技術愛好者回歸技術本質,構建武漢最純粹的 Linux 技術討論圈子,持續推動武漢本地開源社區文化的發展。
我們誠摯地歡迎武漢地區的學生/開源愛好者加入,共同參與到 WHLUG 活動的策劃和組織中,同時,熱忱歡迎各高校社團與我們攜手,為構建武漢最純粹的 Linux 技術圈和推動本地開源發展貢獻力量。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092文章
19177瀏覽量
307653 -
Linux
+關注
關注
87文章
11345瀏覽量
210389 -
開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3402瀏覽量
42711
原文標題:WHLUG丨deepin、華中科技大學開放原子開源俱樂部、 RustSBI 和清華大學開源操作系統訓練營共話開源新生代成長之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linux_deepin,微信公眾號:深度操作系統】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