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雷軍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之間的10億賭博,導致小米與格力這兩家企業經常被拿來做比較。今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營收創下了記錄達到920億元,目前正向全年營收2000億元沖刺;小米的營收同樣創下記錄達到796億元,近期其對整體業務架構進行重大調整,似乎也是為了沖擊2000億元的營收,兩者的競爭相當激烈。
其實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兩者都有共同的問題,那就是格力的營收過于依賴空調業務,小米的營收則依賴于手機業務,兩家企業都希望通過發展其他業務來為業績的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小米之難
小米的興起與它在手機市場所取得的成功有密切關系,2014年三季度其手機取得了全球第三、國產第一的位置,當年其營收達到了743億;隨后2015年因手機業務大打價格戰,雖然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4.5%,但是營收只增長了不到5%;2016年其在國內市場的手機出貨量同比大跌36%,在全球的手機出貨量不到6000萬,營收只能維持在800億上下;2017年在手機業務再次取得大幅增長超過五成的情況下,其營收終于沖破了千億。
由此可見,小米的營收與手機業務的表現息息相關,今年二季度的業績顯示,手機業務占其整體的營收依然高達67.4%,被寄予厚望的loT與生活消費產品占比只有22.9%,互聯網服務營收占比只有8.8%,互聯網服務甚至還較2017年的占比9%下滑了0.2個百分點。
要知道的是l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是由其旗下的過百家生態鏈企業提供的,這樣算起來過百家生態鏈企業提供的營收竟然只有生態鏈業務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其中還包括了它宣稱的今年已取得巨大成功的電視機業務(據稱已在國內電視市場取得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這備受傳統電視機企業的爭議),可見小米試圖推進的多元化發展依然面臨著困難。
小米最為看重的互聯網業務,這也是其獲得較高估值的影響因素,二季度的業績顯示互聯網服務的增速為63.6%,相較整體業務收入的增速68.3%要低,這也導致了互聯網服務占整體營收的比例出現了下滑。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高度依賴于國內市場,其MIUI系統基于Android系統進行深度定制,由于擁有Android系統的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小米在國內市場可以依托MIUI系統建立自己的應用市場并植入大量互聯網服務獲得收入,而在海外市場則需要遵從谷歌GMS認證要求植入谷歌的應用,海外手機業務的快速發展能為它提供的互聯網服務收入有限。
格力的難題
格力如今的營收依然有約八成來自于空調業務,而國內空調市場已進入飽和階段,近三年來國內空調市場“靠天吃飯”,格力作為國內最大的空調企業占有的市場份額已近三成,這導致格力的營收難以保持穩定增長。2015年、2016年的營收均低于2014年的1400億營收巔峰,直到2017年國內空調市場受全球罕見的酷熱天氣影響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三成,格力的營收才沖破2014年的巔峰達到1482.86億元。
格力當然認識到了過于依賴空調業務難以保持企業的業績長期增長,近幾年試圖通過發展家電、冰箱、智能裝備等業務來實現業務多元化。不過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顯示,生活電器、智能裝備占其整體營收的比例分別只有1.7%、0.4%,可見這些業務提供的營收還太低,這些業務要成為格力營收的增長發動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了確保今年實現2000億營收的目標,這次格力沒有再采取價格戰策略,而試圖通過深入三四五線城市推動空調業務取得快速的增長,目前三四五線城市還存在著大量的中小空調品牌,不過有分析人士擔心如此做可能導致其成本快速飆升降低利潤,這又將成為格力的另一個難題。
小米與格力面臨的共同難題
小米和格力當前面臨的共同難題都是過于依賴主營業務。小米為了推動其他業務的發展對整體業務架構做出了調整,新業務架構重在推動loT與生活消費產品和互聯網服務的發展,不過從2014年至今其發展這兩大項業務已有四年時間,在手機業務的成就映襯下顯得黯然,重整架構之后能否推動這些業務的發展顯然存在較大的疑問。
格力在三四五線城市發展空調業務同樣面臨著較大的困難,在三四五線城市由于中小空調品牌能忍受較低的利潤率較強的性價比優勢贏得當地用戶的支持,同時建立了較強的服務團隊,非常看重利潤的格力能否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顯然存在難題,同時今年的空調銷售旺季已過,在銷售淡季推動空調業務的增長存在相當大的困難。
作為國內兩家機具知名度的企業,它們因雙方領導人之間的口水戰而糾纏在一起,雙方如今均為了提升自己的業績而努力,今年小米能否在營收方面超過格力呢?三個多月后就能見分曉了。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7瀏覽量
103871 -
格力
+關注
關注
5文章
555瀏覽量
36547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7瀏覽量
144941
原文標題:雷軍推動架構改革:格力的困難在小米身上重現
文章出處:【微信號:baiyingmantan,微信公眾號:柏穎漫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格力多地新設數字科技公司
小米回應董明珠侵權指控:未支付賠償,正推進空調自研
格力新能源版圖擴張:徐州迎來首家能源站,未來三年加速布局
格力電器等投資成立新能源公司
歐姆龍自動化與格力智能裝備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
![歐姆龍自動化<b class='flag-5'>與格力</b>智能裝備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D/E9/wKgZomafgKqAKe4uAAC3XV9L_OI969.jpg)
格力電器申請格力光能商標
格力董明珠談光伏
小米牽頭成立新一代智能硬件技術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FORVIA佛瑞亞攜手格力電器推動新材料開發與應用
![FORVIA佛瑞亞攜手<b class='flag-5'>格力</b>電器推動新材料開發與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9/05/wKgaomYY29eAV0OTAAAfbj6frD0165.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