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12 V、18 W PSU。注意,在一些光亮組件上面貼上膠帶有助于平衡其輻射。
我讓這些圖像中的電源工作于70%的額定負載——大約1.1A,直到達到熱平衡。 環(huán)境溫度為15°C(因為能夠輸入溫度偏移,所以可以很方便地顯示其溫度超出環(huán)境溫度多少)。
我測量了三個PSU:
第一個PSU的輸出電容較差;
第二個PSU來自AliExpress,其輸出電容的ESR較低;
第三個PSU是在第二個的基礎上做了改動,用了Rubycon輸出電容和肖特基輸出整流器。
根據(jù)我最初的研究,最需要換掉的組件是12V輸出電容和輸出整流器,一個UF5404 3A快速恢復(50ns)部件。我用SR540 5A肖特基替換了這個整流器。從圖像可以看出差異很明顯(除了幾個組件上的膠帶,外殼上還有從左上角到右下角的一個條,影響雖小但很明顯)。
圖2:第一個PSU組件和外殼的熱圖像。
圖3:第二個PSU組件和外殼的熱圖像。
圖4:第三個PSU組件和外殼的熱圖像。
遺憾的是不能直接比較圖像的顏色,因為相機的應用不允許凍結溫標(更高級的相機則可啟用此功能)。盡管如此,結果出人意料,這讓人好奇。
一些令人驚訝的數(shù)據(jù)
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這些組件。雖然第二個PSU的輸出電容要好一些,實際上它的整流器工作時溫度高了5°。肖特基的溫度比第二個PSU要低32°。或者可以說,它比環(huán)境溫度高33°,而第二個PSU比環(huán)境溫度高65°。
開關晶體管和接收器在第一個PSU上溫度很低,而在其它兩個PSU上溫度上升了35°。
輸出電容的溫度并不像我記憶中第一次測試那么糟。它表現(xiàn)出與電流極其非線性的關系,好吧,就是I2R。Rubycon溫度至少比出廠電容低10°。
外殼溫度也帶來一些驚喜。我們認為最差的第一個PSU外殼溫度卻最低!它很可能在1.5A時變得最熱,但在70%的負載下,還是不錯的。其熱點在輸出組件上。
第二個PSU有更好的出廠電容,熱點最高,高出環(huán)境溫度45°,并已移至晶體管區(qū)域。
改裝后的PSU的熱點也在晶體管上,但高出環(huán)境溫度39°。在輸出組件上方,溫度比第二個PSU低約10°。
即使性能得到改善,我仍然只能在其50%左右的額定輸出下使用這些PSU。而且,在同樣的電流下使用那個未經改裝的PSU看起來也是可以的。但是......說真的這些不應該讓大家伙知道。
-
整流器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529瀏覽量
92588 -
電容
+關注
關注
100文章
6090瀏覽量
150985 -
肖特基
+關注
關注
2文章
624瀏覽量
62992 -
Rubycon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72
原文標題:國產的12V電源不行?美國工程師換了個電容和整流器后……
文章出處:【微信號:eet-china,微信公眾號:電子工程專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