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繼電器作為電子開關,其通斷無機械接觸部件,較普通電磁繼電器工作可靠、開關速度快、無噪聲與火化,加上控制電流小,能與一般的CMOS電路兼容。因此,在日常的電子制作與電子產品的開發中,多用固態繼電器代替普通的電磁繼電器。固態繼電器一般由輸入恒流控制部分、光電耦合器隔離部分及輸出功率開關部分組成。當然,在已知輸入電壓變化范圍不大時,我們可以將恒流部分省略掉。根據實際應用中負載供電電源是交流還是直流,在制作時可選用不同類型的光電耦合器及功率開關元件。在供電電源為直流時,光電耦合器可以選用4N系列(受光器件為光敏三極管),功率開關元件用晶體三極管或達林頓復合管;供電電源為交流時,光電耦合器可選用MOC306x系列(受光器件可看作光控的雙向觸發二極管),功率開關元件用單向晶閘管或雙向晶閘管。
圖1為交流固態繼電器的原理圖。由R1、R2、VT1、VT2構成恒流電路,保證控制電壓大范圍內變動時,光電耦合器可靠地工作。控制端加上電壓時,電流流過R1使VT2導通,則VT1也導通,VT1發射極與基極間電壓保持在0.6V左右,即R2兩端電壓約為0.6V,所以流過R2的電流為0.6/R2,則流過光電耦合器的電流也為0.6/R2,基本不隨控制電壓的變化而變化。實測得,在R1=47Ω,控制電壓在3~30V之間變化時,VT2的集電極電流維持在11mA左右,變化量不超過±1mA。光電耦合器實現了以光為介質的信號傳輸,使輸入/輸出端可靠隔離,隔離帶耐壓1kV以上。功率開關選用雙向晶閘管,R3為觸發限流電阻,R4與C串聯用來吸收瞬間的高電壓。
元器件選擇
恒流部分按圖中的參數選取元件,均無特殊要求。圖1中的光電耦合器分別選用了4N25與MOC3063等便于購買的型號。這兩種光耦均采用雙列直插六腳封裝,外形如圖2所示,圖1中標注了內部結構對應的引腳排列。功率三極管或晶閘管的選取決定了固態繼電器的帶負載能力,圖1中T選用BT136、BCR3AM時,負載電流最大為3A;選用BCR10AM時,最大電流為10A。若負載電流小于1A,T可用MAC97A6等型號的小管,這將使制成的成品體積大大減小。如果負載電流較大,必要時需要給VT4和T加裝一定大小的散熱器。在負載電源為220V時,C的耐壓值不小于400V。筆者用的是彩電開關電源用的耐壓1kV的安規電容。
制作步驟
整個電路十分簡單,可以在一小塊多孔板上完成制作。制作時要注意輸入端與輸出端要盡量遠離,特別是用于負載電源為交流220V時。筆者按圖1電路焊好的小板如題圖所示,大小為30mm(長)×18mm(寬)×20mm(高)。留出了輸入/輸出端4個引腳。為了便于區分,輸入端采用了較細的引線,且正極留得較長;輸出端采用較粗的引線,且兩根一樣長,見圖3。這樣無需任何標示便可以根據引線對引腳排列一目了然。焊好的小板經測試無誤后可以用熱熔膠將其封成一個整體,或者用大小適當的絕緣外殼裝起來。制作好的固態繼電器便可以在電路中取代電磁繼電器使用了。這種固態繼電器的工作下限電壓低于3V,上限電壓高于30V,因此通用性很強。在本刊2008年第4期《DIY聲控流水彩燈》中,將10個發光二極管換成這種固態繼電器來控制10組白熾彩燈(當然,此時完全可以將恒流部分省略),應該有不錯的效果。
-
元器件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747瀏覽量
92815 -
固態繼電器
+關注
關注
8文章
395瀏覽量
393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