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道路測試之前要搭好框架,本文為某自動駕駛行業牛人一年前做的測試框架規劃,目前越來越多公司開始實踐,所以一些框架不再是秘密,分享給大家。
本文轉自非理性思考,作者NA
大體在一年多以前,做了一些自動駕駛的測試框架規劃,目前來看已經有人以這種思路在實踐了。現在選擇將它公開--其實公與不公開、大家基本都是這樣去做的,以資有需要者參考。
這個框架雖然當初寫的是自動駕駛,但思路還是延續了主動安全的測試思路;內容均為原創;本文僅為道路測試的框架構思,其他測試不在考慮范圍 --此外個別細節上的漏洞因無法找到源文件而未能修改。
1,子系統劃分
此處主要按物理構成進行了一些子系統劃分,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內部的設計被隱藏了、因為重點不在于此,而外圍的傳感器和交互系統均寫出來了。
2,數據記錄及處理的一般性過程
在一般性的測試系統中均需要同步和存儲設備,同時需要將實時數據記錄的設備;對于外部路測,最好每天晚上路測人員睡覺時將數據上傳至云端--以一年前的技術或當前的技術均是不能實時上傳的,因為數據量太大了。分析的中心或工作站第二天進行分析、或者也可以做成自動取數據進行分析、自動出分析報告的方式--不需要人介入是理想方式,但當前似乎沒有人做到。
3,前攝像頭功能開發數據記錄
4,毫米波雷達功能開發數據記錄
5,超聲波雷達及環視(泊車)開發數據記錄
6,輔助攝像頭功能開發數據記錄
7,數據挖掘
數據分析和挖掘可以做很多工作,此處是可以體現創造性的地方。
8,結束
主動安全和自動駕駛/智能駕駛在國內已經火了比較久了,它仍將持續火爆下去。每年會議和論壇有很多、創業公司也很多,而人才則不多--一般積累一個量產車型項目的經驗,需要兩三年時間。實際上各個方面均有大量工作需要做,對相關系統腳踏實地的、系統性的進行測試和數據分析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而某些新公司則為了拿項目進行夸大宣傳甚至造假、此甚不好,但對行業發展仍心存樂觀。一些國內的同行,多和行業領頭羊做一些對標是十分必要的,且當前也已經具備對標的條件(硬件、軟件、人才、場地);完全將自己開發的系統交給車廠對標并非好的推廣方法。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2瀏覽量
756597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31瀏覽量
167007
原文標題: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框架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FPGA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哪些應用?
【mBot申請】自動駕駛車
【話題】特斯拉首起自動駕駛致命車禍,自動駕駛的冬天來了?
自動駕駛真的會來嗎?
細說關于自動駕駛那些事兒
自動駕駛的到來
AI/自動駕駛領域的巔峰會議—國際AI自動駕駛高峰論壇
硅谷組建團隊、L3產品落地,想法多多的騰訊自動駕駛
UWB主動定位系統在自動駕駛中的應用實踐
【PYNQ-Z2試用體驗】基于PYNQ的神經網絡自動駕駛小車 - 項目規劃
如何讓自動駕駛更加安全?
自動駕駛汽車的處理能力怎么樣?
自動駕駛系統設計及應用的相關資料分享
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現
Autoware自動駕駛框架介紹
![Autoware<b class='flag-5'>自動駕駛</b><b class='flag-5'>框架</b>介紹](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