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支持下的3D NAND制造商長江存儲科技公司宣稱,其將在明年正式推出閃存芯片產品。
長江存儲公司目前正在開發(fā)的是一款32層3D NAND芯片,其目標數據訪問速度為每秒3 Gbit,據稱這一水準相當于DDR4內存的速度表現。
長江存儲公司指出,其32層3D NAND芯片將于2019年投入批量生產,該工廠每月可生產30萬片晶圓,主要用于智能手機、個人計算、數據中心以及企業(yè)級應用。不過目前我們還無法確認該芯片的速度表現將接近DDR4內存的說法。
長江存儲公司CEO楊士寧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目前,全球速度最快的3D NAND I/O水平為每秒1.4 Gbit,而業(yè)界所發(fā)布的大多是每秒1.0 Gbit甚至更低的產品。憑借我們的Xtacking技術,產品NAND I/O速度將可達到每秒3 Gbit,類似于DRAM DDR4的I/O速度。這一表現將改變NAND行業(yè)的游戲規(guī)則。
長江存儲公司的32層芯片在層數方面僅為96層前沿水準的三分之一,而目前英特爾/美光、西部數據/TMC以及三星的代工廠都已經開始生產96層產品。然而,如果長江的芯片真的能夠將速度表現提升至三倍,那么層數較小的問題可能不再是問題。
事實上,如果真能實現這樣的速度表現,那么其將成為比英特爾3D XPoint性能更強的非易失性存儲器方案。
Xtacking技術類似于美光的CMOS-under-Array(簡稱CuA)設置,其芯片的外圍邏輯電路構建在NAND層下方,能夠顯著減少芯片的整體面積。不過區(qū)別在于,長江存儲公司將其邏輯電路置于芯片之上,而非下方。
長江存儲公司擁有中國政府提供的強大支持,且多數股權歸紫光集團所有。該公司指出,傳統(tǒng)3D NAND設計(這里并不特指美光公司)當中,外圍電路往往占芯片面積的20%到30%,這會嚴重拉低NAND的存儲密度。隨著3D NAND技術進一步發(fā)展至128層以上,外圍電路最終可能占芯片總面積的50%以上。
這家中國本土芯片制造商的Xtacking技術能夠有效回避這個問題,而且雖然還沒有對具體方式給出確切解釋,但其確實也打開了進一步提升速度表現的大門。
長江存儲公司在其網站上添加了一段宣傳視頻,但其中并沒有提供多少細節(jié)信息。
這款芯片由獨立的NAND與外圍電路晶圓構成。外圍電路負責數據IO與存儲單元操作,旨在實現必要的功能設置與IO速度。但就目前公布的信息,我們無從得知其如何實現高達每秒3 Gbit的速度表現。
長江存儲公司發(fā)布的聲明指出:“一旦完成陣列晶圓的處理,兩塊晶圓將通過數百萬個金屬VIA(即垂直互連接入)實現電路連接,而這些VIA將在同一工藝環(huán)節(jié)之內在整片晶圓上同時構建完成。”
這份聲明表示,此項設計能夠帶來遠超傳統(tǒng)3D NAND的存儲密度。此外,其還可以獨立開發(fā)及處理陣列與外圍電路,從而實現“模塊化、并行化的產品開發(fā)與制造方法,從而將產品開發(fā)時間縮短至少三個月,并將制造周期縮短20%——這將顯著加快3D NAND產品的上市時間。”
這家制造商同時提到,其能夠立足外圍邏輯電路構建具有特定及特殊功能的定制化NAND產品。這對于OEM類客戶無疑具有重大吸引力。
來自Objective Analysis公司的分析師Jim Handy指出,“東芝與PMC Sierra在兩到三年之前就率先利用單獨的邏輯芯片實現多層NAND的速度提升,并在閃存記憶體峰會上展示了其堆疊式NAND。”
“長江公司拿出的是一種成本略低的重現方案,因為其不再采用硅通孔,而是實現面對面鍵合,從而將每個邏輯芯片限制在單一NAND芯片之內。這確實能夠帶來速度提升,但NAND閃存本身是一種速度較低的介質。這樣的作法到底是否值得,最終還要看市場的實際反響。”
-
DRAM
+關注
關注
40文章
2326瀏覽量
183868 -
存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4355瀏覽量
86182
原文標題:中國交出閃存新答卷,速度直逼DRAM
文章出處:【微信號:cunchujie,微信公眾號:存儲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