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成功完成了一項臨床植入試驗,將一枚硬幣大小的腦機接口體內機嵌入了一位癱瘓4年的患者小董的顱骨外。這一創新性手術成功采集到了小董大腦中感覺運動區域的神經信號,為腦機接口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開辟了新途徑。
此次植入的腦機接口設備是由博睿康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洪波教授團隊共同合作開發的。該系統采用了無線微創設計,能夠在不損傷大腦細胞的前提下,實現對神經信號的采集和傳輸。
據了解,手術后小董恢復良好,僅一周時間便順利出院回家。這一成果不僅驗證了腦機接口技術在臨床應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也為未來更多癱瘓患者的康復治療提供了新的希望。
腦機接口技術是一項前沿的神經科學技術,它通過將大腦與外部設備連接起來,實現大腦與外部環境的交互和控制。此次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的成功實踐,標志著我國在腦機接口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為全球神經科學研究和醫療技術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神經
+關注
關注
0文章
46瀏覽量
12533 -
腦機接口
+關注
關注
9文章
378瀏覽量
2161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第三名患者成功植入馬斯克Neualink腦機芯片
近日,馬斯克親自公布,Neualink腦機接口芯片已經成功植入到第三名患者體內,標志著這一創新技術在人體
全球首例介入式腦機接口傳感器血管內取出試驗成功
領銜的團隊主導,并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特色醫學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等多家權威醫療機構緊密合作,共同完成了這一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介入式腦機接口傳感器血管內取出
馬斯克Neuralink啟動腦機接口控制機械臂試驗
全新的控制方式,使他們能夠借助機械臂重新獲得行動能力。 這一試驗的啟動,標志著Neuralink在實現將大腦信號直接轉化為身體行動這一宏偉目標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據了解,“Convoy”試驗將利用Neuralink的腦
Neuralink獲準在加拿大進行臨床試驗
注入新的活力。 據悉,此次在加拿大進行的臨床試驗名為CAN-PRIME,與Neuralink此前在美國開展的PRIME研究類似,旨在全面評估Neuralink植入物和手術機器人的安全性。同時,CAN-PRIME研究還將進一步探索Neuralink
Neuralink獲加拿大批準啟動臨床試驗
CAN-PRIME,與Neuralink此前在美國開展的PRIME研究類似,旨在全面評估Neuralink植入物和手術機器人的安全性。同時,該試驗還將初步探索Neuralink腦機
馬斯克談腦機接口:計劃將創新設備植入人類志愿者體內
北京時間7月11日,腦機接口領域的先驅企業Neuralink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周三的視頻更新中透露,該公司正緊鑼密鼓地籌備,計劃在接下來的一周內,將他們的創新設備植入第二位人類志愿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3/73/wKgZomZ8v-qADqflAAXA4yO7jB0750.png)
腦機接口路線之爭愈演愈烈,馬斯克的Neuralink迎勁敵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近日,腦機接口初創公司Precision Neuroscience宣布,在由Mount Sinai Health System的外科醫生領導的一項臨床研究
![<b class='flag-5'>腦</b><b class='flag-5'>機</b><b class='flag-5'>接口</b>路線之爭愈演愈烈,馬斯克的Neuralink迎勁敵](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C/39/wKgZomZhiriAPS-TAATLHmJl414332.png)
國內腦機接口研究再迎新進展!微美全息(WIMI.US)斬獲V-BCI技術專利助力科技騰飛!
腦機接口(BCI)技術研發及應用落地再迎新進展。近期,首都宣武醫院團隊與清華大學醫學院團隊共同對外宣布,通過植入式硬膜外電極
腦機接口,帶火傳感器
來源:芯傳感,謝謝 編輯:感知芯視界 此前,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宣布,人類首次實現腦機接口(Neuralink)芯片植入,植入者恢復良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