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帶動傳統產業所爆發出的能量,正幫企業帶來指數級的價值突破,把它總結為一個公式就是:互聯網×傳統產業=重資產的輕工業化。
——清華大學 朱巖教授
1、淮安中德智能制造創新暨產業合作平臺投運
昨日,淮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德國先進工業科技研究院聯合舉行儀式,啟動運營中德智能制造領域首個智能制造創新暨產業合作服務平臺,為中德兩國開展“工業4.0”合作再添新枝。
2、智能制造煥發新動能 “濟南籍”機器人走向歐洲
近日,舜網聯合濟南市經信委,走進濟南智能制造企業,看“泉城智造”如何走出國門走向國際。濟南科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除了智能偵檢滅火機器人外,該公司還研發了野外智能巡邏機器人、機器人智能調度系統等,其核心部件均是企業自主研發,名副其實的“濟南制造”。據悉,該公司產品不僅在國內消防等領域應用,還出口至歐洲等多個國家。
3、晨龍鋸床: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
近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寫道,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進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作為國內最大的鋸床生產廠家之一的晨龍鋸床目前也在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
4、通化市將建年產1200萬條白炭黑輪胎項目
近日,吉林省經濟技術合作局發布通告,將依托通化雙龍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對白炭黑的產業基礎,通過經合局招商引資平臺,與知名輪胎制造企業和輪胎其他原料供應商合作,建立一條年產1200萬條白炭黑輪胎的“綠色輪胎”生產線。
1、常德市新材料臨澧產業園揭牌 8個項目集中簽約
近日,常德市新材料臨澧產業園舉行揭牌儀式。現場8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超20億元。力爭2018年,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30億元。到2020年,新材料產業規模工業企業達到20家以上,產值突破50億元。
2、北京取消新能源車“備案制”
近日,從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獲悉,隨著《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管理辦法》新版管理辦法出臺,北京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備案制正式取消。上月26日,本市剛剛釋放出了5.4萬個個人新能源購車指標,只要市面上銷售的純電動車型,都可以購買上牌,這將使得本市新能源車市進一步升溫。
3、全球首條特高壓清潔能源外送通道年內青海開工
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近日透露,全球首條特高壓清潔能源外送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收口審查,該工程將于年內開工建設,將實現青海清潔能源大規模遠距離輸送。
最近,來自德國維爾茲堡朱利葉斯馬克西米利安大學(JMU)和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發表了在室溫下控制光與物質耦合的研究。
1、借力大數據打造“數字廣東”
近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表示:“大數據還是應該由企業來做,政府購買企業服務。兩會結束后就跟你簽政府購買協議,我們把該給的錢給足了!”“數字廣東”項目是廣東省的頭號工程,馬化騰解釋說,“數字廣東”是要將廣東建成全球重要的信息產業研發制造基地、亞洲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全國網絡民生民主先行示范區、華南地區網絡創業創新集聚地,成為面向全世界、服務全國的信息區域中心。
2、打造數據谷,大數據產業強力助推貴陽發展
近日,貴陽大數據產業發展委員會公布了2017大數據十大新聞,總結了一年以來,貴陽在大數據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據悉,預計在2020年,貴陽將建成中國大數據產業高度聚集、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中國數谷”,更多的大數據應用將會被陸續開發,來服務實體經濟,優化管理和提升服務質量。
3、金蝶云發布基于“互聯網+”家居行業產品解決方案
家居制造企業的首要任務是生產高品質的家居產品,并需保持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準確交貨。要達到這個目標并不容易,金蝶云家居制造業解決方案以家居制造企業為中心,將區域中心、分銷商、門店、最終客戶聯接起來,前后臺完整業務的信息一體化幫助家居制造企業實現客戶訂單的高效協同,庫存在區域內、區域間的共享,銷售預測與車間準確排產等等。
4、移動物聯網為宿遷三臺山景區管理添智慧
在傳統旅游業與“互聯網+”融合的趨勢下,宿遷移動公司將與三臺山景區進一步深化和擴大合作,以物聯網技術助力景區的快速發展,推進“智慧宿遷”城市發展。可實現:可隨時定位的景觀車;能智能調光的路燈;會自動報警的窨井蓋;能監測環境的智能設備。
1、新型3D打印合金:可應用于柔性電子和柔性機器人
近日,俄勒岡州立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快速制造柔性電腦屏幕和其他可伸縮電子設備(包括軟機器人)方面取得了突破,為高導電性鎵合金復雜結構的3D打印提供了新方法。
2、Stratasys公布金屬3D打印機研發進展
近日,Stratasys公布了最新的金屬3D打印機研發和測試進展,預計將于2018年4月推出。它本是FDM 和光固化噴射 3D打印領域的專家,現在業務將擴展到金屬3D打印領域。
3、企業AR軟件開發商Upskill完成172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
近日,企業AR軟件開發商Upskill宣布,他們已經完成了1720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新增的投資者包括埃森哲和思科投資。Upskill在2017年推出了旗艦軟件SkylightAR平臺的新版本,增加了自助式AR工作流創建和數據集成功能,擴展了其易用性和與企業IT架構的互操作性,而這幫助他們把客戶使用率提高了6倍。
繼華為去年發布麒麟970高端芯片中導入AI架構后,日前傳出華為海思將推出的麒麟670中端芯片也將導入AI架構。華為麒麟970芯片內置神經網絡單元(NPU),運算能力達1.92TFP 16 OPS,配備全球首款配備4.5G基帶芯片,強大的芯片性能帶動了華為手機出貨量持續拔高。
1、光伏|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廣東省發改委不再核定
2、電池|成飛集成與德國大陸集團共謀低壓電池系統
3、電動汽車|外媒:中國將建成世界首個電動汽車生態
4、芯片|谷歌展示72量子位計算機芯片
5、5G|深圳5G試點推廣首個區域選定坪山
6、自動駕駛|Uber自動駕駛卡車上路,開始提供貨運服務
8、傳感器|德國成功研發氮原子大小的量子傳感器
當國際巨頭擁抱區塊鏈時,是在制造泡沫?
進入到今年,區塊鏈技術無疑成為業內追逐的熱點,甚至有業內開始討論區塊鏈技術對于傳統科技企業的顛覆,即要么傳統科技企業盡快擁抱區塊鏈,要么被坐等被顛覆。我們也能看到,某些傳統科技企業(例如微軟、IBM、亞馬遜、谷歌等)確實在“擁抱”區塊鏈,但事實遠非表面看到的那般真實和簡單。
區塊鏈的特點。其主要包括去中心化、公開透明、安全可靠和開放共識。
可以說,區塊鏈的這些特點,幾乎與當下傳統科技企業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尤其體現在去中心化方面。
微軟與IBM看起來似乎是區塊鏈技術的大力支持者。比如微軟早在2015年就于其Azure平臺上開放了區塊鏈相關的服務,并于2016年正式開放了它的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服務;而IBM的區塊鏈項目也早在2015年左右就開始了籌備,并于之后推出了區塊鏈平臺服務。
不知業內看了IBM和微軟在區塊鏈上的主要項目作何感想?我們看到的是這些所謂的區塊鏈項目的基礎要么是傳統的、中心化的云計算(例如微軟的Azure);要么是基于中心化的開源平臺(例如IBM助力開發的Fabric 1.0開源平臺)。
讓業內質疑的是,微軟和IBM竟然都在各自中心化的平臺上企圖去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例如微軟的CocoBlockchain Framework和IBM多數所謂區塊鏈團隊擴展自己專有的區塊鏈平臺),這本身就是個悖論,甚至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與微軟和IBM相比,亞馬遜云服務(AWS)則采取了一種謹慎的態度。亞馬遜不會因為一個技術很新潮就去構建它,其更關心的是構建這個技術是否是解決客戶問題的最佳方案。
為何同為中心化的IBM、微軟和亞馬遜,對待區塊鏈技術的態度卻迥然不同?很容易理解,亞馬遜自然不會讓目前占據優勢的、中心化的AWS,被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所取代。
眾所周知,自2014年以來,Ripple就一直向外解釋其“分布式”共識機制。今年1月份,柯達宣布和Wenn Digital公司合作發布柯達幣(Kodakcoin)、比特幣礦機和發幣計劃及KodakOne區塊鏈。都因為成本和技術等原因,最終要依靠傳統的中心化Ripple服務器的AWS。這一來說明區塊鏈技術本身就相當不成熟;二來是在某些實際應用中成本和技術均沒有保證;三來是區塊鏈技術本身是否被真正采用和驗證,對于客戶基本無解。
如此現實之下,傳統科技企業無論是從與區塊鏈企業合作的角度,還是其服務客戶的角度,無疑是噱頭遠遠大于實質。傳統科技企業所謂的“擁抱”,其實只是形似神不似,最終區塊鏈技術很可能被中心化同化,即中心化以區塊鏈的名義出現,區塊鏈技術有名無實,并形成真正的泡沫。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6瀏覽量
253010 -
AI芯片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906瀏覽量
35217 -
麒麟670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3175
原文標題:3.8早報|AI芯片向中端轉移,華為麒麟670將導入AI架構;淮安中德智能制造創新暨產業合作平臺投運
文章出處:【微信號:ime-bk,微信公眾號:智造百科】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