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原來給大家分享的內容:
雙向逆變器之ARM內核處理器
今天用開發板調試了一下工作所需要的波形時序,效果還不錯,軟件上最終還得用寄存器操作,庫函數只能做簡單的功能,不方便。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驅動板終于畫出來了,持續更新中。
樣品焊接完成,準備調試程序,持續更新中。
雙向逆變出來了
初版功率底板設計出現了問題,因為想降低成本縮小體積,采用雙層板,全橋驅動出現了共模干擾,無法消除,準本做第二版,保留原來小體積,做四層板,持續更新中。
通報一下,系統基本穩定正常了,主板逆變H橋把光隔離改成了容隔離解決了共模干擾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繼續!雙向逆變器之ARM內核處理器
文章出處:【微信號:fcsde-sh,微信公眾號:fcsde-sh】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整流、濾波等處理后,輸出穩定的直流電。此外,雙向逆變器還可以根據電網的供電情況,實現雙向儲能。例如,當電網供電時,逆變器將電網中的交流電轉換
發表于 11-21 15:44
整流、濾波等處理后,輸出穩定的直流電。此外,雙向逆變器還可以根據電網的供電情況,實現雙向儲能。例如,當電網供電時,逆變器將電網中的交流電轉換
發表于 10-17 15:52
ARM處理器的尋址方式是處理器在執行指令時,根據指令中給出的地址信息來尋找物理地址的方法。ARM處理器支持多種尋址方式,以滿足不同的編程需求
發表于 10-05 17:08
?319次閱讀
ARM處理器和CPU(中央處理器)之間的關系及區別,可以從多個維度進行深入探討。首先,需要明確的是,ARM處理器并非一種獨立的CPU類型,而
發表于 09-10 11:24
?1689次閱讀
ARM處理器具有多種工作模式,這些模式根據處理器執行的任務和當前的狀態進行劃分。常見的ARM處理器工作模式包括用戶模式(User Mode)
發表于 09-10 11:22
?1424次閱讀
ARM處理器的指令集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它涵蓋了多種類型的指令,用于實現數據處理、程序控制、內存訪問等多種功能。
發表于 09-10 11:15
?694次閱讀
ARM處理器的寄存器組織是其核心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理解ARM處理器的運行機制和性能特點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對
發表于 09-10 11:11
?1631次閱讀
ARM處理器和CISC(復雜指令集計算機)處理器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的區別。這些區別主要體現在架構原理、性能與功耗、設計目標、應用領域以及市場生態等方面。
發表于 09-10 11:10
?567次閱讀
ARM處理器,全稱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一種基于精簡指令集(RISC)架構的微處理器。其結構和特點在嵌入式系統、移動設備、物聯網等多個領域具有顯著優勢。以下將詳細闡述
發表于 09-10 11:09
?1420次閱讀
ARM處理器是一種基于RISC(精簡指令集計算機)架構的高性能微處理器,由英國公司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開發和授權。它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和高性能的特點,
發表于 09-10 11:07
?871次閱讀
整流、濾波等處理后,輸出穩定的直流電。此外,雙向逆變器還可以根據電網的供電情況,實現雙向儲能。例如,當電網供電時,逆變器將電網中的交流電轉換
發表于 09-03 11:45
ARM處理器已迅速成為使用最廣泛的處理器之一,每年生產多達數十億臺基于ARM的設備。那么,ARM處理器
發表于 06-26 16:49
?928次閱讀
Arm Neoverse 平臺已成為云服務提供商優化其從芯片到軟件全棧的心儀之選。近日,Google Cloud 推出了基于 Arm Neoverse V2 打造的定制 Google Axion
發表于 04-16 14:30
?720次閱讀
所有RA8系列MCU均利用Arm Cortex-M85處理器和Arm的Helium技術所帶來的高性能,結合矢量/SIMD指令集擴展,能夠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和機器學習(ML)的實
發表于 03-05 14:14
?797次閱讀
1、 ARM C15 協處理器 在 ARM 嵌入式應用系統中, 很多系統控制由 ARM CP15 協處理器來完成的。CP15 協
發表于 02-20 14:28
?675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