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hbone總線是Silicore公司推出的片上總線協議。它的結構極其簡單、靈活,又完全公開、完全免費,獲得眾多支持。圖3 給出了Wishbone總線的邏輯結構:Wishbone 總線的主要特征概括如下:
圖29 Wishbone總線結構圖
● 所有應用使用一個總線體系結構;● 簡單、緊湊的體系結構;● 支持多控制器;● 64位地址空間;● 8~64 位數據總線(可擴展);● 單周期讀和寫;● RMW(R E A D - M O D I F Y - W R I T E )周期;● 事件周期;● 支持重試;● 支持內存映射,FIFO(FISRT IN FIRST O U T )和十字互連接口;● 提供為較慢設備使用而扼制數據流的機制;● 使用者定義標志為,確定數據傳輸類型;● 由終端用戶定義仲裁方式。
總結
在以上介紹的三種總線中,CoreConnect雖免費不過需要IBM 公司許可,ARM 沒有明確的正式說法,可能也會免費,而Wishbone 是絕對免費的。三種總線都是同步的總線,使用時鐘上升沿驅圖7 8-bit SLAVE輸出端口動和采樣信號。總線的基本操作幾乎沒有區別,最大的區別在于提供的特性和規范的完整性。CoreConnect和AMBA都給設計者提供了一種系統總線的選擇。系統集成設計者當試圖連接為不同連接設計的設備時會遇到問題,在建立全面完整的系統時需要橋。而在Wishbone 中,所有的IP核都連接在同一標準接口上。系統設計者可以選擇在一個微處理器核上實現兩個接口,一個給高速低延遲設備,一個給低速低性能設備。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采取Wishbone作為IP核的基本互聯的接口標準更便于設計,它的信號十分直接,如果需要可以很容易被其它接口所采用。
Wishbone 總線完全公開、完全免費,易于推廣,當然一個規范能否成為行業標準,除了本身的技術特性外,還要看是否被業界接受。Wishbone已被OPENCORE 聯盟采用,并且有可能成為IEEE標準。因此,Wishbone 總線從技術上講簡單、靈活、功能強大及易于移植,從經濟角度考慮又全部免費,易于全面推廣。我們認為它極有可能成為未來SoC片上總線的通用標準,其前景看好。
-
總線
+關注
關注
10文章
2903瀏覽量
88392 -
Wishbone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瀏覽量
10443
原文標題:?【博文連載】Wishbone總線介紹
文章出處:【微信號:ChinaAET,微信公眾號:電子技術應用ChinaAET】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