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7上半年開始,CPU與主板的新品都頻頻發布,比以往要熱鬧了許多,2017年1月英特爾才發布了七代酷睿,八代酷睿又在10月份就登場了,而本次的九代酷睿也是在八代剛滿一年的時間點上發布,這效率也是沒誰了。從這次的發布會來看,在AMD的步步緊逼下,英特爾終于不在擠牙膏,反而是干貨滿滿,這次的新品繁多,有九代酷睿、至強處理器還有發燒的Core X系列。
英特爾公司客戶端計算事業部消費類臺式機部門總經理克里斯·席爾瓦
會后,新浪數碼專訪了英特爾公司客戶端計算事業部消費類臺式機部門總經理克里斯·席爾瓦先生,話題主要集中在九代酷睿定位和它背后的故事。
席爾瓦在英特爾工作17年,曾領導負責高端筆記本電腦、移動PC、PC圖形和PC客戶端產品的團隊,一定程度上也見證了英特爾處理器的發展歷程。
X系列和K系列讓用戶更易區分
酷睿i9-9900K并非英特爾紐約桌面新品發布會上最貴的產品,但睿頻5GHz,8核16線程,釬焊等特性,已經讓其成為全場最受關注的CPU型號。
在北美、中國、歐洲市場至少有1.5億的人在做內容創造相關的工作,相比起高頻率CPU,多核心反倒在圖片輸出、3D渲染、視頻編輯等內容制作方面上擁有更好的表現。
但游戲對CPU一般會在短時間內對運算性能需求暴增,隨后逐步下降,就算加上主播直播、4K畫面錄制等功能,游戲玩家對CPU核心頻率需求也仍然高于對CPU核心數量需求。核心數量與核心頻率兩者必須選擇其一,最終成為英特爾明確區分K系列與X系列的原因之一。
專業超頻玩家Splave曾在英特爾發布這款處理器之后,利用液氮降溫將處理器核心電壓加壓到1.7V,成功將i9-9900K超頻到了6.9GHz,這一舉動意味著第九代酷睿處理器的超頻能力極強。
不過他表示,這個數值是相對穩定的極限產品,并非最高紀錄,因為他曾經在一些樣品上達到了7.1GHz的全核心紀錄,單核心最高可以達到7.4GHz。當然不同處理器單個產品之間可能存在素質的細微區別,熟悉超頻的玩家應該知道。
事實上在現場的超頻展示中,酷睿i9-9900K已經被超頻玩家輕松超到6.3GHz頻率,并且還在緩慢提升。但對于普通玩家而言,不給CPU加電壓,默認環境中能跑出5GHz的成績也已經足夠應付游戲。
X與K系列之間的明顯界線并非宣示兩者之間不再互通。英特爾只是希望將這個選擇權交給消費者,偏向內容創作的X系列同樣也能用來玩游戲,只是游戲表現沒有X系列那么好。反之,X系列的多任務并行、內容創作性能表現不及K系列,席爾瓦說道。
如果你抱著游戲、內容制作兩不誤的想法,選擇酷睿i9-9900K一定沒有錯。
對比AMD 核心數量增加并不是重點
這一代的X系列服務器只是頻率的提高,但是并沒有核心數的增加,對比競爭對手AMD,同樣主打專業市場,但是AMD核心數是翻倍的,雖然英特爾官方的宣傳PPT上提到部分性能是比對手更強,但AMD的32核比起英特爾的18核,在很多方面也是更具優勢,英特爾的價格也并不占優。英特爾該如何說服專業用戶選擇18核的英特爾而不是32核的AMD?
席爾瓦表示,在X系列的平臺主打的市場還是內容創建的市場,所以如果是游戲的玩家,英特爾會更多推薦他們使用K系列的產品。但X系列仍然是一個高性能的平臺,而且它帶來的是整體上性能的提升,所以英特爾不僅僅只是依靠CPU核心數量的增加,而是通過整體平臺的性能改進去提供給消費者所需要的體驗。
從另一方面來說,酷睿X系列能提供一個更為均衡的一個性能表現的平臺,它可以處理比較復雜的多任務并線進行的工作,另外擴展性也會更好一
九代酷睿是14nm的謝幕演出
英特爾第九代酷睿首次公布的有三款分別是i5-9600K、i7-9700K、i9-9900K,他們都采用14nm++工藝打造,這也是稍顯遺憾的地方,因為競爭對手早已經將工藝提升到10nm,手機領域臺積電和三星甚至已經量產7nm工藝。
不過英特爾卻依然堅守14nm工藝,盡管英特爾宣稱在相同工藝下,內部晶體管密度和穩定性遠超其他幾家,不過隨著對手工藝不斷提升,這一差距在逐漸降低。因此10nm工藝甚至7nm工藝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按照此前的曝光顯示,英特爾10nm處理器可能要等到2019年。
可以肯定的是第九代酷睿將是14nm工藝的謝幕演出,英特爾也為其準備了足夠的市場運營和促銷手段,席爾瓦說道。
例如未來一段時間內電競戰隊和電競比賽中會大量使用酷睿i9-9900K作為主用CPU,并且與合作伙伴之間也會考慮推出相關的定制產品,確保將酷睿i9-9900K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
本文來源:新浪科技 于澤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08瀏覽量
172337 -
酷睿
+關注
關注
2文章
432瀏覽量
36553 -
14nm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5瀏覽量
824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