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機的原理和控制
控制信號由接收機的通道進入信號調制芯片,獲得直流偏置電壓。它內部有一個基準電路,產生周期為20ms,寬度為1.5ms的基準信號,將獲得的直流偏置電壓與電位器的電壓比較,獲得電壓差輸出。最后,電壓差的正負輸出到電機驅動芯片決定電機的正反轉。當電機轉速一定時,通過級聯減速齒輪帶動電位器旋轉,使得電壓差為0,電機停止轉動。
舵機的控制一般需要一個20ms左右的時基脈沖,該脈沖的高電平部分一般為0.5ms-2.5ms范圍內的角度控制脈沖部分,總間隔為2ms。以180度角度伺服為例,那么對應的控制關系是這樣的:
0.5ms--------------0度;
1.0ms------------45度;
1.5ms------------90度;
2.0ms-----------135度;
2.5ms-----------180度;
舵機的追隨特性:
假設現在舵機穩定在A點,這時候CPU發出一個PWM信號,舵機全速由A點轉向B點,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一段時間,舵機才能運動到B點。
保持時間為Tw
當Tw≥△T時,舵機能夠到達目標,并有剩余時間;
當Tw≤△T時,舵機不能到達目標;
理論上:當Tw=△T時,系統最連貫,而且舵機運動的最快。
實際過程中w不盡相同,連貫運動時的極限△T比較難以計算出來。
假如我們的舵機1DIV =8us,當PWM信號以最小變化量即(1DIV=8us)依次變化時,舵機的分辨率最高,但是速度會減慢。
智能車舵機控制算法詳解
舵機:小車轉向的控制機構。也就是控制小車的轉向。它的特點是結構緊湊、易安裝調試、控制簡單、大扭力、成本較低等。舵機的主要性能取決于最大力矩和工作速度(一般是以秒/60°為單位)。它是一種位置伺服的驅動器,適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斷變化并能夠保持的控制系統。在機器人的控制系統中,舵機控制效果是性能的重要影響因素。舵機能夠在微機電系統和航模中作為基本的輸出執行機構,其簡單的控制和輸出值得單片機系統很容易與之接口。
組成:舵盤、減速齒輪組、位置反饋電位計、直流電機、控制電路等
工作原理:控制信號→控制電路板→電機轉動→齒輪組減速→舵盤轉動→位置反饋電位計→控制電路板反饋。
輸入線:中間紅色——電源線Vcc;黑色——地線GND;白色/橘黃色——控制信號線
信號:pwm信號,其中脈沖寬度從0.5-2.5ms(周期為20ms),相對應的舵盤位置為0-180度,呈線性變化。
pwm波脈沖寬度與舵機轉角角度的關系:
![智能車舵機控制算法詳解](/uploads/allimg/180511/2755780-1P511102936329.jpg)
也就是不同脈沖寬度的pwm波,舵機將輸出不同的軸轉角。所以要控制小車的轉角,我們就要控制輸出不同脈沖寬度的pwm波。
PWM:脈沖寬度調制
原理:對電路元件的通斷進行控制,使輸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的脈沖。豬八戒的耙子就可以看似脈沖寬度相等的pwm波形。那不相等的呢,可以 把一排身高相等但胖瘦不同的人排排站看做脈沖寬度不相等的pwm波形。比如這里有一個簡單的電路:
我們以5s為一個周期,在每一個5s內,前3s開關打開,后2s開關閉合,則ab端電壓將會這樣變化:
對電路元件的通斷進行控制,使輸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的脈沖。
在這個例子中,輸入信號脈沖寬度為3s,周期為5s。
重復一下:所以要控制小車的轉角,我們就要控制輸出不同脈沖寬度的pwm波。
PID控制:一種調節器控制規律為比例、積分、微分的控制。其中:P:比例(proportion)、I:積分(integral)、D:導數(derivative)
式子中Kp為比例系數,Ti為積分時間參數,Td為微分時間常數。
各個參數的意義作用:
Kp:比例系數。一般增大比例系數,將加快系統的響應。
Ti:積分時間常數。一般地,積分控制通常與比例控制或比例微分控制聯合使用,構成 PI或 PID控制.增大積分時間常數 (積分變弱)有利于小超調,減小振蕩,使系統更穩定,但同時要延長系統消除靜差的時間.積分時間常數太小會降低系統的穩定性,增大系統的振蕩次數.
Td:微分時間常數。一般微分控制和比例控制和比例積分控制聯合使用,組成PD或PID控制,微分控制可改善系統的動態特性。
PID的控制方法常用的有兩種:
1.增量式PID
所謂的增量,就是本次控制量和上次控制量的差值。增量式PID是一種對控制量的增量進行PID控制的一種控制算法。
(說明:Kp-》P,Ki-》I,Kd-》D,e數組-》error數組,
e[n]-》本次差值,e[n-1]-》上次差值,e[n-2]-》上上次差值)
舉個例子,增量式PID可以應用在電機上。
假設當前電機PID的pwm值為5000(精度為10000,即此時的占空比為50%)。對應的速度為100r/s。
程序發出一個命令,要求pwm輸出為0,即要求停車。(可能有人有疑問為什么不直接程序給pwm為0,這也是一種方法,可是由于慣性的存在,小車會在一段時間后才停下。)
這時,我們可以采用PID控制的方法來實現。
我們在程序中定義幾個變量:
根據公式,我們編寫程序:
void PID()
{
/*
增量式PID
P=Kp*(error-error_pre);
D=Kd*(error-2*error_pre+error_pre_pre);
I=Ki*error;
Pwm+=P+I+D;
*/
error=speed_want-speed_now; //speed_now可以通過編碼器采值等等方式得到
pwm_duty+=(int)(P*(error-error_pre)+I*error+D*(error-2*error_pre+error_pre_pre));
//注意上面的加號,加號是增量式PID的體現。我們對增量(即右邊的式子)進行PID控制。
error_pre_pre=error_pre;
error_pre=error;
}
當函數運行第一次的時候,輸出的pwm為:
電機給了一個反轉的力,小車前進受到了阻力,于是可以很快的停下來了。
2、位置式PID
與增量式不同,位置式PID不需要對控制量進行記憶,直接對偏差值進行計算得出期望的pwm。公式:
(說明:Kp-》P,Ki-》I,Kd-》D,ek-》本次誤差、ek-1-》上次誤差)
舉個例子,位置式PID可以應用在舵機上。因為舵機本次的pwm輸出值與上次pwm輸出值關系不太,舵機需要的是快速轉到某個角度。
假設舵機pwm輸出1000時舵盤轉軸為90°,pwm輸出0時舵盤轉軸為0°,pwm輸出2000時舵盤轉軸為180°。
現在舵機pwm輸出為1500,我們要讓舵盤轉到最中間。
在這里我們采用PD控制,即I值為0(I值為偏差的積分,即對偏差求和。我們當時試驗小車的舵機控制時發現I值可以省略,PD控制足矣。當然,具體需不需要I項要在實際中進行分析驗證)。
代碼:
pwm_duty=(int)(P*error+D*(error-error_pre); //紅色部分表示這是位置式PID控制
反饋系統:
-
控制
+關注
關注
4文章
1014瀏覽量
122772 -
PID
+關注
關注
35文章
1473瀏覽量
85822 -
舵機
+關注
關注
17文章
280瀏覽量
4119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labview智能車參考程序(fuzzy 控制)
基于光電管路徑識別的智能車系統設計
電磁循跡智能車是由哪些模塊組成的
雙舵機模糊控制在智能車控制中的應用介紹
基于路徑識別的智能車系統設計
基于光電管路徑識別的智能車系統設計
![基于光電管路徑識別的<b class='flag-5'>智能車</b>系統設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5/E7/wKgZomUMOrSAOIYeAAASPKk-Cqo702.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