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instruction):告訴計算機從事某一特殊運算的代碼,如數據傳送指令、算術運算指令、位運算指令、程序流程控制指令、串操作指令、處理器控制指令。一條指令通常由兩部分組成:操作碼和地址碼。
偽指令(pseudo instruction)是用于告訴匯編程序如何進行匯編的指令。它既不控制機器的操作也不被匯編成機器代碼,只能為匯編程序所識別并指導匯編如何進行。 將相對于程序或相對于寄存器的地址載入寄存器中。
在匯編語言中,指令一般用大寫, 是機器碼的助記符號,與一定的機器碼相對應。而偽指令(匯編命令和宏命令等)通常用"."開頭,小寫。偽指令語句除定義的具體數據要生成目標代碼外,其他均沒有對應的目標代碼,指示引導匯編語言在匯編過程做一些操作,如對符號地址(標號與變量)給予數值地址,對符號賦予具體數值,將一些數據放入制定的存儲單元,在存儲器留一些空單元等。
指令是用來書寫代碼的。如果你是直接往內存中寫代碼的話,那么就用不到偽指令了。直接一堆代碼放進內存中就好了。可是有一點做起來比較難,就是給程序分配空間。例如數據的存放,產生結果的存放等,這時候偽指令就起作用了。它簡化了人們分配內存的過程,把它們都直接交給了編譯器了。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詞匯解析|你寫的代碼是指令還是偽指令?
文章出處:【微信號:mcuworld,微信公眾號:嵌入式資訊精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我們在第一章中已經詳細介紹了中檔PIC單片機的35條指令,源程序的編寫主要就是用這些基本的指令實現你的控制任務。但為了增加源程序的可讀性和可維護性,我們引入了偽指令的概念。偽指令本身不
發表于 03-08 17:18
你好:我查看MCDSK中的dsplib源碼,發現:有些源碼中在for循環外只使用了pragma偽指令就達到了很好優化效果,但是有些卻是使用了intrinsic指令或者是intrinsic指令和pragma
發表于 12-24 14:29
微機原理中表明 變量用偽指令DW,DB單片機中的偽指令EQUC語言中的變量來源與匯編的偽指令
發表于 07-15 06:18
偽指令和指令之間的差別是什么?arm匯編指令的特點是什么?
發表于 11-29 07:28
嵌入式知識-學習筆記(2):ARM匯編指令集與偽指令首先說明一下指令和偽指令的區別:指令:是CPU機器指
發表于 12-14 06:50
匯編的指令與偽指令指令是cpu機器指令的助記符,通過編譯會得到機器碼偽指令是編譯器為輔助引導編譯過程而加入的
發表于 12-20 07:58
摘要:討論了MCS一51單片機匯編語言中的偽指令,并介紹若干主要的經常用到的偽指令使用方法。關鍵詞:單片機;偽指令;ORG;EQU;DB;DW;BIT
發表于 09-19 22:27
?120次下載
51匯編偽指令
偽指令是對匯編起某種控制作用的特殊命令,其格式與通常的操作指令一樣,
發表于 08-01 10:59
?2986次閱讀
ARM偽指令之地址讀取:ADR ADRL LDR
1、ADR偽指令--- 小范圍的地址讀取
ADR偽指令將基于P
發表于 04-01 16:54
?1879次閱讀
偽指令: 匯編語言程序的語句除指令外還包括偽指令和宏指令,偽指令又稱為偽操作,它不象機器指令那樣
發表于 06-30 10:47
?1977次閱讀
其他常用的偽指令 還有一些其他的偽指令,在匯編程序中經常會被使用,包括以下幾條: AREA ALIGN CODE16 、CODE32 ENTRY END EQU EXPORT (或GLOBAL ) IMPORT EXTERN GET (或INCLUDE ) INCBIN
發表于 06-07 17:08
?78次下載
閱讀一些PIC單片機的源程序開始段,會發現有一些特殊指令助記符,這些助記符與指令系統的助記不同,沒有相對應的操作碼,通常稱這些特殊指令助記符為偽指令。
發表于 06-27 13:57
?1395次閱讀
10.2 ARM匯編器所支持的偽指令 ARM匯編器支持ARM偽指令,這些偽指令在匯編階段被翻譯成ARM或者Thumb(或Thumb-2)指令(或指令
發表于 10-19 10:11
?2次下載
ADR偽指令將基于PC相對偏移的地址值或基于寄存器相對偏移的地址值讀取到寄存器中。在匯編編譯器編譯源程序時,ADR偽指令被編譯器替換成一條合適的指令。通常,編譯器用一條ADD指令或SU
發表于 03-29 11:56
?2163次閱讀
隨著技術的發展,燈具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那你分得清哪些是可以調光的嗎?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有哪些光源是可以調光的。
發表于 12-24 11:14
?1792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