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動汽車而言,動力電池的溫度變化對于其最終續航能力、安全性能的呈現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于加熱或冷卻功能所需的電能也由電池供給,在冬季或夏季,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會大幅下降。相關數據顯示,當溫度跌落至-10°C時,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甚至可能會縮短高達40%。
與此同時,電池在充電及使用過程當中一旦溫度過熱,就有可能引發熱失控反應,而這,正是造成電動汽車起火事故的最主要”兇手“。
因此,通過加大對于包括動力電池、電機等電動汽車核心部件的熱管理,最大程度的提升電動汽車的整體效率,并通過溫度控制保證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能,已經成為全球主流車企在電動化進程中的一致共識。
聚焦于此,基于在傳統汽車零部件領域的積累和跨領域專業能力,以大陸集團為代表的國際Tier1供應商已經開始推出其電動汽車系統級的熱管理方案,前瞻性的在這個全新領域卡位布局。
在近日舉行的2018未來出行大會上,大陸集團就對外展示了其熱管理解決方案,該方案由系統控制策略、電池冷卻液與加熱回路、電動傳動系統冷卻液回路、冷卻液回路、制冷劑回路、加熱通風與空調系統等6大部分。其組件產品包括傳感器、節能耐用的電子水泵、智能型冷卻液流量控制閥以及管線和軟管等。
高工鋰電獲悉,大陸集團的熱管理方案由其動力總成事業群旗下的傳感器及執行器事業部負責,動力總成事業群為大陸集團五大事業群之一,其下設發動機系統、供油與后處理管理、混合動力及電動車、傳感器及執行器及變速箱控制五大事業部。2017年,動力總成事業群實現銷售收入約77億歐元。
大陸集團傳感器及執行器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Peter Biber
大陸集團傳感器及執行器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Peter Biber介紹,依托模塊化的產品設計,大陸的熱管理解決方案能夠切換熱能流,對需要調控溫度的部位進行加熱或冷卻,同時避免能量損失。其中,冷卻液流量控制閥,用于靈活切換加熱和冷卻回路,將可用的熱量或冷量輸送到需要的位置。該方案可以靈活配套到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動車以及傳統燃油車等不同車型上。
數據顯示,搭載大陸集團的熱管理技術之后,在相同的-10°C低溫下,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能夠提高25%左右。
在大會現場,大陸集團傳感器及執行器事業部系統工程及前期開發產品副總裁張宏博士介紹了其熱管理系統應用中的三個典型場景:
在溫度較高的夏季,通過電池熱管理的與控制,以及更早的電池能力恢復,可以提高10%的續航里程,同時可以延長使用壽命,啟動后及早的高功率傳輸可提供更好的駕乘性能,提高駕駛室舒適度。
在溫度較低的冬季,通過廢熱回收,熱管理預控制以及更早的電池能力恢復,可提高25%的續航里程。
具體而言,由于電機運行發熱量更大,將電池熱循環集成在整車循環之后,電機的溫度通過熱循環就能帶到電池當中實現輔助保溫功能,而剎車帶來的動能回收還能補充電池熱循環系統所需要的電量,從而提升效率。
在電動汽車充電場景下,一般而言,鋰離子動力電池在25-35°C的溫度范圍內可以正常接受強電流或輸出高電流。然而,在極低或極高的溫度下,電池既不能接受大量能量,也無法提供大量電力。
在充電過程中,電池的主動冷卻功能會通過控制電池溫度防止充電電流減小。這樣的結果是,更優化的電池溫度以實現更快的充電,并延長使用上壽命,同時,通過熱管理預控制,還可以保證續航里程,并且實現靜音運行。
大陸集團傳感器及執行器事業部系統工程及前期開發產品副總裁張宏
張宏解釋說:“能夠靈活切換冷卻液回路,配備經久耐用、安靜、節能的水泵和多通閥,是實現這一功能的兩個必備條件。我們的新型冷卻液流量控制閥可以按比例切換兩到四個冷卻液回路的流量,將可用的熱量或冷量輸送到需要加熱或冷卻的部位。”
值得注意的是,與目前電動汽車上搭載的熱管理系統方案所不同的是,傳統的方案是電池熱管理、電機循環系統、空調熱泵與壓縮機是三套獨立的系統,相互并不干涉,而大陸的熱管理方案則與此不同,其是面向整車開發,各個熱循環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協作的的集成化管理,屬于整車系統級優化策略。
這樣的好處是,幾乎所有熱循環在同一體系下工作,能實現溫度方面的高效利用。
對于傳統熱循環來說,電池只能依靠電池包內的熱循環實現保溫功能,但若將其與電機溫控和剎車等方面集成的話,電機運行的額外溫度以及剎車時的動能回收,都能為驅動電池帶來額外的溫度補償。Biber介紹,這樣就可以讓多余的熱量和動能反向補償回整套系統當中,實現多余熱量與動能的二次利用。
事實上,在整車系統級的熱管理系統當中,由于集成了更多的熱循環,開閉通路以及流量控制都會變得更加復雜,針對于此,大陸集團的熱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單閥體最大5向通路的流量控制,以及110W、70W的無級調節水泵。
大陸集團動力總成事業群中國韓國區副總裁Gregoire Cuny
作為全新的產品體系,大陸集團非常重視中國本土化的研發和生產,大陸集團動力總成事業群中國韓國區副總裁Gregoire Cuny在未來出行大會中的演講中明確表示,非常看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以及所帶來的供應鏈機會。
事實也的確如此,2017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了79.4萬輛,已連續3年的產銷量居世界第一,今年前8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分別完成了60.7萬輛和60.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4%和88%,繼續領跑全球增長。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大陸集團選擇將熱管理系統的研發和生產重點放到了中國。
在研發上,目前,大陸集團已經在中國建立本土化的產品開能力,包括零部件生產工藝開發、設計;結構仿真、硬件與軟件開發、本土樣件制作、整車測試與分析等能力。
在產業化推進上,大陸集團的熱管理的產品將于2019年底在安徽蕪湖工廠全面量產,重點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此外,Biber還向高工鋰電表示,在供應國內市場的同時,該基地還將為歐洲、美國等其它地區的車企客戶進行全球化配套。
對于未來的熱管理的市場空間,Biber充滿信心,在他看來,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之后,車企對于成本的降低和整車效率的提升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而熱管理系統的搭載對此能起到非常明顯的作用,因此,電動汽車熱管理領域的市場需求將會在未來幾年快速擴張。
而對于大陸集團而言,前瞻性的產品研發和本土化的生產布局將讓其在這塊新興的細分領域競爭中占據“時間和空間”優勢,按照其規劃,這也將成為其新能源業務的重要版塊。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49瀏覽量
77935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26瀏覽量
100134
原文標題:【盛弘股份?大事件】瞄準電動車熱管理 大陸集團敲定2019年本土量產時間表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