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與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王祖繼近日簽署《關于共同發起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的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建立戰略合作機制,以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為目標,共同發起設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
據介紹,該基金目標規模約3000億元,還將通過設立子基金等方式進一步吸引社會資金,基金具體將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設3000億產業發展基金
本次國家發改委與中國建設銀行共同發起設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目標規模約3000億元,并通過設立子基金等方式進一步吸引社會資金。
該基金具體將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和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建設,突出先導性和支柱性,優先培育和大力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構建產業體系新支柱。
清華大學研究員范為表示,以前很多地方都曾出現過地方政府成立產業引導基金的方式,而這次是國家發改委第一次從部委層面成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體現出中國經濟戰略轉型的決心以及國家對于宏觀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視,未來幾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有望提速。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近年來,我國在戰略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較大,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在加速。
“十二五”時期,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4%提高到了2015年的8%。
2016年11月,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并在更廣領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長點,平均每年帶動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將提速
近年來,政府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步伐在不斷加快。
早在2017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第五次會議期間,林念修副主任與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用生共同簽署了《關于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按照該協議,“十三五”期間,國家開發銀行將安排不低于1.5萬億元融資總量,重點支持實施《“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1項重大工程和創新平臺建設,并通過投貸聯動等創新模式,加大對創新型中小企業支持力度。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又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署《關于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在“十三五”期間,為企業提供不低于8000億元融資,重點支持實施《“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的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重大工程及相關創新平臺建設等。
近一年時間內,國家發改委先后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簽署的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協議,總資金規模超過2.6萬億元。
實際上,除了國家層面大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外,地方的支持力度也明顯加大。
2017年9月,《浙江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行動計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創新能力大幅提高,產業貢獻作用明顯提升,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5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13%。
2018年初,河北省出臺《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文件提出,到2020年,10個專項領域主營業務收入超1.7萬億元,帶動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500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12%以上。
除此以外,包括江蘇、河南、山東、甘肅、陜西等眾多省份均出臺了明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并提出了具體的鼓勵發展措施。
范為介紹,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整個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中國經濟在2007年之前主要依靠出口拉動,2007年到2017年主要靠投資拉動,現在則要轉向消費驅動,轉向消費型社會,還要致力于提升工業企業的智能化。“未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范為說。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23瀏覽量
100125 -
新材料
+關注
關注
8文章
390瀏覽量
21362
原文標題:發改委3000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將投入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4_0club,微信公眾號:工業4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