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上游材料多晶硅片正迎來國產化
近日,國家電投集團黃河水電公司宣布已有能力規模生產電子級多晶硅,發展成國內唯一一家集成電路應用的高純電子級多晶硅生產企業,打破了國內市場長期由國外公司壟斷的格局,經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其產品質量與德國、日本知名多晶硅質量相當。
在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下,集成電路上游材料半導體級硅片一直處于一片難求的狀態,然而,近日國內多個半導體用多晶硅項目的規劃、落地,正預示著多晶硅片正迎來國產化。
海外并購助力彎道超車:關注泛半導體產業鏈上游頭部公司
9月11日,日本半導體廠商瑞薩電子(Renesas)宣布,將以67億美元的總額收購美國半導體廠商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IDT),以提升其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方面的競爭力。而就在去年,瑞薩電子斥資32億美元收購另一家美國半導體廠商Intersil。
瑞薩電子此番大動作引發了外界對“沉寂”多年的日本半導體產業是否開始走向復興的討論。一次收購或許并不能體現產業和公司發展的走向,但在受訪者看來,并購確實可以在取得技術和客戶方面實現“彎道超車”。此外,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日趨成熟的背景下,并購在對公司規模的支撐上亦可以發揮重要作用,而規模正是半導體公司在全球市場的關鍵競爭力之一。
在當前中國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背景下,并購可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加速發展帶來顯著的動力。在并購的過程中,除追求技術、客戶和規模之外,關注半導體產業鏈上游的突破也對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2030年人才缺口最高可達50萬人 集成電路產業呼喚中國“芯”
集成電路是信息產業的基石。我國自行生產的集成電路品種和數量還遠遠滿足不了需求,亟需突破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造出中國“芯”。在此過程中,人才的補充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由于到2030年集成電路人才缺口預計將達30萬至50萬人,因此吸引、培養和留住人才,成為產業發展亟待突破的難點——
“與迅猛發展的、龐大的、多樣化的市場需求相比,我國自行生產的集成電路品種和數量還遠遠滿足不了需求,許多核心器件難以擺脫受制于人的境地。”日前,在由中國科協和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等單位主辦的“新時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戰略論壇”上,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王陽元表示,我國必須充分利用不斷增長的市場資源,在產業機制、資本投入、市場開拓和人才培育等方面,逐步與國際接軌。
長江存儲:未來十年將持續增加研發投入
對于一個多月前在美國圣克拉拉召開的全球閃存峰會上發布的突破性技術Xtacking,長江存儲執行董事長高啟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表示,該技術將為3D NAND閃存帶來前所未有的I/O高性能,更高的存儲密度,以及更短的產品上市周期。未來十年,長江存儲將持續增加研發投入。
英特爾大連第2期NAND Flash工廠投產 將生產96層堆疊產品
處理器大廠英特爾(Intel)在2015年宣布,其總投資55億美元的大連的Fab 68晶圓廠第2期工程改造為NAND Flash快閃存儲器工廠之后,現在宣布已經正式投產。未來,主要將生產96層堆疊的3D NAND Flash快閃存儲器,積極追趕競爭對手的市占率。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2文章
11622瀏覽量
363177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3瀏覽量
222628 -
晶硅
+關注
關注
1文章
48瀏覽量
22733
原文標題:一周資訊丨集成電路上游材料多晶硅片正迎來國
文章出處:【微信號:Ramsta-VIP,微信公眾號:瑞勢半導體】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