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匯聯在演講中表示,應該支持有條件的地區來發展的產業,不應“一哄而上”。資本熱錢體系化和平臺化的過度炒作,并不利于產業發展,企業現在最需要的是創新思維和人才。
9月1日報道,31日,由集微網、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主辦的第二屆集微半導體峰會在廈門舉行。
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匯聯在演講中表示,應該支持有條件的地區來發展的產業,不應“一哄而上”。資本熱錢體系化和平臺化的過度炒作,并不利于產業發展,企業現在最需要的是創新思維和人才。
中興事件給產業界敲響警鐘
如今,中美貿易戰雙方處在制約與反制的博弈之中,中興事件美國在芯片領域對中國“***”,使得IC產業廣受關注。伴隨著5G、AI等多方面的競爭,中美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與抑制的態勢愈發顯性化。
王匯聯表示,中興事件給產業界敲響了警鐘,為社會普及了我國在集成電路核心技術方面的差距,同時進一步凸顯了我國在政策效率、制度成本、利益格局等制約創新發展的問題。
但同時王匯聯指出,中興事件促使國家層面開始真正理解、認識到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定位,支撐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基礎。與此同時,大陸整機、系統廠商開始更加關注本土供應鏈。
王匯聯認為,美國2015年修訂《出口管理條例》,到CFIUS審查,301調查,再到中興事件、中美貿易戰,中美科技領域之爭不可避免,這是兩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的必然事件,而不是突發事件。
而在歐洲,包括從1949-1994年的巴黎統籌會,到1996年的《瓦森納協定》,再到 2000年《1334號法令》,以及2017年7月德國出臺加強監管外國投資新規,德意法擬設立歐盟版CFIUS等,通過試圖加強本土保護而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和限制。
“中興事件以及中美貿易戰對產業界和科技界的影響開始逐步顯現,國際環境也開始進一步惡化,應做好最壞的準備。”王匯聯說。
據王匯聯介紹,歐美對半導體產業的定位不是完全競爭的市場。通過抑制競爭對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和創新,改善本土半導體業務的環境,堅持推動創新轉移等方式提高產業競爭力。
“其實創新轉移在美國的做法就是支持科技創新向工業界的轉移或者是雙向資源流動,這一點來講,我們國家的半導體在這里面確實是一個很大的瓶頸。”王匯聯說。
王匯聯指出,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中,多以模仿發展,跟隨壯大的路線,包括半導體在內,多年來這樣的路徑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而觀察歐美的半導體產業,基于200多年的工業化基礎,已經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半導體創新體系,全球化的產業體系,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等。
“中興事件應該給我們國家,是特朗普給我們上了很生動的一課,讓我們知道的問題和差距所在。我們經濟社會發展核工業化進程特別是涉及到我們國家的產業安全和信息安全,我們必須要面對集成電路產業沒有退路也沒有捷徑。”王匯聯坦言。
“一哄而上”不利于半導體產業發展
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和江蘇為主要的區域,后發區域包括:廈門、合肥、武漢、無錫、南京、杭州、成都和重慶等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低端向高端的產業轉型升級,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期。
在國家政策,資本等的鼓勵和推動下,各地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熱情很高,培育和引進集成電路項目在各地方興未艾。
對此,王匯聯認為,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必然,符合經濟規律和產業發展規律。但王匯聯指出,中國擁有巨大的戰略縱深,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應該支持有條件的地區來發展產業,不應一哄而上,這并不利于產業發展。
此外,王匯聯表示,從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實踐上看,IC產業并不一定要集中在一線城市發展。
“美國的硅谷、***的新竹、荷蘭的內梅亨、法國的格勒諾布爾,這些都不是在一線城市。選擇一個區域要考慮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科技創新資源,包括大學科研機構和支撐創新的文化和環境等情況。”
“大家都看好這個市場,但是這個市場沒有大家預期得這么好,這么快。雖然我們加大了支持力度和資本動作,但整體上看,中國主動應對的能力、手段略顯稚嫩、生疏或不專業。”王匯聯說。
王匯聯提出幾點建議:第一,發展集成電路產業需要國家的支持,特別是地方政府。要尊重市場和產業發展規律,拔苗助長不能長久。第二,國家的治理結構和政治生態決定了領導是屬于高流動的職業,政策延續性、持續性是發展產業的重要要素之一。第三,要加速培育自己的主體和龍頭企業,在合理框架內,參照美國的CFIUS審查機制,保護本土市場。第四,集成電路產業是典型的國際化產業,要加強堅持開放和國際合作,融入全球產業鏈。第五,要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集成電路產業。
AI商業模式更適合互聯網平臺而非芯片商
今年6月,R15標準凍結標志著5G產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在全球運營商、終端廠商等積極推動5G下,5G規模商用已進入倒計時。與此同時,AI在中國也正處于風口,涌現出寒武紀、地平線等多家行業領軍企業。
王匯聯認為,5G與AI都是集成電路新興的驅動市場,對產業的拉動將非常巨大。將促進半導體,移動網絡的發展。
在5G方面,王匯聯表示,5G與半導體產業生態高度吻合,也為中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近來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等國開始針對華為5G進行限制。王匯聯表示,在這一點上華為和中國不能做妥協,這種妥協會損害未來的通訊領域。
在AI方面,王匯聯表示,實現AI的三個因素:算法、算力、數據。從算法和數據上來講,中國現有的能力不比任何一個國家差。
當前,從支撐AI的芯片看,主要分為CPU、GPU、DSP、FPGA、ASIC以及類腦芯片等,但仍然沒有出現通用型的芯片方案。目前AI在中國過熱,存在一定泡沫,技術發展,尚有不確定的技術瓶頸。從應用場景、市場角度看,終端深度學習計算平臺需求正在釋放,AI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來培育及完善。
王匯聯表示,AI的商業模式更適合互聯網平臺、系統整機的產業生態,系統整機、互聯網平臺公司可能是驅動AI應用的推手,而不是由芯片制造商主導。對于企業而言切勿盲目跟進,特別是初創型的中小企業進入這個領域一定要慎重。
資本過度炒作無益產業發展 創新資源稀缺
從資本層面看,目前參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要中國資本包括國家資本(大基金)、地方政府基金、上市公司主導的產業基金以及社會資本與投資機構等。
王匯聯表示,目前資本層面存才地方政府資本過熱,政府與基金管理人利益訴求有分歧,重復投資或非理性投資,政策性和導向性,限制條件多等問題。
對于海外投資和并購,王匯聯表示,海外并購要考慮是否有能力接盤、消化,是否具備融入中國市場、產業鏈的能力,要避免以資本主導的海外并購炒作,干擾產業環境,而隨著國際環境進一步惡化,大陸資本進行海外并購拓展將愈發艱難。
王匯聯建議采用逐步滲透、步步為營的方式,更多參與種子、VC階段投資、以資本為紐帶,支持具有核心技術的海外中小企業進入中國市場。
此外,相比于***企業A股上市潮,大陸集成電路企業上市難獲批的問題,王匯聯呼吁對內陸企業在IPO制度安排上和政策安排上應一視同仁。如今大陸半導體企業在資本層面更需要IPO的通道,希望能夠引起證監會的關注和重視。
王匯聯指出,從A股上市的半導體企業的財報看,研發費往往較低,這說明企業還很弱小,企業利潤并不高。這種情況下,靠自身的研發投入是遠遠不夠的,這個環境下,需要加大國家的投入。
“從發展階段來講,我們不差錢,但是我們的資源錯配,這種資源錯配同時帶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過度的資本炒作,這種炒作不利于企業的技術轉移,技術積累,人才積累和品牌積累。特別是技術積累和人才積累。看似不差錢的中國半導體產業,存在結構性資源錯配,支撐企業發展的研發資源缺失。企業現在缺的創新思維和人才,一個企業不管是哪個領域,沒有十年的功夫起不來,這個是必然的規律,從這個來講,我們目前的狀態形成了嚴重的浮夸和違背的發展規律。”王匯聯說。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2文章
11623瀏覽量
363189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2瀏覽量
222660 -
中興
+關注
關注
6文章
1997瀏覽量
66420
原文標題:王匯聯:“一哄而上”不利于半導體產業發展 企業最缺創新思維和人才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eb0fee55925b,微信公眾號:半導體投資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