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通信領域,我們經常會提到Pool的概念。Pool,通常譯為水塘、水池。在移動通信中Pool通稱為“池”。
Pool就是把N個設備組成一個資源池,從而實現資源共享、負荷分擔、容災備份。
早在3G時代就有了核心網網元MSC和SGSN組Pool的規范,從而打破了以往BSC/RNC與MSC一對一的控制關系。
比如MSC Pool指多個MSC組成資源池,Pool內MSC之間實現資源共享、負荷分擔、容災備份,BSC/RNC與池內所有的MSC相連,即使某個MSC掛了,也不會影響業務,還有其他MSC來承擔。
到了建設4G VoLTE的時候,考慮到核心網元的重要性,CSCF、AS等網元也采用了組Pool的方式來實現容災和負荷分擔。
但是,傳統IMS大多采用ATCA設備,是軟硬件緊耦合的專用電信設備,缺乏彈性和靈活性,為了面向未來靈活多樣的服務,大概在2013年的時候,由13家運營商牽頭發起NFV(網絡功能虛擬化)組織。
NFV解除傳統專用電信設備的軟件和硬件綁定關系,將之拆分為硬件層、虛擬化層、虛擬化功能網元層(VNF)三層解耦,其中硬件層采用通用硬件設備,并組成資源池,網絡功能的實現不再綁定于單一專用硬件資源,而是在資源池上用軟件部署的方式。
這就是我們電信業繼All IP之后又一次面臨的網絡轉型——NFV云化轉型。
由于引入了NFV云化技術,作為傳統電信設備,S-CSCF、AS等IMS核心網網元自然也要虛擬化。
于是,
這就出現了傳統Pool和云化Pool。
當出現傳統Pool和云化Pool之后,估計絕大多數通信人都會想到一個詞——割接。
傳統Pool需要割接到云化Pool上吧?
一聽到割接,我們都會緊張。
正在這個時候,一種叫混合組Pool的解決方案走了過來。
混合組Pool無需獨立建云化Pool,也無需在2個Pool間遷移用戶,不用苦逼割接。
混合組Pool還能實現傳統Pool和云化Pool之間容量調整,互為容災備份,提升了彈性和可靠性。
這就好比是混合動力汽車,既滿足了節能減排,也不用擔心電池續航問題,而且傳統發動機和鋰電池互相配合,提升了可靠性和實用性。
這也是一個理想的平滑過渡解決方案,可以預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傳統平臺和NFV平臺設備將長期共存,混合組Pool不僅節省了投資,還能依照傳統網絡設備生命周期計劃有序遷移傳統網絡至云化網絡上。
想法不錯,但實際場景下的混合組POOL怎么樣?
在本次MWC2018上,浙江移動與華為展示了國內首例傳統平臺與NFV平臺多媒體子系統(IMS) 混合Pool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顯示,混合組Pool比獨立組Pool在成本、可靠性和靈活性上更具優勢。
浙江移動驗證了三層解耦的云化架構可行性:選擇華為作為系統集成商,驗證了9個域、10個接口、4個廠家共20套VNF,通過共同制定MANO接口標準,驗證MANO對接涉及的17個組合場景;有效驗證了NFV分層解耦場景下的組網(驗證了虛擬化網元與傳統的物理網元混合組網)、功能及管理編排能力。通過華為開放的測試平臺快速引入第三方開源測試工具進行測試,保障網絡的電信級高可用性。并在17年12月份推出全球首個三層解耦電信云的商用網絡,實現NFVI云平臺承載多廠家VNFs,推進高效運維走向實踐,標志著全球電信云云化水平發展進入新階段。
-
移動通信
+關注
關注
10文章
2617瀏覽量
70073
原文標題:移動通信里的組POOL那點事
文章出處:【微信號:hr_opt,微信公眾號:網優雇傭軍】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