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器由于優越的調速性能、節能效果顯著以及可以接受的價格,使它獲得廣泛應用,但是也帶來不可忽略的不良后果,在交流輸入側,將產生諧波輸入到電網中,給電網造成諧波污染,嚴重時影響到用電設備的安全運行,因此必須對諧波進行治理或抑制。
變頻調速在工業生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變頻器在輸入回路中產生的高次諧波電流,對供電系統,負載及其他鄰近電氣設備產生干擾;尤其是在高精度儀表、微電子控制系統等應用中,諧波干擾問題尤為突出。
一、變頻器諧波產生機理
凡是在電源側有整流回路的,都將因其非線性而產生高次諧波。變頻器的主電路一般為交-直-交組成,外部輸入380V/50HZ的工頻電源經晶閘管三相橋路整流成直流,經電容器濾波后逆變為頻率可變的交流電。在整流回路中,輸入電流的波形為不規則的矩形波,波形按傅立葉級數分解為基波和高次諧波,諧波次數通常為6N±1(N為自然常數)。如果電源側電抗充分小、換流重疊?可以忽略,那么第K次高次諧波電流的有效值為基波電流的1/K。
變頻器的諧波:
1)電流源型變頻器,變頻器前端用單相或三相橋式整流在直流側用大電感平波(像直流調速一樣),變頻器產生的諧波電流近似用下列公式計算; Ih=I1/h, h為第n次諧波電流,I1為負荷的基波電流。例5次諧波電流約為基波電流20%,但通用的變頻器并不采用這種電流源型的平波方案而采用電壓源型大電容平波。
2)電壓源型變頻器,采用大電容平波電壓型諧波源。變頻器前端用單相或三相橋式整流在直流側用大電容平波,變頻器網側諧波電流及波形由線路總等效阻抗和主電容兩端的電壓共同決定,同時受二極管整流器本身參數的影響。另外,其電流大小和波形與直流側電壓密切相關,而直流側電壓又會隨著負載變化而波動。因此,通過解析表達式定量地計算變頻器網側電流比較困難,在工程上也不實用。
二、高次諧波危害
變頻器的諧波治理:
1.從表(1)可以看出,降低變頻器的諧波電流,首先要降低短路容量比RSC,交流側加裝交流進線電抗器是降低RSC的首要方法,從上表(1)可以看出,變頻裝置接入電網點的短路功率愈大,即系統阻抗愈小,諧波電流愈大,設電網感抗為XSL,進線電抗器的感抗為Xd,不加電抗器時連接點短路功率為RSC= ,而加電抗器時連接點短路功率為;RSC= < ,即降低了RSC,從而降低了諧波電流。因此限制諧波電流的首選方法就是在變頻器的交流側加裝交流進線電抗器。
2.采用多重脈沖整流;12相脈沖整流的電流畸變率約10%---15%,18相脈沖整流的電流畸變率約3%--8%,完全滿足國際標準的要求,其缺點是需要專用變壓器,成本高。
3.采用無源濾波或有源濾波方法,在加裝三相進線電抗器后仍達不到要求時,還要采用無源濾波或有源濾波方法,但有源濾波價格太高用戶難以接受,目前大多數用戶采用無源濾波方法,可以良好的效果。
4.加裝直流電抗器,直流電抗器串聯于整流橋和濾波電容之間,濾波效果好,可使COSΦ提高到0.95。
諧波問題由來已久,近年來這一問題因由于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變得更加嚴重。這兩個因素是:工業界為提高生產效率和可靠性而廣泛使用變頻器等電力電子裝置,使得與晶閘管相關設備的使用迅猛增長,并伴隨著諧波源的同步增加和放大;電力用戶為改善功率因數而大量增加使用電容器組,并聯電容器以諧振的方式加重了諧波的危害。
非線形負荷產生的諧波電流注入電網,使變壓器低壓側諧波電壓升高,低壓側負荷由于諧波干擾而影響正常工作,另一方面諧波電壓又通過供電變壓器傳遞到高壓側干擾其它用戶。
高次諧波的危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變壓器
諧波電流和諧波電壓將增加變壓器銅損和鐵損,結果使變壓器溫度上升,影響絕緣能力,造成容量裕度減小。諧波還能產生共振及噪聲。
感應電動機
諧波同樣使電動機銅損和鐵損增加,溫度上升。同時諧波電流會改變電磁轉距,產生振動力矩,使電動機發生周期性轉速變動,影響輸出效率,并發出噪聲。
開關設備
由于諧波電流使開關設備在起動瞬間產生很高的電流變化率,使暫態恢復峰值電壓增大,破壞絕緣,還會引起開關跳脫、引起誤動作。
保護電器電流中含有的諧波會產生額外轉距,改變電器動作特性,引起誤動作,甚至改變其操作特性,或燒毀線圈。
計量儀表
計量儀表因為諧波會造成感應盤產生額外轉矩,引起誤差,降低精度,甚至燒毀線圈。
電力電子設備
電力電子設備通常靠精確電源零交叉原理或電壓波形的形態來控制和操作,若電壓有諧波成分時,零交叉移動、波形改變、以致造成許多誤動作。
計算機和一些其它電子設備,通常要求總諧波電壓畸變率(THD)小于5%,且個別諧波電壓畸變率低于3%,較高的畸變量可導致控制設備誤動作,進而造成生產或運行中斷,導致較大的經濟損失。
電力電纜
高頻諧波電流會在導體中引起集膚效應,產生額外溫升增加銅耗。特別是零序的3次諧波電流在中性線中是相互疊加的,使供電系統中的中性線電流很大,有的中性線上的電流還會超過相電流,使中性線發熱,加速絕緣層老化,甚至引起火災。此外當中性線上有較大的諧波電流時,導線的阻抗能產生大的中性線電壓降,干擾各種微電子系統的正常工作。
電力電容器
高次諧波由于頻率增大,電容器對高次諧波阻抗減小,因過電流而導致溫度升高過熱、甚至損壞電容器;電容器與系統中的感性負荷構成的并聯或串聯電路,還有可能發生諧波共振,放大諧波電流或電壓加重諧波的危害。經由電容器組電容和電網電感形成的并聯諧振回路,可被放大到10-15倍。
三、變頻器高次諧波污染的解決途徑
高次諧波主要通過傳導和感應耦合兩種方式對電源及鄰近用電設備產生諧波污染。傳導是指高次諧波按著各自的阻抗分流到電源系統和并聯的負載,對并聯的電氣設備產生干擾;感應耦合是指諧波在傳導的過程中,與此電源線平行敷設的導線又會產生電磁耦合,形成感應干擾。
在實際工業生產中為消除變頻器高次諧波對電氣設備的干擾,主要從抑制干擾源、切斷干擾對系統的耦合通道并且避免功率補償電容器與系統諧振二個方面解決。
四、實際工程抗干擾措施應用
隨著工業生產技術的逐步提高,變頻器使用范圍的逐步加大,變頻器高次諧波帶來的確電磁干擾和污染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怎樣處理好變頻器系統的諧波干擾和污染問題也越為越突出,怎么樣處理好變頻器系統的諧波干擾污染成了變頻器進一步推廣應用,特別是在對諧波污染要求高的場所的推廣應用的關鍵。
隔離措施
隔離技術是電磁兼容性中的重要技術之一。所謂干擾的隔離,是指從電路上把干擾源和易受干擾的部分隔離開來,使它們不發生電的聯系。
(1)、在變頻器交流輸入側安裝交流電抗器,增大整流阻抗使整流重疊角增大,減小高次諧波電流。
(2)、使所有的信號線很好地絕緣,使其不可能漏電,這樣,防止由于接觸引入干擾。
(3)、將不同種類的信號線隔離鋪設(在不同一電纜槽中,劃用隔板隔開),可根據信號不同類型將其按抗噪聲干擾的能力分成幾等,單獨走電纜或電纜槽。
接地措施
接地的作用有兩類:一是保護人和設備不受損害(保護接地);二是抑制干擾(工作接地)。正確的接地既可以使系統有效地抑制外來干擾,又能降低設備本身對外界的干擾。
為了使變頻控制系統以及與之相連的儀表均能可靠運行并保證測量和控制精度,必須為變頻器設立可靠地工作接地。它分為電源地、信號地、模擬地(AG屏蔽地),在石化和其他防爆系統中還有本安地。
變頻器的各種接地在沒匯到接地匯流排前,彼此之間應保證絕緣,避免接地干擾。
反諧振措施
諧波對連接在功率因數電路中的電容器是非常危險的。電容器的電容與電網的電感形成了一個諧振電路,通常這個諧振電路的自諧振頻率一般位于250和500Hz之間,即在5次和7次諧波范圍內。當電網中存在的諧波頻率與自諧振頻率相近時,有可能使諧波電流放大到正常的20倍左右。受諧波影響的電網不能采用常規的電容器來做無功補償。
調諧濾波電容器組,由數段電容器及調諧電抗器組合而成,每段形成串聯共振回路,使共振頻率低于最低之諧波頻率。對含有5次以上諧波的系統,使用帶6%電抗器的調諧式電容器組;對含有3次以上諧波的系統,使用帶14%電抗器的調諧式電容器組。在基本波頻率(50Hz)下,調諧濾波電容器組呈現電容性,以提供無功功率;而在諧波頻率下,則呈現電感性,故與網絡不會形成并聯共振回路,亦即不會造成諧波放大。因此,調諧濾波電容器組,可安全補償無功功率,亦可消除低次諧波電流約30%。
濾波技術
濾波器能有效地抑制諧波的傳導干擾。在低壓電網中,當諧波電流畸變率THD_I》10%,或諧波電壓畸變率THD_V》3%時,可考慮安裝諧波濾波器。對于不同的諧波源和電氣設備,可考慮安裝相應的濾波設備。
當系統中的變頻器是以三相六脈動全波整流為主時,根據公式諧波次數K=6N±1,諧波以5、7次為主,通常采用并聯式5次和7次單調諧濾波器。
當系統中的變頻器主要用于三相四線中的單相電路時,諧波以相序為零的3次諧波為主,應該安裝并聯式3次諧波濾波器。
當系統對抗干擾能力要求較高、或系統中諧波含量較復雜時,為減少變頻器高次諧波的污染,可在電源輸入端并聯有源濾波器。有源濾波器能有效慮除電網中2~50次諧波,反應時間小于1毫秒,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種濾波技術。
-
電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2112瀏覽量
59365 -
變頻器
+關注
關注
251文章
6584瀏覽量
145821 -
感應電動機
+關注
關注
0文章
59瀏覽量
915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