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北京傳送科技有限公司(TPCAST)聯合完成業界首個5G實驗網下Cloud VR業務驗證,實現了交互式CG(Computer Graphics)VR內容的實時云端渲染。何以見得這足以被歷史銘記?
理由有三:
理由一:解放VR終端,讓VR全面普及
得益于華為5G大帶寬、低時延特性和TPCAST新一代的超低時延編解碼技術,此次Cloud VR驗證將本地復雜的圖像處理搬到云端,實現交互式VR內容的實時云渲染,這將帶來三大改變:
?從本地渲染到云端渲染——現有VR裝備,包括圖像處理的高配主機和VR頭顯終端。不僅價格高昂,而且體積龐大不易移動,通常只能好好的養在家里、或者是實驗室里。當渲染走向云端,Cloud VR再也不用購買主機,同時不再需要處理復雜數據的VR頭顯,自然“無事一身輕”,體型更輕便小巧,大大改善用戶佩戴舒適度。
?從有線到無線——戴著腳鐐去跳舞,戴著線纜體驗VR?這種體驗,始終是受限的。得益于5G網絡超大帶寬和超低時延的特點,5G Cloud VR使能無線VR頭顯。繼而可以讓用戶在虛擬場景中隨意走動,具有極高沉浸感。未來只要有5G網絡的地方,就可以體驗VR。就像4G時代的手機一樣,隨時隨地、無處不在。
?從實驗室走向現實——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華為與TPCAST此次合作,讓這個美好的概念從實驗室最終走向了現實的舞臺,變成未來5-10年足以顛覆人們生活體驗的神器。
VR裝備的解放,極大降低終端購置成本,將給廣大VR愛好者帶來福音。從此VR不再是少數人的游戲,它將全面普及,走向千家萬戶。
▲ 華為在2018世界移動大會展示5G Cloud VR原型機
理由二:解放商業模式,激活產業
當VR走向全面普及,VR無疑將釋放更多商業潛能:
?應用場景更廣泛——暢想未來,除了虛擬現實游戲、虛擬社交等娛樂場景之外,Cloud VR也許還可以用于教育(沉浸式教育、遠程教育)、房地產(樣板房、裝修)、醫療(遠程診斷、康復保健)、建模等。
?盈利模式更為多元化——從“重”資產到“輕”應用,云計算的應用將完全改變現有VR的商業模式。
最終用戶可按需購買VR增值服務,VR門檻低;不僅終端廠商可以獲利、網絡提供商、內容提供商、各應用領域均可獲利。
值得說明的是,2017年11月,華為Wireless X Labs發布了《CG類Cloud VR技術規范(草案)》,旨在推動CG類VR系統、廣域IP傳輸網絡、公有云能力對接,建立5G實驗網和外場測試環境,孵化早期業務形態。
而此次Cloud VR系統正是基于該技術規范開發,從技術上驗證了CG類Cloud VR基本數據流(下行視頻和上行動作反饋)、時延、壓縮率、用戶體驗和5G網絡適配能力,同時也更加明確了Cloud VR產業發展的方向。
理由三:5G商用在即
Cloud VR產業時不我待
在Cloud VR中,5G網絡承擔信息傳遞員的角色,將用戶交互動作ms級上傳到云端,再將云端渲染后的大數據量圖像實時回傳給用戶。并且,最厲害的地方是POC系統將所有的上行低時延,下行大帶寬業務流程在20ms內完成,否則會因為遲滯而使玩家產生眩暈。通過低時延壓縮技術,目前云端渲染后的原始圖像在ms級內壓縮至150Mbps左右,更加適合在5G網絡上傳輸。
伴隨3GPP 5G標準第一個版本(eMBB場景)的發布,5G的商用步伐也越來越近。5G時代下,Cloud VR產業也將一觸即發。100+Mbps數據流,Cloud VR無疑將成為運營商eMBB業務中的新寵。
目前Cloud VR的產業鏈上下游并不成熟,行業主要的瓶頸在于終端及內容兩端,需要終端廠家、開發者、內容廠家廣泛合作,共同識別和解決產業問題,形成行業合力。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2瀏覽量
252990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45瀏覽量
150779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5991
原文標題:VR變革已來!華為完成業界首個5G實驗網下Cloud VR業務驗證
文章出處:【微信號:AItists,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學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