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對華芯片管制政策再次升級,新增140家實體名單,對中國半導體施加了更多限制。對此,中方也強硬回擊,對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關鍵原料進行反制措施,同時多家行業協會密集回應,呼吁謹慎采購美國芯片,對無理打壓重拳回應。作為深耕行業的知名半導體企業,萬年芯認為國產替代已是必然,旗下碳化硅SiC功率模塊、智能壓力傳感器等產品優勢明顯,為業內提供了新思路。
半導體國內替代挑戰仍在繼續
美國上一輪對中國高科技產業進行打壓,倒逼中國科技發展。如今再出此招,中國半導體卻已不是“魚肉”,如今已經留在桌上。面對國際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半導體國產替代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隨著消費類和工業類電子產品需求上升,半導體行業回暖趨勢明顯。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發布預測,預計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6971億美元,同比增長11%。此外,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占據全球市場份額近三分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半導體銷售額達到1358億美元,占全球比重接近30%。
雖然市場前景可觀,但現階段國產替代仍存在痛點。以碳化硅功率模塊來說,功率器件工藝技術水平較低和封裝工藝、材料創新不足,功率模塊雜散參數較大,可靠性不高等難關亟待國內從業者突破。
萬年芯:專注自身才是硬道理
對此,萬年芯表示,只有腳踏實地,專注發展自身才是硬道理。
面對美國的出口管制,中國半導體行業需要進一步加快自主芯片的研發和生產,提高核心技術和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美方在先進技術領域的“卡脖子”,不會改變中國半導體行業長期高端化的發展方向,反而會加快推進中國的產業自立自強。
在碳化硅功率模塊方面,萬年芯研發了包含SiC PIM模塊、智能功率模塊(IPM)、半橋SiC模塊和超低內阻SiC MOSFET等產品,有效降低成本,性能可靠,可廣泛應用于無人機、電動汽車、充電樁電源、太陽能光伏逆變器、驅動電機變頻器和各種逆變電源等場景。
萬年芯基于MEMS硅基傳感器、ASIC信號鏈芯片設計與工藝制造,融合硬軟件和算法等技術能力,研制微精密傳感器系列。目前已經申請或獲取了近百項以MEMS為核心的專利,廣泛應用于電力、石油、化工、紙漿、城市煤氣、鋼鐵、水利、治金、制藥、環保、機械、造船等工業領域。
盡管美國對華芯片管制再升級給中國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挑戰,但同時也為國產替代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半導體行業正積極應對,通過政策支持、市場需求驅動以及技術創新,加速國產替代的步伐,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190瀏覽量
217728 -
功率器件
+關注
關注
41文章
1750瀏覽量
90387 -
碳化硅
+關注
關注
25文章
2735瀏覽量
489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