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美貿易迎來了歷史性的瞬間——據人民日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中國價值高達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65億元)的商品征收懲罰性關稅!這是現代歷史上美國總統對中國開出的最大一筆貿易“罰單”。而這也標志著特朗普醞釀已久的對華貿易戰正式打響!
此次制裁擬對中國部分商品征收25%的額外關稅,目前受到波及的行業包括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術以及機械行業。
這項關稅決議的主要依據,來自去年啟動的“301調查”
今年2月28日,特朗普政府發布《2018貿易政策綱要暨2017年度報告》,其中稱,“要確保美國在研究和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保護美國經濟免受不公平獲取我們知識產權競爭對手的影響。”
對此,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發布公告,正式對中國啟動調查。這次調查是根據1974年貿易法案第301條款啟動,目的在于查清“在技術轉移、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中國政府的政策和措施是否對美國的貿易利益有不合理的歧視或損害”。
此前,特朗普曾在給USTR的一份備忘錄中寫道,“知識產權保護不力,以及其他不公平的技術轉移條款,將會極大損害美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看到上面這張圖,你是不是一下子突然明白了什么?
中美貿易戰的背后,實為對“中國制造2025”壓制
眾所周知,隨著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工業概念的普及和落地,我國在短時間內,與工業強國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不少。說了這么多不難發現,美國特朗普提出的對中國加稅領域,選擇的并不是我國更具優勢的中低端制造,而是戰略性新興的高技術產業,對應的正是“中國制造2025”中計劃主要發展的高科技產業。這即是美國想要提前卡位,獨占工業強國制高點而引發的爭奪戰。
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兩國目前都是試探出招,將來是小打怡情、大打傷身。如果美國發大招,堅持全盤限制中國出口美國,中國堅持反制,將會兩敗俱傷。對于美國來講,貿易保護,限制中國貿易,將會減少中國物美價廉產品,從而使美國的生活和社會成本上升。
中國對美出口受阻,可能影響一小部分傳統出口企業;但有利之處在于可以進一步倒逼中國產業升級和擴大內需,進一步發展自主科技創新和增強自主知識產權實力。
由此,轉壓力為動力,中國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堅定不移地進一步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持走產業升級,創新驅動,以知識產權立國、創新立國為根本。未來可能將繼續擴大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開放,尤其在養老、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12瀏覽量
76563
原文標題:視點|中美貿易之戰,智能制造將迎來的可能是機遇
文章出處:【微信號:ofweekgongkong,微信公眾號:OFweek工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